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佛教、道教“三教合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儒家、佛教、道教“三教合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2021-07-16 10:06·一東

儒、释、道。“三教合一”对中国的文化和文明起了推动作用。“三教合一论”在明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朱元璋对儒、释、道三教的作用都有着较深的认识,对儒、释、道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他认为三教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在其三教合一的政策体系内,他以儒教为主,以佛、道二教为辅,将三教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之共为封建统治服务。它们的主要作用是:
儒教为社会提供了政治典章制度,伦理道德,纲 常和君臣治国之道,由于这些的万世永恒性,因此,儒教的社会作用也是具有永恒性。但儒教在惩治社会罪恶方面缺乏有效手段,而儒教的这一缺陷正好由佛、道来弥补。佛、道两教,提出的信佛、修道、行善可以成佛、成仙。反之则堕落地狱之言教,可以促使老百姓去恶从善,可以使冥顽不化的愚民蛮夷受到感化。
儒家是以明明德,注重私欲净尽,天理纯全。
佛家以静寂为根,注重返观静寂,灭除杂念。
道家以虚无为术,注重保养虚灵,返回无极。

儒家的天理就是佛家的至善、就是佛家静寂。佛家的静寂便是道家的无极,无极即是真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在这“三教合一论”的有机理念中,人们遵守儒门的礼仪、效仿佛门的规诫、修行道门的功夫。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儒释道三教已经融入民族的血脉中。已经仙逝的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一句话: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短短几句话通俗易懂,振聋发聩,总结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这三句话总结了人身最重要的三大部分,心、骨、皮,心意味着精神寄托,骨是精神的支撑,而皮是外在的形象。“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中国人以儒家懂礼尚仁作为行为准则,希望道家淡然洒脱生活,内心又渴望佛陀般的善心,帮助自己化灾厄消苦难。
中国人活得要比其他文明更加艰辛,担负着太多的责任和义务。所有的一切从自己,衍生到家庭,乃至社会。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如同一滴水投入到滚滚黄河长江之中,成就为博大广济的胸怀。

“学得文武艺,报于帝王家”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从古至今,人们都说“学而优则仕”,当官从个人而言,是数十年寒窗苦读的收获,往社会层面而言,则是立功建业,儒家的积极在于永不停歇的的进取精神和入世兼济天下的人生态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所作为,积极进取。
然而效仿儒家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来实现,约束人的本性追求道德的完美。所以闲暇的时候,中国也渴望超脱礼教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超世自由,但这种修行与佛家出世不同,是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境界。忘掉所有的烦恼,抛弃所有的是是非非,相忘于江湖。
而佛为心,则是一种放下的人生态度,与道教相似的是放下欲望,无欲无求,超脱外物,追求无我之境,不同的是不仅仅修自己,还要尊重生命,心中有大爱,从大爱出发的慈悲之心普度众生。
严格说,中国的文化历史不仅仅有儒道佛,战国时期还有诸子百家,但到唐宋以后,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社会根基的文化思想体系,这三家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进程,一直到现在还在作用。即便是之后几次运动,都没能真正推翻儒家的权威,老树新枝,死而复燃,成为如今的国学和显学。

有人形象地将佛学比喻为百货大楼,有钱有时间可以可去逛逛,买可以不买也可以,并非人人必须都要在百货大楼购物,但社会必须这种存在。
而道家如同药店,它包括了各种五花八门的东西,不管你是肚子疼,还是头晕乏力,甚至精神绝望,都能从这里找到治病的药物。
而儒家是饭馆,你可以不生病不买奢侈品,但饭要是天天吃,要在社会生存下去,就得服从社会的游戏规则,遵循儒家那套上上下下,尊卑有别的体系。
儒家讲入世,讲究的是不折不挠,立功建业,而佛家讲出世,是空非空,非空即空,万法有缘无常;而道家以出世之心行世间天下,行云流水,顺其自然生活。
作一个中国人,大多数都活着很累,希望当官和发财,又希望能有更多的自由。所有在中国,三种不同的学说能相安无事并存,也有客观的原因。物质追求是目的,但希望个人自由,荫福后人。把自己的安命交给道家,把家人的平安健康交给佛祖。

(0)

相关推荐

  • 儒道佛三者的关系

    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者言性,而佛者见性.儒者劳心,佛者安心.儒者贪箸,佛者解脱.儒者有为,佛者无为.儒者分别,佛者平等.儒者治外,佛者治内.

  • 得意时儒失意时道绝望时佛的解释

    ​第一句:得意时儒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典型不只是老夫子更是士大夫,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再加上"仁",所以春风得意的时候讲儒,你的得意就不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不会是朱门狗肉臭 ...

  • 园林花树,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吾毕生之愿,欲...

    园林花树,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吾毕生之愿,欲筑一土墙院子,门内多栽竹树花草,清晨日尚未出,望东海一片红霞,薄暮斜阳满树,立院中高处,俱见烟水平桥. --郑板桥 沈三白在<浮生六记>中说:檐前 ...

  • 《今日聚焦》赵逵夫:守望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趙氏宗亲 ID:zhaoshizongqin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趙:请点击上面"趙氏宗亲"关注,拥抱中华趙氏大家庭,和各地宗亲交流,携手同行,弘扬趙氏文化,共建繁荣趙氏,传播趙 ...

  • 道法自然三教合一,八段锦六字诀的传承故事一隐一现|八段锦|佛门|道家|神仙|道教|高僧

    上回书讲到,昙鸾法师拜师道教茅山宗祖师陶弘景,学习养生长寿之术.返程途中遇到佛教高僧菩提留支,幡然悔悟,烧毁仙书,重新皈依佛门.这里面有没有八段锦和六字诀,先按下不表. 即使在三教合一的大背景下,这事 ...

  • 季羡林: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

    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 文 | 季羡林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佛三家,一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儒家起源于孔子,这是清清楚楚的.佛教源于释迦牟尼,这也是毫不含糊的.独有道教,虽然自称是老子.庄子的信 ...

  • 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佛三家,一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儒家起源于孔子,这是清清楚楚的.佛教源于释迦牟尼,这也是毫不含糊的.独有道教,虽然自称是老子.庄子的信徒,汉初黄.老之道也曾盛极一时,但是汉以 ...

  • 《儒释道三教合一》

    陈全林先生著述 修学札偈之三教合一在何处? 道成德就非凡事,和光同尘隐仙迹. 随缘酬业不造孽,孔孟释迦通老子. 在中国文化里,真正修道,最后的成就都是三教合一.老庄思想影响了禅宗,即便很多佛门高僧,在 ...

  • 2500 年了,她依然是中国人的精神和审美家底!

    诗经,究竟有多美? 2500 多年了,它依然是中国人的精神和美学家底. 孔子言"不学诗,无以言",意不读<诗经>,便不懂如何说话. 它是中国诗歌的开始,中国文学的总源头 ...

  • 三教合一,內练功法奇书——明代天启年间《性命圭旨》

    全书分元.亨.利.贞四集,图文并茂,理法兼备,有图五十四幅. 书中总结了各种有关内丹原理及方法,阐述了各种内丹功法的术语和基本思想.并且详细讲述了内丹法'筑基炼己,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 ...

  • 大唐佛教道教此消彼长,袄教、景教、摩尼教共生同存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16,<隋唐史话>连载26(点击蓝字可查看上篇),欢迎收看. 01.佛教之盛,超乎想象 北周武帝毁佛以后,佛教虽然受了沉重打击,但是,由于剥削制度的存在,宗教仍然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