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4个月涨了80%,现在还能上车吗?
当下的A股,不再沉迷“喝酒吃药”,而是爱上了飙车。
新能源车从暴跌中快速修复,此后一骑绝尘,今年来累计涨幅高达52%。
新能源车正处于爆发期,整个产业的利润正在急速释放,5/10倍大牛股批量出现,翻倍的股票不计其数。
更为重要的是赛道的坡很长,雪很厚,天花板还高的看不见。
作为最耀眼的那颗星,宁德时代已成为A股第四大企业,仅次于贵州茅台、工行、建行。
宁德时代的市值不断拔高,不仅为整个产业注入向上的动力,也带动创业板大涨至6年以来的高点。
新能源车为何如此疯狂?现在还能上车吗?产业的空间还有多大?
01
基本面因素--景气度爆表
新能源车的走势虽然狂飙猛进,但有着较为坚实的基本面支撑,那就是新能源车销量持续高增,使其渗透率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
这无疑加速了燃油车替代的进程,整个产业的市场空间被迅速打开,美妙的前景戳动着市场兴奋的神经。
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份新能源车零售销量22.3万台,同比增长169.9%,渗透率14.6%;
同时1-6月累计零售销量100.1万台,同比大幅增长218.9%,渗透率10.3%。
数据很清晰,新能源车的零售销量持续高增长,渗透率也正在快速提升,这说明新能源车转向个人消费,已经得到了市场检验并持续走强。
也正如此,市场一再提高今年的销量预期,从最开始的200万辆,到5月份的240万辆,以至于6月份销量数据出来之后,市场一致认为全年大概率会超过这个预期。
具体到整车厂商,特斯拉、比亚迪,以及几家造车新势力,均取得了翻倍以上的增长。
不仅国内销量火爆,国外主要市场同样如此。
受益于“禁燃”和高额补贴,欧洲七国6月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9.1万辆,环比上升34.8%;1-6月,新能源累计销售82.4万辆,欧洲整体销量预计将达到101万。
渗透率方面,挪威和瑞典超过50%,德国超过20%,英法即将突破20%,显示出新能源车强劲的发展势头。
美国同样在大力扶持新能源车,数据显示,今年1-5月,美国电动汽车销量22.4万辆,同比增长107%,渗透率达到3.6%,虽然和中欧相比较低,但仍然是历史新高。
02
供需失衡--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供应商业绩高增
电动车基于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这在构造上和燃油车有本质的区别,这也意味着相对其他造车零部件,三电是纯粹的增量赛道。
一、动力电池
三电系统中,电池是最高的成本项,占比40%以上,市场规模最大,最具想象空间。
新能源车点燃的汽车革命,对上游锂电产业的拉动堪称摧古拉朽,导致全产业高景气,业绩迎来爆炸式增长。
据世纪证券预计,到2025年锂电池市场规模将超60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20%。
主流供应商中,宁德时代几乎覆盖了全球主流的整机厂,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宁德时代出货量暴增272%,全球市占率31.2%,国内份额超过50%,均稳居第一。
在新能源车爆发的阶段,因为技术先进、产能扩张迅猛、下游客户覆盖全面,宁德时代抢到了最有利的竞争地位。
也正是如此,市场给予了高度肯定,其股价3年涨幅20倍,迅速成长为万亿体量的企业。
国内其他主流供应商,如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大众入股)等,也都受益于新能源车浪潮,股价迭创新高,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明星股。
二、动力电池材料
动力电池的需求急剧增加,供应商大幅扩张产能,直接导致上游材料供不应求。
构成动力电池的四大材料有: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
价格的本质由供需决定,当产品的供应一直无法满足需求时,价格必然进入上涨通道。
从去年以来,正负极和电解液的价格一直处于快速上涨之中。
