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辛苦一天,下班路上挤不进地铁那一刻;比如精心准备旅行,却发现堵在路上数小时;临时被安排工作、自己的计划被打乱;工作很累,对孩子没有耐心,发了一顿火之后,又自责、愧疚……
毕竟情绪就是那么善变,生活看似平风浪静,其实暗涌不断。沮丧、崩溃可能就发生在一瞬间。
谁都不喜欢坏情绪,但是悲伤、生气、恐惧、焦虑,这些负面情绪几乎没有一天会在我们生活中缺席。你可能会想,如果这些坏情绪都能够消失,每天都顺利开心的生活,那该有多好呀!但是, 恐怕要先说声抱歉,坏情绪,是永远不会消失殆尽的。但,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两件事:
心理学认为,情绪其实没有好坏之分,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就像一把保护伞,让你在面对意外、失去的时候,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奥斯卡获奖影片《头脑特工队》里,小女孩莱莉原本生活无忧无虑,7岁时,因为父亲工作调整,她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城市和冰球队,到旧金山生活。陌生的环境,让莱莉无所适从。原本活泼搞怪的她,变得内向而敏感。什么在主导小女孩的快乐或悲伤呢?编剧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在莱莉的大脑里构筑了一个完整的情绪世界。她的头脑里有五个掌管情绪的小人,分别是快乐、悲伤、恐惧、厌恶和愤怒。他们各司其职,谁在大脑中枢里起主导作用,小女孩就有什么情绪。
五个小人中,最受欢迎的是“快乐”,其他四个发作时,都会让人陷入负面情绪,就连这些小人自己,都希望自己不存在,只要“快乐”还留在莱莉大脑里就好。可是,在任何一个情绪消失的时候,莱莉都会陷入意想不到的困境。原来,每种情绪都有自己重要的作用,不同情绪的共同作用,才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人格:
因为有厌恶的情绪,让你可以远离让自己不舒服的人和事;
故事最后,莱莉经过一番在大脑世界的冒险,第一次懂得五味杂陈的感觉,明白生活里有快乐、也会有悲伤,学会让五个情绪小人和平共处,合作无间。当你明白在你的头脑里,有一整个情绪世界在保护你、照顾你,你就能接纳自己的每一种情绪,让情绪得到合理的释放与表达。
每一种情绪都是一位送信人,带着内心的信息来和我们沟通。有时候,一种情绪袭来,你没有听懂它带来的信息,或者干脆把它拒之门外,这种情绪就会一次次地反复来敲门。
比如漆黑的夜晚让人害怕,是因为黑暗中可能随时出现伤害你的东西,而害怕则是在提醒你尽快离开陷阱。焦虑是因为你想要追求完美。一方面,你想要最好的结果,另一方面,你担心能力不够,于是就会焦虑。但是它也在提醒你:生活是可控的,每一次焦虑,都因为你发现了自己可以做到更好的地方。
愤怒包含着自尊自重的力量。当你的切身利益和行为准则被破坏时,你就会生气。
而生气则是在提醒你:你的界限被侵犯了,你有力量守护自己的界限。
同时,愤怒会让人自然而然地积蓄力量,比如人在平和的时候打人,和生气的时候打人,力度是相差巨大的。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不要有嫉妒心,但谁也克服不了不去嫉妒。正向的嫉妒,是在提醒你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有多想要。只有那些我们还没得到的东西,才会爱让我们产生嫉妒,它是一种精神上的饥饿感,提醒我们没能看见的内在需要。
父亲是突然离世的,他没来得及见父亲最后一面,内心一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经历了大概三年时间,他有一天梦到父亲,父亲说:“我今天才真正地走了,很高兴跟你做一世父子,有缘再聚。”
直到这时,马东才意识到,自己潜意识里,终于接受了父亲不在这个事实。
其实悲伤的力量,和快乐一样强大。它包含疗愈和安慰的力量,经历过悲伤,人才会真正接纳失去。
情绪是一种身体的感受,当你压抑自己的情绪,就等于忽略了身体的感受,这些情绪就会慢慢伤害你的身体。中医的古老智慧就曾提出:肾主恐惧、肝储愤怒、肺藏哀伤……你在家庭里、工作中承受的压抑、愤怒、焦虑,都会在身体上留下痕迹。
人体内有50亿天生杀伤细胞,是战斗力特别强的抗癌细胞,但是情绪会影响它的战斗力。如果人的情绪处于低潮,每天郁郁寡欢﹑愁肠百结,天生杀伤细胞的活性就会下降。
情绪的好坏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做事成败,甚至命运。那么,如何在坏情绪中自愈,在坏情绪中也得到正向的力量呢?
成年人的生活不怕崩溃,怕的是不会自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自愈?
自愈的关键是学会自我同情
同情,是指在感情上对别人的遭遇产生共鸣,并激发出帮助他人的欲望。它不是单纯的可怜,也不是单纯的同理心,它还要求一种关爱的动机与勇气。所以自我同情(Self Compassion,也称为自我关怀)是关注自己内心的痛苦,并有意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承认和尊重基本的人性,比如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谁都有缺点;比如生活充满无常,挫折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觉察和关注当下的一切,不加以价值判断,能够帮助我们不过分认同自己的痛苦。
自我同情是自愈最强大的源泉。能够减少孤立感、改善健康、提高生活满意度、降低焦虑、抑郁和压力……因为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内在批评者,它总是虎视眈眈,情绪低落时,就会跑出来,“我就是这么差劲,我不配,我不值得”……让我们焦虑和抑郁,并自毁。它通过激活大脑的“安全/舒缓系统”来消除威胁,“我同情我的遭遇,不是只有我会犯这样的错误,下次我想做得更好”……增强我们的情绪弹性,更有效地应对挑战。不管挫折还是顺境,喜怒还是哀乐,只要有自我同情,情绪就无法劫持你。
最重要的一点,自我同情,让我们学会做自己内心的盟友,而不是敌人。
如何培养自我同情
我们都有同情的能力,只是大部分是同情别人。而自我同情就是把这些关怀与理解也投注到自己身上。
动物受伤后会舔舐伤口,我们也需要花时间安抚内心。
遭遇挫折时,先把难过的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孩,然后充满关怀地去安抚Ta,在心中建立自我对话的过程。拥抱Ta:“不要害怕,我知道你经历的一切,我不会离开你,也不会怪你。”幸运的人,能够把自己脆弱一面暴露给父母或伴侣,得到他们的关怀;更幸运的人,就是学会关怀自己的脆弱。任何时候,只要内心的那个脆弱小孩出来了,不要再逃避和忽视Ta,去同情和关怀Ta,你会发现不可思议的变化。
受伤的时候,试着在记忆中,搜寻一个擅长同情别人的人,或是一个总能接得住你坏情绪的人。然后,找一个不受打扰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想象他们的表情和姿势,他们会对你说什么,会如何引导你,再观察自己情绪与身体的变化。这个练习能让你快速获得平静,更容易用智慧和关爱来替代情绪。
很多人认为自己“搞砸了”,而实际上我们都在一起摸索着这没有剧本的生活。所以,请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崩溃,并且要知道还有无数的人会和你犯一样的错误,和你有一样的感受。情绪崩溃时,如果自己无法平复,千万不要硬扛,最好选择向专业的咨询师倾诉来纾解情绪。假以时日,你会开始内化这些技能,并将它们融入自己的生活视角。
创造幸福是一门艺术,
平衡情绪更是一种能力。
没有一种情绪是可怕的,
可怕的是不被尊重和理解的情绪。
理解了自己的情绪,
也就掌握了快乐人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