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周昉,周文矩,苏汉臣
傀儡牵机
婴戏斗蛩
半闲秋光
嫔妃浴儿
原并不知仇英究竟临摹过多少宋画册页、团扇,今仅余十五幅。这个册里有一部分作品仍能找到原作母本,有些则彻底佚失。很明显,此处所示的《傀儡牵机》一图,是摹自传为苏汉臣的《侲童傀儡图》,非常忠于原作,是摹。
仇英 傀儡牵机
苏汉臣 侲童傀儡图
而《婴戏斗蛩》页,画中婴孩形象风格与苏汉臣极似,画中席子上有一面旗子,在苏汉臣其他画中出现过,并被后世摹仿者反复使用,可以推测:此画也是摹自苏汉臣母本,而原作今不存。
婴戏斗蛩
苏汉臣小庭婴戏图中的旗子
二:至此,仇英先打住。再看一个,传为周昉的婴儿浴戏图,是个手卷,以下简称浴戏卷。画中宫女形象,来自张萱、周昉,北宋院画正盛之时的唐代宫女形象。但此卷上,几个侍女、婴儿,相貌、表情一毛一样,丝毫无二。仅动作、衣着样式不一。此图可能是:南宋后期,婴戏题材盛行后的仿作,且借用了不同画家的素材。
此处,宫女怀中的婴孩,正与她身后的一个小童在躲猫猫捉迷藏,怀中婴孩是跪在地上,头埋进宫女的衣服里,有了游戏的伙伴,动作容易理解。
此处右边宫女正帮一个婴儿穿肚兜,左边宫女递过来上衣,婴儿侧过头看左边的宫女。有了左宫女递衣,婴儿的动作也比较好理解,且合理。
取自周昉的哈巴狗
周昉的哈巴狗,当然你说这两只不像也咩关系。
三:有两团扇,托名周文矩,与仇英和上面的浴戏卷关系重大。如下:
饮茶图
浴婴仕女
首先,两画确实出自同一人之手,仕女形象既有取自刘松年,也有周昉,且是专门的婴戏题材,故而是南宋后作。其次,这两个团扇所用绢,绢丝质地稀疏,与北宋宫绢经纬不一,是在南宋末期的画,或明早期。
画中无名款,非作者有意作伪故意假托周文矩。而此二图页被托为周文矩之作,可能是后人添加,原因可能是:有南宋作品《宫中图》,早被当做周文矩作,《宫中图》画法与此二图页极类,后代藏者据此而定此画为周文矩作。
同样,《宫中图》仕女形象、画风、画法与浴戏卷如出一手。但既非周昉,也非周文矩。
四:周文矩浴婴仕女图,是变体临摹自浴戏卷:
将仕女与浴婴镜像对称一下,澡盆子从荷叶状换成圆口状的豪华大盆,婴儿的头被魔改成葫芦状,脸部丰腴的宫女,手腕竟细得吓人竟然还不如婴儿的手腕粗,非常不协调。
浴戏卷局部
孩童变成了扑在宫女怀中,抬头看宫女,互动对象是宫女,但这个宫女一脸高冷,面无表情目视前方。
浴戏卷局部,尽管孩童是埋头进衣服,互动对象是宫女生身后的玩伴,但宫女仍低头看他,脸上仍有和蔼的笑意。
没有了左边递衣服的宫女,孩童只是侧头看着左边的虚空,并无真实的眼神互动对象。
穿衣孩童的目视空间与左边两组人物皆无交集,只有平面位置交集,非常低能的位置错觉而已。后来收藏者在穿衣男童所看的地方盖了个囧印章,神来之笔,真是很囧。此图魔改的不是很成功。
五:仇英嫔妃浴儿图,直接拷贝周文矩的浴婴仕女,直接删掉了右边穿衣婴儿和围观婴儿,增加了庭院场景,蕉石花草:
一如既往,仇英忠实地复制了上作中仕女性冷淡的表情,而仕女也减了肥,明人清瘦和脂粉气更重了些。
仇英的半闲秋光图,直接魔改周文矩的饮茶图:
周文矩图,目前无见相关图式母本,不知是创作还是仿作,但画面没有场景,似仍是魔改自某画。
六:靓装仕女图,有苏汉臣三字名款,为后人添加。就从画风、仕女形象,画面场景配置、石头画法来看,与仇英这一天籁阁仿古系列无二,推测:
1,此靓装仕女图真实作者是仇英。
2,图像属于仇英魔改,类似《女史箴图》图中对镜仕女,即便此画是临摹作品,原作母本也不是苏汉臣。
靓装仕女图
这些,只是自己一些胡思乱扯的推测,逻辑模型如此:
结论1,既然是墓室中的磁带,说明是墓主的陪葬品,这是直接证据,证据确凿。说明中国唐代已经同西方国家密切来往,学习西方语言,并已经发明录音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一千两百年。
结论2,磁带是现代物品,疑似盗墓者物品,在墓室中盗墓遗落,而墓室已经被一定程度破坏。但没有直接证据,至少截止目前还没有某位盗墓自首,承认是自己的英语磁带,所以此结论仍然是猜测,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