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息肉原因】不开刀!切除肠道息肉 防止癌变 脾胃病科是如何做到的?

68岁的钱先生平时饮食不规律,两个月来时常出现腹泻的问题,钱先生开始也没太重视,就去药店买了肠胃药吃,感觉好一点了。

但是过一阵子又开始拉肚子,一天3-4次拉得人都要虚脱了,钱先生决定还是去深圳市中医院看看医生怎么说,来到医院经过肠镜检查,检查示:升结肠侧向发育肿物。

钱先生都惊讶了,拉个肚子怎么肠道就有异物!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专家建议钱先生行经内镜下升结肠侧向发育肿物黏膜下剥离术(ESD术)。

图注:第一张:升结肠侧向发育肿物。第二张:局部病变放大内镜表现。第三张、第四张、第五张:升结肠侧向发育肿物黏膜剥离术。第六张:术后标本。

利用微创技术完整剥离病灶,标本大小8cmX9cm。ESD术后病理结果提示管状-绒毛状腺瘤,切缘干净。此为良性肿瘤性息肉,有恶变成结肠癌倾向。此类手术属于四级手术,经肠镜下可完整切除病灶,达到治愈的效果,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同时保留了完整的肠道,意义重大。

经过三个小时的手术,钱先生清醒后说,感觉就像睡了一觉,没有什么别的感觉。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好奇

大肠息肉是什么

为什么“威力”这么大

息肉很常见,而大肠是消化道息肉最常发生的部位之一。息肉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多长出来的一小块“赘肉”,本质是增生组织的团块。

若局部受到了损伤或刺激,加速修复的消化道粘膜可能刺激局部出现过度增生,于是在肠道表面形成一个小的隆起或凸起,称之为息肉。

息肉就像“披着羊皮的狼”刚开始时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但随着病情进展,“狼”终于露出本性,即发生癌变,其中结直肠息肉是导致结直肠癌变的主要因素。

息肉可根据病理类型大致可分为四类:

炎症性、腺瘤性、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

近年临床研究报道腺瘤性息肉是胃肠息肉中常见的息肉类型,所占比率高达50%~67%,具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

大肠腺瘤性息肉还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切除后复发率较高,且仍具有恶变的危险。

内镜(胃镜和肠镜)下切除胃肠道息肉在降低胃肠道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将是预防癌变的主要措施。

内镜下切除胃肠道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可行方法,如利用钳夹活检术或圈套切除术将小息肉予以切除,利用EMR、ESD将较大息肉或早期结直肠癌予以切除,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减少不必要的大手术治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