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过早开发8亿亩后备耕地资源

日前,据新闻媒体报道:“中国科协公布了中国科学院完成的一项最新调研成果,我国又发现耕地后备资源约8亿亩”。对这一消息公布的数据,虽有人表示质疑,但同样令国人振奋不已。

在好消息传来之际,我们发现已经有人按赖不住,有的提出希望尽早予以开发,有的提出现有18亿亩的红线可以无须坚守了。笔者认为,这些想法都是欠妥的,我们有必要再次提高对坚守红线重要性的认识,并须对过早开发8亿亩后备耕地的弊端有清醒的认识。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亩,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不到。近几年来,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中央一再发出警告,要求各地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次有关方面宣布又发现8亿亩后备耕地资源,着实让国人倍感欣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放纵对现有耕地的浪费性开发,并不意味着可以低效率地利用现有耕地,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对这18亿亩耕地红线的坚守,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现有的18亿亩耕地尚未充分发挥效应,其提高产量的潜能还很巨大,没有必要过早开发后备耕地。

在现有18亿亩耕地中,已经具备灌溉能力的才8亿亩,而且这8亿亩的灌溉水利用率才46%,即便如此,其生产出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分别达到全国总产量的75%和90%,如果其灌溉水利用率再提高一些,这8亿亩灌溉耕地本身的产粮潜力就还很大;另外,在现有18亿亩耕地中,尚有10亿亩耕地不具备灌溉能力,属于靠天收的“望天田”,其粮食和经济作物贡献目前仅占全国总量的25%和10%,如果将这10亿亩“望天田”改造成了灌溉田,毋庸置疑,其产粮贡献自然会有一个极大地提高;再有,我国的农业专家们都在孜孜不倦地研发新的粮食及作物品种,其主攻方向旨在提高粮食作物的品质、单产和防虫抗灾等。综合这些举措,如果我们把现有18亿亩耕地充分利用好了,那么,中国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能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一番是可能的。

其次,过早开发8亿亩后备耕地,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是对生态保护不负责任,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

人们都知道,开垦土地种植粮食作物,是要承担生态风险的,尤其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如今越来越严重的沙尘暴、越来越快速的沙漠化、越来越紧张的地下水资源,不能不说与我们无视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而大面积超负荷地开垦土地资源无关。因此,我们应该珍视现有耕地以及新发现的后备耕地。我们不仅需要在提高现有18亿亩耕地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快建设生态保护林工程,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且更需要对新发现的8亿亩耕地后备资源进行严格保护,切勿过早地对其进行开发。

珍视现有耕地,目的在于通过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是保护生态环境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珍视后备耕地,既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给我们的子孙后代预留生存必备条件的重要举措。

等到将来有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迫不得已需要开发这些后备耕地的时候,相信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已经面临新的更大的挑战。

作为当今的国人,无论是对于现有耕地还是后备耕地,我们只有义务维护好,而没有浪费和透支的权利。

(写于2010年7月2日)

网址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d943790100k2i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