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可能是收益最高的健康投资
一、鞋依然是最重要的
我在公众号里,以及转载到朋友的公众号里,不少文章是关于鞋的。
人体中,脚最辛苦。平时走走已经够辛苦的了,还要它驮着这一百多斤时常奔跑,一定要善待它。
善待它的最好方法,就是选一双性能合适的跑鞋。
所谓性能优,严格来说,是要适合自己,并且让设备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
我特别推崇大体重和初跑者,适合穿强性能鞋的观点。所谓强性能就是指顶级缓震、顶级支撑系列而言。因为有的品牌不分支撑和缓震,如Brooks,所以,用强性能一词来表述。
体重大的人,建议选择各家品牌的顶级鞋,一般分顶级支撑和顶级缓震,对于正常足,区别不大。但诸如外翻严重,平足,这种脚型,恐怕就必须选择支撑鞋,缓震型未必合适。
支撑鞋用手一摸就可以得知:在足弓处有一块很硬的、几乎没有弹性的组件,其材料多为塑料或其他轻型物质。
具体的品牌和系列就不做推荐了,除了NB,其他ASICS,BROOKS,SAUCONY三个——加上MIZUNO其实共有四个——品牌的顶级支撑和缓震都穿过很长距离,感受各不相同。
很多不大懂得朋友,只从面上看“顶级”二字,就觉得好。在这里,“顶级”、“次顶级”的表述,是指性能的强弱。
当体重降低后,应该穿性能弱一些的,譬如次顶级,或者更低一个等级。小体重穿强性能鞋,真的并不舒服。这是切身感受。
出于上述原则的考虑,现在体重轻了,多数穿偏轻量一点的鞋,前提是我的脚踝和小腿力量,的确很不错。而一双穿了300公里左右的NIMBUS(属于顶级缓震),体重减轻后投入服役的,一直没有怎么穿。直到最近换了软鞋垫后,才又经常用它来跑慢跑——总得让它物尽其用,别浪费了。
鞋的损耗跟体重也有关系,普通跑友一年两双差不多。如果按照顶级跑鞋国内电商价格(平均900),一年2000元不到。
我喜欢折算成每公里价格来描述,大致平均每公里1元-1.5元。
按照我现在穿的多威3900,成本已经摊薄达到每公里0.5元啦,哈哈,到了可以换鞋的程度了。如果真的如厂家所说能起码跑到1000公里,就是每公里两三毛,那也太省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减轻体重真的也是一种节省。
二、跑表和心率设备
我一直非常反对严肃的跑者用手环、智能手表等这些设备,甚至也不推荐用心率带搭配手机APP的形式。理由如下:
1、精度不够
2、外接设备受限
3、数据提取少
4、分析环境不足
根据我用过不少这类设备的心得,一块比较称职的跑表至少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基本功能:
1、有GPS轨迹(废话)。虽然是废话,但是还是要说。因为市面上的产品,GPS的轨迹记录能力真的千差万别。基本上,现在面世的产品大多搭配SONY组件,在续航能力上,比之前的SIRF硬件有很大提升,但是定位性能,却与SIRF不可同日而语。问题就来了,不同厂家在不同型号里有不同的“轨迹优化”,譬如佳明FR745针对操场跑圈做了优化,因此在记录下来的跑圈,轨迹很漂亮,但其他场合表现怎样……我也不知道。
2、可以外接心率带。可能有的人问了,现在随便一个厂商都说自己的器材搭载光电心率了,为什么选跑表还要能外接心率带?我始终认为心率带才是严肃和可靠的心率设备。而这个条件,也就把手环们排除在外了——因为手环多数不能外接心率带,我始终不推荐手环的原因,即在此。
3、回起点指引。很多人不关注这个,可是如果你到陌生城市去跑步(请注意,是陌生城市,不是越野),有这个始终指向出发点的功能,真的比地图要好得多得多——在2cm见方的表盘上、在奔跑途中看地图?的确太开玩笑了。
