赵昌与写生

赵昌为北宋中期画家,工画花卉草虫。多摹写自然景物,画风笔迹轻利,傅色清艳,以花卉传神著称。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说赵昌“善画花,每晨朝露下时,绕阑杆谛玩,手中调彩色写之,自号写生赵昌”。

花卉四段图卷 绢本设色 49.2×77.6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画折枝海棠、栀子、芙蓉、梅花共四幅,枝叶繁茂,花朵怒放。花与叶都用勾勒填色法,用笔缜密严谨,工而不板,设色艳而不俗,不失为佳品。第一段海棠树干上署有赵昌二字名款,从字迹、画风分析应后人添加,实为当时高手所作。

五代时期,徐、黄二体本就是后蜀花鸟画界的两股主流势力。及至太祖建立大宋,大批西蜀画家进入北宋画院,太祖对黄筌父子的画爱不释手,这种“黄家富贵”的画风更是成为北宋翰林图画院花鸟画的典范。自此直至神宗熙宁、元丰的一百多年黄体独盛,其影响波及朝野内外。画院画家们多绘瑞鹤牡丹、芍药鹦鹉、海棠湖石等富贵题材,随着黄家的独霸天下,画院的画家多近亲繁殖,画风陈陈相因,逐渐失去了活力。

赵昌便是这普天下都对黄家皮毛因袭、亦步亦趋之大潮中的一股清流!当时画家大都跻身画院,而赵昌则长期游历于巴蜀间。隐逸清淡,为人孤傲,颇有“江南处士”徐熙之风。

关于赵昌最为人所知的,有苏轼诗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以及“古来写生人,妙绝如似昌”。

《宣和花谱》曰:“画工特取其形似耳,若昌之作则不特取其形似,直与花传神者也”。

赵希鹄《洞天清录集》称:“赵昌折枝有工,花则含烟带雨,笑脸迎风,果则赋形夺真,莫辨真伪”。

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说其“惟于傅彩旷代无双,古所谓失于妙而后精者也”。

岁朝图 绢本设色 103.8x51.2cm 台北故宫藏 此画设色浓丽,富贵气满溢,更像是黄家富贵一路。构图滞塞,花样众多,都似复制黏贴拼凑过来,图中上虽有名款“臣昌”二字,但以设色画风及苔石坡草等的画法而论,则不似宋代风格。诗塘上乾隆皇帝题曰:“盖画幅本大,或有破损处,为庸贾割去,别署伪款,所存已非全璧。”而从画幅边缘裁切情况来看有此可能性。

不读苏轼全诗,世人多掐头去尾断章取义,以为苏轼是反对形似。不看赵昌的画,李逵们也多会断定赵昌的花鸟以神取胜。现并无可信的赵昌作品传世,而从诸多可信的史料的评论中可知,赵昌的画绝非只是神似,不辨真伪、形神俱彰才是赵昌的样子。形神兼俱,全得益于其临仿造化,专注写生之功。

竹虫图 绢本着色100×54.5 cm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此画笔法细腻,色彩绚烂又不失淡雅,是面貌上是最接近赵昌风格的作品。细腻地描绘出曲竹以及周围的地瓜、鸡冠花、蝴蝶、蜻蜓、金钟儿、纺织娘等草虫。一般认为草虫图中描绘的花草和昆虫各有寓意。例如瓜的寓意是子孙兴旺长久,而本图中也画有瓜。此外,鸡冠花上与蝈蝈,表示出人头地的“官上加官”吉祥图。

沈括论及写生时说“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从此点看,赵昌与黄筌父子在画法上是一脉相承的。先以工谨的细线勾勒轮廓,然后用“轻色”反复晕染,因累积的色彩遮盖了最初的墨线,故而又“殆不见墨迹”。赵昌的老师滕昌裕,同样因袭黄筌父子,且赵昌又是蜀人,常理论之赵昌应是接近与黄体。而苏辙在《架城集》中记载:“徐熙画花落笔纵横,其子嗣变格,以物色染就,不见笔迹,谓之没骨。蜀赵昌盖用此法耳”。可知,赵昌的画风在敷色渲染上与黄家拉开了距离,也不同于徐崇嗣的没骨画。这样看来,赵昌的风格是介于徐与黄之间。不过赵昌在敷色上比起黄氏一派来显得要清新淡雅。与黄家一派不同的是,赵昌于晨露之下,细心观察花鸟的情状,并“手中调彩色写之”,其笔下花鸟自出生意,自然非宫廷中的画家所能比。

写生蛱蝶图 纸本设色 27.7x91cm 故宫博物院藏 该卷并无作者名款,只有董其昌大嘴巴说这是赵昌画作。卷中绘有秋花枯芦随风摇曳、蛱蝶轻灵起舞、蚱蜢昂头呼应。整体设色清雅、用笔精微,造型传神,变化自然。画格比较成熟,画风更近元人钱选一路,至早是南宋作品。

苏轼《赵昌四季·芍药》诗云:“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著薄罗裳;扬州近日红千叶,自是风流时世妆。”

花篮图页 绢本设色 22.7×22.4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中绘芙蓉、野菊各一枝,卧于编织的花篮内。本画水平虽低,但花篮的形制与南宋李嵩画中的极相似,有临仿之虞。此图为唐绘手鉴《笔耕园》六十幅册页中的一幅,旧题北宋赵昌《花篮图》,可能是明人手笔。

小鸟图页 大不列颠博物馆藏

诗以画中的芍药喻倚竹佳人,可谓生动之至。赵昌的画与黄家花鸟的主要区别便在于所著“罗裳”的一薄一厚,而罗裳也更别于徐熙的“布衣”。黄体浓妆艳抹,徐派不施脂粉,赵法轻描淡写,三美并峙,各呈风姿。

赵昌的画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dsmbBiY6qBlwO3VCzZo8Q 密码:h23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