以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主要成分)为例,到今年7月还份,还没有停止上涨的脚步,其报价已高达40万元/吨,相比去年疫情低点时的5万元/吨,暴涨8倍以上。
价格的狂飙突进,让上游材料供应商赚的盆满钵满。
根据Q1财报数据,容百科技(正极材料)净利润增长374%,璞泰来(负极材料)净利润增长达260%;
主营隔膜的恩捷股份增长212%、星源材质同比高速增长288%;
电解液供应商天赐材料暴增591%,电解液溶剂生产商石大胜华暴增14倍,主营六氟磷酸锂的多氟多净利润更是暴增74倍。
此外上游金属资源(锂、钴、镍)同样是抢手货,价格上涨让相关公司业绩明显改善,华友钴业净利润增长256%,赣锋锂业暴增60倍。
以上只是各细分赛道的一小部分公司,但超高的业绩增长,表明动力电池整个产业进入到高景气高增长阶段,大家都有钱赚。
因而此轮新能源车大涨,不全是炒预期拔估值,更多的是高景气高增长的业绩兑现。
03
市场因素--赚钱效应炸裂
我们都知道,股价的短期涨跌本质上是资金行为。
资金持续流入,买大于卖,自然会推动价格上涨,反之就会下跌。
一个持续上涨的板块或股票,必然会吸引无数的眼光,很多人赚了钱,很多人拿钱冲进去,还有很多人拿着钱跃跃欲试,还有更多的人会被吸引。
在这个时段内,根本不愁没有充足的资金。
比如雪球某著名私募(200亿规模),近期向市场认错,并开始逐步配置新能源股票。
如果在短期内,价格持续拉涨,这意味着买入就能快速赚钱,必然会形成疯狂的赚钱效应。
“买入--上涨--赚钱--买入”这样的正循环,就是索罗斯说的反身性。
当前市场中,曾经和新能源并驾齐驱的白酒、医药有些落寞,仿佛成了昨日黄花,只有新能源如日整天。
毫无疑问,新能源车便是现阶段的“人气王”,赚钱效应爆棚,只要赚钱效应还在,就不言顶。
04
现在还能上车吗
首先我们来看下新能源车的位置。
今年来新能源车已经大涨52%,近4个月飙涨81%,当前处于历史最高,以及不断创新高的状态。
再来看看估值水位。
当前PE为74倍,百分位93.17%,只比过去不到7%的时间便宜;
PB为5.76倍,百分位96.5%,只比过去不到3.5%的时间便宜;
另外从PE走势可以看出,由于近期大涨,PE来到了春节前的水位。
如果只看当下的PE,不算便宜,甚至是高估的。
但高估值往往包含了对未来高成长的预期,因为成长性足够好,估值是可以被消化掉的。
从新能源车销量走势来看,今年上半年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10.3%,大幅超过市场预期,取代燃油车庞大的市场空间,不再是想象之中的事情。
正是肉眼可见的高增长,让投资者愿意给整个产业超高的估值。
那么,我们来看看在当前的估值水平(74倍)下,产业的利润增速是什么水平,能够实现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这样就能对我们的收益预期做一个大致预估。
当前的市场前瞻预测大多会做到3年后,假设这些预期可以全部实现,我们来看下3年后,即2023年对应的估值表现。
下图的数据只覆盖新能源车指数主要成分股,截止于7.13,来源于乌龟量化。
从上可知,2023年前瞻PE为57.26倍。
这意味着保持当前总市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市场预期全部兑现,PE会从从当前的74.13倍,下降至57.26倍。
也就是说,经过3年的消化,估值仅下降了22.7%。
当然如果考虑到后续年限的增长,估值会变得更低,但3年后的市场状况已经很难预测,如果看到2025年,这种不确定性将变的更大。
毕竟以国内大快干上的尿性,参考光伏产业,各种产能会飞速上马,竞争会迅速趋于激烈,全行业很难维持5年以上的高增长,导致景气度提前下降,从而业绩的兑现将变成空中楼阁。
这也是投资的难点所在,新能源当前的景气度很高,但估值上又下不去手,就算是消化个两三年之后,也还是不便宜。
当然,如果在这两年期间,业绩可以超预期增长,估值将变得有吸引力。
这也是我们经常会面临的情况,成长性好的顶级资产很难有机会买到,估值通常会被打的很高。
对于当前的新能源,在短期涨幅已经巨大的情况下,重仓杀入,或者抱有很高的收益预期,都是不太合适的。
一个可行的策略是,少买一点仓位,然后持续观察行业的动态,如果能超预期增长,可以果断加大仓位,享受可观的收益;如果面临短期回撤,还有子弹可以加仓,这样做可能会更辛苦,但面对各种未知的风险和不确定,也会更从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