4、如果纯路跑使用,这就够了。至于ABC——高度计、气压、指南针,我认为对于城市跑是没有用的(当然有总比没有好,但是非必须),完全不如“返回起点指引”来得实用。相应的,血氧检测,被很多人奉若神明,如果是城市跑,并非必须,如果是登山所用,则也不够用。说起来,这些功能都是有比没有好,有了也不能依赖。
我对于一切玩具/工具,只看关键功能的性能,而不关注功能有多多。如果一辆车,配置了各种号称防止、甚至预测危险发生的高科技,能提示驾驶者警惕,或者配置了50个防撞气囊,但是最关键的刹车功能的性能不行,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一般2000元左右可以买到很不错的跑表了。要是每天运动一小时,以电池损耗到充满电不能支撑超过1小时运动的程度为界限,基本上可以一直用下去,直到喜新厌旧的毛病发作。
具体品牌和型号,不作推荐。
三、跑步袜子
袜子很重要,但是也说不好怎么选。即使读者中有从来没戴过运动表,也没有穿过运动鞋的,但是袜子是一定穿过的。
贵的跑步袜动辄上百块钱一双,便宜的十几块,甚至有的买鞋还送袜子。
基本要求:
1、包裹性好,无论在脚的部位,还是脚踝的部位(袜筒),首先都要稳固而且舒适——这个条件看似简单,但也就排斥了一众仅仅把袜口做得很小,恨不得勒出血印子来的袜子种类。好的袜子,脚上并没有感觉有裹紧的束缚感,但是跑起来时,既不会发生袜筒松下来的情况,也不会出现脚在袜子里面滑动的情况。
纯棉的袜子,在这个条件下,就败下阵来。实际上,纯棉的东西,在运动中,基本上都是不适用的。
现在我在穿的一批(是的,买了不少),就是这样的,很舒适。而且买的时候很便宜,5双85元。是在老王那里买的,一直很满意。
2、袜子底有足够的摩擦力。这就确保在鞋里面不会滑来滑去。前面说的“包裹性好”这个条件,尼龙袜子就很符合,但是它在鞋子里很滑,就决定了它在这个条件下,不能入流。
3、厚薄的选择,依赖于与鞋的搭配。如果是薄底、硬弹底的鞋,则袜子可以穿厚一点,弹性好一点(没错,袜子底也是有弹性的)。相反,如果是慢跑鞋,本身就有着很好防护能力的,则我会选择薄一点的跑步袜。
四、运动衣衫
我对衣衫不大讲究,只有一个原则:非棉。没错,纯棉织物,可能真的是运动的大忌。
一般跑者,贴身穿非棉短裤外,夏天就是在外面再套一身短的速干衣衫。不管天多热,跑完了弟兄们在一起短时间光个膀子没问题,跑步过程中,在马路上光着膀子跑的,基本都会被归入老大爷一类。就算胸肌腹肌再好看,也不要这么搞,太不文明,也显得“身上的优点,仅剩下好看的肌肉”了,太不自信。更何况大多数喜欢光着膀子跑的人,从上身来看,都基本是男女不易分清的身材。
冬天则贴身长的紧身衣衫打底,上身外加一件对开的速干外套,再冷的话,加个羽绒背心或者羽绒薄长袖。下身似乎可以穿外裤,也可以在打底裤外光是穿运动短裤,现在很多打底裤是内衬绒的,不是极端天气的话,其实也并不冷。
这样算下来,朋友们说的跑步要多大投入的问题,也就不复杂了:
每年跑鞋2双,大体重跑者或者初跑者每双平均900(假如碰到搞活动还能碰到很优惠);轻量型鞋相对便宜一些,500-600一双可以买得很充裕了。
运动表,2500,可以用很多年 。如果对心率要求高的,配条心率带,700。
运动袜:5双(其实用不了),买得合适的,100元。
跑步短衣短裤:150,可以穿很多年;2-3套轮着穿。
跑步厚外套加打底支撑服:300,可以穿很多年;2-3套轮着穿。
贴身短裤:什么,这个你都要算在跑步头上,不跑步时,你不穿的吗?……
这样算下来,真正用在跑步上的投资,是很小的。那些所谓跑步很花钱的,已经不是跑步本身的开销了,而是到处参加比赛,旅游,社交……所导致的。
跑步,的确可能是最经济的运动,也是最易开展的运动。如果连这个投入,都觉得是一笔额外的开支,那么你在健康上受损,也真是应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