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小天地有感(一)
《易经》有言: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中医人眼中: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
天人一也
未识天道,焉知人理?
中医学子眼中的天、地、人
是怎样一番景象?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小熊老师
2019级针推五班谭晶玲:
老君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2019级针推五班张可:
宇宙之初,混沌未开,唯“气”者尔。
又分阴阳二气,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始成。精气为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气聚为宇宙,与气聚为人,本乎不过阴阳交感也,只以其星轨天象运势不同,所处不同事物时段气场不同,故有分也。
故吾之视天地人,全息也,其致一也。夫天地之间,升降出入,气之有常者也。
阳主升,气升而积阳为天;阴主降,气沉而积阴为地。天地之气亦宜交感,故有地气上升、天气下降,交感和合。人体之气亦有阴阳。
以上下为观,清阳宜升,浊阴宜降,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上窍,故人体之上为天、下为地。以表里为观,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故人体之表为天、里为地。
地气上升,聚而为云;天气下降,聚而成雨。人体上升之气不外乎肝、脾、肾,肝气左升、脾阳升清、肾水上滋,脾阳清气亦与呼吸之气聚而为宗气,宗聚于上焦之中,此皆为人体之云。人体下降之气不外乎肺、心、胃,肺气宜降、心火宜降、胃气宜降,此皆为雨。
河山之秀美兮、河山之险峻兮、河山之变化兮,吾绝赞于此也!鬼斧神工、玉镯精雕,不能释其瑰丽也!
流水绵延,群溪汇入,出口亦盛,又连通源尾,哺育四旁,每有瘀阻,则或堵而成灾,或另觅它纬。观之人体经络,如十二正经者,内属于阴阳,外络于肢节,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此非人体之河流哉?
又有诸穴,譬如诸隘、又如诸坝、亦如诸井,河流之通路也、出路也,行之则通,瘀之则堵。又观诸山,孕育后天生灵万物,给之营养为食,供之巢穴为居,此非人体之生存,仰给脾胃运化后天之精乎?
2019级针推五班胡萌: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四时之景不同,寒凉温热,升发蛰藏,肝心脾肺肾,对应五季春夏长夏秋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肝应春主调达升发,心应夏属火升腾光明,肺应秋沉降肃杀,肾应冬滋润下行,风寒暑湿燥火的运动变化和统一,影响自然界生命的生长发展和终结,使得自然界气候与生命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灵枢》岁露篇言:'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古人亦有“天圆地方”之说,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素问》宝命全行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更形象的说明了人生于自然,归于自然,类似于自然,是一个小天地。
2019级针推五班陶靖阳:
《庄子·齐物论》中有言:“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意即世间的种种情态,都是附着于“我”而生,有“我”这个主体在,就有区别,“我”便是一个小天地。
然庄子在《逍遥游》又有言:“至人无己”。此处“无己”就是“无我”;为什么庄子说圣人需要达到无我呢?
在我看来,人在客观上确实是“无我”,从天地中来,最终归于天地中,因此人是天地的一部分,截取庄子齐物思想的部分意味来看,人与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无异,也是一个天地孕育出来的小天地,自然一切都能与天地间的山川河流、花鸟鱼虫一一对应,人身的构造无处不应和着天地,无论是在形态结构上,还是在生理功能上,都能天人相应。因此古人就有了“象”和“取象”,而那些需要由心去看的,就成了“藏象”,也就有了中医象思维。
2019级针推五班李宇茹:
当人类这个物种在地球上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就注定了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从远古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再到现在对大自然进一步的探索,一个个的结论最终证明:人与自然是分割不开的整体。而中医更是用特有的理论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人体身上的每一个部分都与自然息息相关。
心可应夏天。心总是一刻不停歇的工作着,热情似火,且全身血液循环都依靠着心。艳丽的红色让我们想到炎热的夏季。
心亦似太阳。地球上之所以能产生生命,太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人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的活动规划依赖于太阳的升落,而我们一身血脉的运行也依赖于心。中医认为心为阳中之阳,心阳对一身之气的温煦作用也像晴朗天气里享受和煦阳光的动植物,充满活力又不失温顺。
当女性穿红色衣服时更容易受男性的青睐,我们称之为心动。心,红色,夏天,太阳,你看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好山好水一张脸。我们的额头,鼻子,下巴,左右颧骨可比作中华有名的五座山。我们的耳,口,鼻,眼可比拟为四条江河。凸处为山,凹处为水。山有山的巍峨,水有水的滋润。若我们的山并不高挺,水也偏向干涸,这个时候就说明我们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老师在课堂上说过鼻梁和脊柱他们之间有相关性,我觉得鼻梁和脊柱也是我们人身体上的大山。若脊柱出现了弯曲,就会导致我们全身气机不畅,自然而然呈现各类疾病。
我们心情不好时,面色是阴沉沉的,像即将下雨前的天气:乌云密布。而心情好的时候,或抑或激动之时,我们的脸是红彤彤的,就如晴天的太阳一样。如果悲伤的时候,我们的泪就像下雨一样哗啦哗啦的。这和大自然之中的天气变化是不是很相似呢?
