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崖壁上绽放的光芒
一个飘雨的日子,我们去看大足石刻。
如果拿古朴,含蓄,静雅,神秘之类的词作谜面,那么谜底一定是大足,以及大足石壁上那些佛像。
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与云岗、龙门鼎足而三,齐名敦煌,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
大足,记得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低头看了一眼脚。古人都乐意逐水而居的。四川濑溪河流域物产丰富,民户日增。那时候不叫濑溪河,叫大足川,又取大丰大足之义,故置县名“大足”。而民间百姓直白的说法,宝顶山石池中有大脚一双,于是县名曰大足。多么随意的解释啊,我喜欢。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1999年12月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公元9世纪到1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极高的艺术品质、丰富多变的题材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 ..……
大足石刻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
柳本尊,历经十炼,唐末五代初剑南西川一个著名的宗教人物
石壁上有许多造像,林林总总,一字排开。大多表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情节。《父母十恩图》
《养鸡女图》被专家称为“东方蒙娜丽莎”,据说艺术价值极高
毛骨悚然的地狱变相
这些石刻以其极高的艺术品质、丰富多变的题材而闻名遐迩。我们鱼贯而行,品评古人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揣摩匠人们的造型手段,感叹其独特的艺术法则。
宝顶山毗卢道场平时并不对外开放,游人只能隔着铁门观看洞中精美绝伦的造像。毗卢道场是密宗主尊毗卢遮那佛设坛讲经说法之处,表现的是毗卢遮那佛给众菩萨、僧众说法的场景,菩萨、僧众表情端庄肃穆,似乎正在仔细聆听佛祖的讲法。毗卢道场石窟的中心刻了一座六角五面攒尖飞檐双层亭,正中便是毗卢遮那佛
孔雀菩萨石刻
这尊造像名叫“卧佛”,塑造的是释迦牟尼佛灭度涅槃时,他的弟子与眷属前来送行的场景。有意思的是,这尊卧佛并不完整,右肩隐入地表之下,双脚隐于岩体之中,给人意犹未尽之感。大佛头部下方那个卷发人,很可能就是营造宝顶山的僧侣智宗。
《九龙浴太子图》,作者巧妙地利用了山顶清泉,将泉水引至大龙头,从龙嘴流向高约1米的裸身太子。太子坐金刚台座,座前为一半圆形贮水池。大龙头上方刻有8个小龙头,伸出崖面,互相对称,颇有生趣。
这个大殿里面是开凿于南宋年间的千手观音,面积有88平方米,身后孔雀开屏一般密布千手,手中握有宝瓶、宝珠、宝印、宝塔、玉环、杨柳枝等法器,全身与千手均贴有金箔。这也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千手观音造像。
2011年初春,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国内20余家专业机构联合对宝顶山千手观音进行修复。千手观音究竟有多少只手,历来是个谜,清代有个和尚,借给千手观音贴标签的机会,一只手贴一个标签,数出有手1007只。在这一次的修复中,借助现代化的扫描测绘仪器逐一编号,才数出千手观音有手830只。从南宋工匠雕凿出这尊精美绝伦的造像,到今天借助最新的仪器计算她有830只手,时间跨度是800多年。
华严三圣,宝顶山石刻中最精美绝伦的三尊石刻。中间是毗卢舌那佛,他的左边是普贤菩萨,右边则是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左手捧7层宝塔,右手扶之。这是一尊很有意思的造像。那尊7层宝塔本身就高1.8米,重达800斤,是充分利用了力学原理,通过袈裟承托左手托塔,千年不坠。
这部造像上横排并坐衣装简朴的三人是宝髻、金髻、金刚髻。因效仿释迦牟尼于菩堤树下悟道成佛。
佛祖说人生的欲望导致人生苦楚,世间万物就在这六道中轮回,在无穷尽的痛苦中不断进化。
宝顶山石刻很有民俗化、生活化特色,多的是反映现实中各类人物的社会生活,跟许多其他石窟很不一样。《牧牛图》将牛比喻心,牧牛人喻修行者。
大足石刻的重要特征之一:佛、道、儒三教并存,三教造像俱全。
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和宝顶山石刻同为大足石刻中最大石刻,位于大足区城北2公里的北山上,长达500多米。
岩高约7米,沿崖造像。从南到北形状若新月,龛窟如蜂房。
造像细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浅小龛窟残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现均有廊屋遮盖,不惧风雨。
大足石刻的最精细、最具价值的石刻在北山石刻,所以游大足石刻有“北山看门道、宝顶看热闹”之说。《千手观音龛》
《孔雀明王窟》
正在做“数字化文物保护”
在石刻造像区的中间地带有一座“孝经亭”
古文孝经碑位于北山长廊北段之首,编为第103号。《孝经》孔子论证“孝”的一篇章,其流布过程中分古、今两种版本。古文孝经自南北朝时就少流传,唐代玄宗李隆基御注孝经颁行天下十八章,并刻于太学,即今西安石台孝经,又称今文孝经。二十二章古文孝经几于失传。在此发现孔子所作古文孝经碑文,堪为一大奇迹。1945年,大足石刻考察团杨家骆、顾颉刚等专家考察北山时,认为“环宇间仅此一刻。”系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所书,为书法艺术之珍品。
走入前一层石刻造像后面,见有美院的学生在临摹
如意轮观音窟,正面三主尊,正中为如意轮观音,另外两尊或称是观音别相。侧壁造像为诸天神将,分上中下三排,后二排像均现半身,皆立于彩云之上。其姿态各异,神情不同。有持器物,有拱手而立者,皆神情兼备,精巧绝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