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和尚5岁写诗,7岁出家,后被皇帝封为国师
和尚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其社会地位大部分时候都处于社会上层,各个朝代都默认其社会影响力,信佛的皇帝非常多,而将和尚奉为上宾者更多。在国力昌盛的唐朝,和尚更是出现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社会阶层,有传播佛法的玄奘,有远渡重洋的鉴真,也有与公主偷情的辩机。在诗词界,也有贾岛、贯休、齐己、皎然、寒山、拾得等著名诗僧,知玄和尚虽然后世名声不显,但其人生却堪称丰富多彩,少为神童,老为国师。
5岁作诗
知玄俗姓陈,是四川眉州洪雅县人,陈家祖上也曾为官,到陈知玄出生时已经家道中落贫苦度日,陈知玄的出生令家人高兴万分,被寄予厚望。按照当时习俗,孩子周岁时都要“抓周”,而陈知玄当时却在众多的物件中抓起了一副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画作,家人顿觉不妙。陈知玄小时候非常聪慧好学,是十里八乡的神童,五岁时与家中长辈一起赏花,长辈吟了一首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不爱深红爱浅红。然后让陈知玄作一首吟花诗,没想到陈知玄略作思考,便直接吟诵而出: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这也是《五岁吟花》诗的历史来源,全词言语浅白,通俗易懂,但却是一首上乘之作。花开满树通红,花落满树皆空;只剩下一朵还在树枝上,明天一定会随风而落。诗是好诗,但长辈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首词充斥着一种佛家超然于世外的意思,再联想到周岁时抓周时的达摩渡江图,心越来越沉。
7岁出家
陈知玄7岁时,有高僧到洪雅县来讲经,讲经之地正好在陈知玄家旁边的寺院里,于是陈知玄每天都按时去听高僧讲经,连续多日从不间断。有一天夜里睡觉的时候,他梦见自己站在一个空无一人的大殿里,如来佛祖伸手抚摸自己的头顶,他认为这是佛祖在召唤他,于是第二天十分坚决的告诉家人他要出家当和尚。家人见他态度坚决,就把他送到寺院当了一名小沙弥,到了11岁时正式剃发为僧。
获封国师
陈知玄出家后,研习佛经,数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了一名得道的高僧,名闻川蜀之地,当地百姓称其为“陈菩萨”,宰相杜元颍镇守四川时亲往拜访,并让其开坛讲经,前来听讲者数以万计。唐武宗灭佛时,陈知玄曾前往京城长安接受召见,经过一番辩论后仍无法改变武宗皇帝灭除佛教、毁掉佛寺的决策,于是独自回到四川隐居起来。
唐武宗死后,新即位的皇帝废除了灭佛的政策,原来四处逃亡的僧人也逐渐回归,而陈知玄之名也早已传入新皇帝耳中,对其盛赞有加,在皇宫里亲自召见了知玄和尚,并钦封其为:悟达国师,此后一直对其宠爱有加,直至其归隐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