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教育督导需要专业的“评估”而非一阵风的“检查”
虹野:教育督导需要专业的“评估”而非一阵风的“检查”
文/虹野
2018年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工作要点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今年专项教育督导任务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解决“新问题”。
其中,中小学校教师有偿补课治理工作将开展专项督导,5月起进行重点督查。北京市还将督导高校师德建设与学风建设情况,并对部分民办高校规范办学情况进行督导。
西安市电视问政引发国务院将督导委员会关注,派督导组下去调研,期望解决西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看到不管是北京市教育督导中的所谓的“新问题”,如有偿补课、师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好像都是“旧面孔”,还是西安市教育中的问题,教育督导无外乎年年都师德建设、年年都督查有偿补课。高校“六十分万岁”的学风已经几十年了,教育督导至今,问题依然存在。我们不禁想问,今年的督导效果如何?督导工作对教育的帮助有多大心里是否有底?是否对教育督导工作做一些改进?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看到所采用的方法是5月起进行重点督查,印发《北京市中小学校和教师有偿补课长效治理专项督导检查工作方案》,然后呢?可以预料的是“一阵风”过去,问题依旧,然后教育主管领导“咬牙切齿”曰:这些教师不听话。
我们不需要有很深厚的专业背景知识,也不需要很有经验的社会管理经验,我们看到仅仅采用检查、下发文件的手段就可以知道这项声势浩大的教育督导工作将无功而返。这里不是对教育督查工作抵触,而是认为在出台新的社会管理办法和制度的时候,需要按照现代管理制度进行,需要在事前对政策所涉及的相关利益方的影响进行评估,要对政策执行过程在红的效果进行评估,要对督导活动结束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估。这样就可以在事前充分预料对各个利益相关方的,从而找到能够影响政策所要实现目标的主要原因,才能够在执行过程中调整策略。
否则每次都这样“雷声大雨点小”,相关利益方互相“合作”应付检查了事,或者“一刀切”无伤无辜。
当今社会的复杂程度远非是一个人的视野能够解决的了,公共管理政策更需要群策群力的民主管理,更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化的科学管理,不能总把“发文件”当做管理的手段了,更不能把“不听话”当做政策执行效果不佳的原因了。
因而在在落实教育督导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对“督导工作”的督导,督导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心里得有点数。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