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的味道,还记得吗?

《楚门里》图转网络

呵呵,“柴”一个让我们生发温馨回忆的词。孩子时,我们大都是吃着父母的"柴"长大的。长大后就很少品尝这种爱的味道。而对男孩子来说,吃柴的机会要比乖巧的女生多的多。

“柴“是楚门方言的说法。一般:木柴,特殊:打孩子的工具,引申:一顿揍。

一个柴字让我想起了一些行将逝去的楚门方言。想起20多年前,刚大学毕业那会,那个因为不懂方言的经典笑话。和同事闲聊某个话题,她们笑话这是"赤祼鸡替鸭愁"。我一脸的蒙蔽,不知道什么意思,老前辈们边笑话边帮我普及楚门方言。后来我也对方言特别关注,有一段时间还特地找个小本本记方言。比如:沙蟹爬咸缸里,目鱼笑机姑,小扁担打狗旺旺叫等等。慢慢的,我发现生活中懂点方言特别的有意思。

记得一次在讲解一篇课外阅读题,一生问:“文中的‘睁眼瞎’何意?”我愣了一下,但脑海中猛地跳出一个想法,这不是一种方言说法吗?何不找个时间给学生“漫谈楚门话”呢?于是我就搜集了一些楚门话里面的歇后语,如:水浇鸭背、脂鱼头、赤裸鸡替鸭愁等等,在课前五分钟给学生讲,没想到大部分学生都说没听过,兴趣挺浓的,然后我要求学生们去生活中搜集相关的知识,如果有心去关注,其实这些在生活中简直俯拾皆是。

现在,我的学生来自玉环五大集镇,但大家说的都是普通话。方言可能真就要行走在消失的长河中了。方言的消失是否意味着家乡情结的淡去,也意味着这片地域的本土文化的消逝。

如今,我们都在讲传承,讲寻根,让自己家乡的方言,一直活跃在我们的口中,岂不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儿。想着,啥时再来和孩子们说说楚门方言吧!

亲们,"柴"的味道,还记得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