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史之大唐(221):皇上说有人反对不干了,什么才是标准答案?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13)
皇上和大臣们开会,妃嫔躲帘子后边偷听,是种极不合规矩的行为。
只要看李世民那时的情况就很清楚。当初长孙氏是名正言顺的皇后,也是个老练的政治家,本身李世民能接班,她就有不小的功劳。有时候下班回到家,李世民拿一些公事来和她商量,她怎么说的呢?'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我一个女人,怎么好参与国家大事。还引用了当时一个流行的成语:'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意味着这户人家将要败落。说明当时,无论国家制度,还是舆论共识,都是不赞同妇人参与政治的。
这种情况下,武则天最好是'听会’,要尽量避免现身。只不过,武则天是不会受常规束缚的,恪守常规她根本走不到今天。
现在看得很清楚:为什么要开第二次会?就为了帘子后边的武则天;武则天为什么要来?就为了替李治把握战机。
她隐身于幕后,褚遂良贬低她门第低没吭声,讥讽她侍奉过先帝,她也忍住没吭声。一直等到褚遂良闹辞职、惹皇上发火,才露头喊了这么一嗓子:'何不扑杀此獠!’獠是当时对南方人的一种蔑称,因褚遂良是杭州人。意思叫皇上结果了这南方蛮子。
斗争中时机最重要。本来褚遂良有理,说得李治哑口无言;结果一时冲动说了过头话,变成失礼犯上,攻守之势逆转。他刚刚对武则天说了那么大一通坏话,揭了她、也等同于揭了皇上的家丑。武则天这一声断喝,让在场所有人意识到:皇上是可以杀人的!他不再是一个元老派扶持起来的好学生,而是掌握所有人性命的帝王!
加完这把火,武则天再次隐身幕后。
长孙无忌是见过世面的,他赶紧说遂良是先帝留下的顾命大臣,有错也不能杀啊!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恶化。
李治带着武则天第二次上场,战果是巨大的。虽然就废后的议题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成果,但对方主力干将褚遂良被抓到小辫子,等于在元老派严密防守的阵线中,打开了一个缺口。更重要的:借着武则天的口,李治展现出皇权的威严和狰狞。而这,正是武则天隐身幕后最重要的目的。
另外还有一点收获:通过连续两天的会议,基本摸清了另两位重量级人物——李勣和于志宁的态度。
宰相们都是铁板一块吗?
李勣第一天开会就溜号,明显表示不想掺和褚遂良的进谏;于志宁呢?两天会开下来,'于志宁不敢言。’从头到尾做了泥菩萨、闭口不表态。剩下两位宰相韩瑗和来济,倒是态度明确,又是当面进谏又是上报告、坚决反对。韩瑗甚至说:“臣恐海内失望,荆棘生于阙庭,宗庙不血食,期有日矣!”换个皇后,竟会闹到国破家亡、祭祀断绝的地步,我想李治当时一定是不信的。而且这两人是他上台后提拔起来的,地位低于前面四人,所以李治态度很简单:'上皆不纳’,直接不予理睬。于志宁既然不表态,他重点找了李勣。
'他日,李勣入见,上问之曰:“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固执以为不可。遂良既顾命大臣,事当且已乎?”对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上意遂决。’
史书这段话写得很有艺术,说李治觉得:既然褚遂良这么坚持,要不就算了。这时李勣给他一番鼓励,说这是皇上家事,没必要跟外人商量啊!于是坚定了李治废后的决心。
这又是替领导开脱的一个例子。
李治下不下决心,跟李勣有关吗?基本上是没关系的。他找李勣说这些,无非在试探他的立场。李勣是老演员,决不会听错了领导的话。领导说有人反对不干了,那是真不干了吗?多半在摸你的底、问你跟不跟我干?李勣的回答,不但铁了心跟领导走,还替领导想了条冠冕堂皇继续干的理由,这真是个满分的答案啊!从徐茂公、徐世勣,到李世勣,再到李勣,他能从乱世中太太平平活到今天,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然李勣的表态,对李治下决心是有帮助的。毕竟,他是军中元老,他的态度某种程度就代表着军方的态度——皇上您怎么办,我们都听招呼。很快,李治出手了。
'庚午(九月三日),贬遂良为潭州(长沙)都督。’十月十三日,下诏称王皇后和萧淑妃阴谋对皇上下毒,双双剥夺封号、贬为平民。十月十九日,再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一连串疾风暴雨般的操作,从风格看,仍当出自武则天的手笔。
这一年是永徽六年(655年)。自贞观十一年(637年)入宫,中间贞观二十三年出宫入感业寺为尼,到永徽二年再次入宫。十八年过去,武则天由一个十四岁的青涩少女、小小五品才人,终于实现人生的逆袭,成为了万众景仰的大唐帝国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