2019级针推五班程凌烽:
在武侠小说中,经常用“天人合一”这个词来描述高手的最高境界。其实,在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与自然天地相感应,人人都能做到通感天地。
王文公在《游褒禅山记》中所提到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古人对天地的思考往往由环境而引发到自身。其中我们所生活的天地更是容易成为古人思考的对象。古人通过对天地的思考,从而得出了人类与自然对应的意义。在长期的研究中,中国思想家发现了天人相应最重要的是合于'气'。
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
2019级针推五班陈慧玲:
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提到:“ 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说明医者需要将所学融会贯通,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思想体系。接触中诊课已一月有余,让我领会到了中医文化几千多年来的神奇,更是认识到了中医的核心精髓“象思维”。
水沿着渠道在大地上蜿蜒流淌,最后汇入大海又进行新一轮的旅程,这就像在血管内巡行的血液,最后汇入心脏又开始一次新循环,所以说“水是生命之源”。
土地与舌头相像,地下之水上泛形成了绿苔,这就像人体内的胃阳蒸腾胃阴上泛到舌体上形成舌苔的机理相一致。
山川是个大物体,立地顶天,总是静静的立在那里守护人民,它就像人体内的骨骼,构成了身体的基本的框架,正如骨骼内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华物质一样,山川内也蕴含着无数的珍宝。
人是天地孕育出来的灵物,人体与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才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2019级针推五班匡梦琦:
人生天地间,与自然界是互相感应、互为反应、互为映照的。中医人眼中,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亦是大生命。古人观天察地,然后应之于人,创建了中医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天人相应”。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宇宙所有的,人无不具有。土壤对应人体的脾胃。地表对应我们身体的皮肤。地表上的草木对应皮肤的体毛。山脉对应我们的骨骼。人体十二经脉与自然界十二河流相对应。
不仅形态上有对应关系,功能上也同样有对应关系:
土壤对应人体的脾胃。在自然中,土地承载草木的生长,土壤的好坏决定了草木的发育和生长情况;在人体中,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脾胃的运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人体的健康状况。而脾胃与皮肤是互为里表,皮肤和毛发的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脾胃的好坏,就如同在自然中看植物的生长状态得出当地的水土好坏。
《内经》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我们整个生命的维系,都源自天地之气的交流、融合。古人喜欢把变幻莫测的自然变化称为“天道”,而天道最明显的显现,莫过于二四时之气的循环往复。春光明媚,夏花绚烂,秋叶静美,冬雪苍茫,经年循环不息的节气与物候,在一花一树、一草一木中周而复始,即便简单如一息一动、一食一饮,也暗含了大自然的奇妙规律。所以顺应天时是天人合一的生活衍生,也是中医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
我们可以透过观察物候变化,感受天地四气的转化,来调节身体内在的频率,让生活点滴的衣食住行顺应自然,合乎于道,从而让内在焕发出光和热。
学习了中医以后,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果不去留意,我们也许很难去在意到时间的流逝,去记住四季的美好与珍贵。希望以后能继续抱怀着这样的初心去感知自然,唤醒自己对自然、对身体的感知力。
2019级针推五班胡小焱: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命题之一,源自于道家,同时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作为系统思想方式,指导着中医不断发展进步。
人与自然本就息息相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同构,即天、地、人结构相同。人是天地的一个缩影,如果天地是个大宇宙,那么人就是个小宇宙。
天有日月而人有双目、天有风雨而人有喜怒、地有九州而人有九窍、 天有雷音而人有声音、天有四时春夏秋冬而人有四肢、天有冬夏而人有寒热,这都是人与天地自然对应。
2019级针推五班谭冯昕璨:
中医不是一门技术,不只是一门学术,不全是一项能力,更是一种艺术,是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品。
作为中医的传承者,我们应该灵活运用这些思想,把人是一个小天地这一认知印进骨子里,当我们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后,可能只是看到了一片落叶,抑或只是见证了一滴雨水的下落,都可给我们启发,或许一个医学难题就此解决,或许一种哲学思想就此出现。
只有真正理解了这,我们才可领略到中医的独特魅力,见证到她的美。
医理不尽在书本中,更在浩渺的大自然中。学习中医,不能只限于在课堂和书本里,更为重要的是,要多去自然界、生活中观察与感悟。因为,自然和生活,才是中医思维的源头活水!
— —小熊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