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一起看灯去
正月十五看花灯,是很早就有的习俗。
关于元宵节的传说很多,大多也是停留在一些文献资料里,真正让人心里高兴的,似乎应该是春节以来的第一个月圆夜。年的味道还未散去,一轮明月当空,自是增添许多的祥和之意。
时令已是春天,清冷的风里已然有了几许暖意,特别是前些天连续几日的高温,近水的迎春已经绽开了,那抹鲜艳的黄,在经过了一个寒冬的人心里,多出了许多的喜悦。
一过了年,微信群里、朋友圈里就不断有人转发一些大型灯会的消息,而且,只要连续转发三天,还可以免费领取入场券。
想想每年看灯的热闹,就和家人一起转了。
从去年开始的疫情,让年的味道淡了很多。每天趴在窗口,看着冷冷清清的街道,心里有许多的失落。今年还好,没有像去年那样封闭在家里,能够出去看看花灯,总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也可以再来追寻一番年的味道。看看宣传材料里那些精美的图片,红红火火的,很是喜庆,让人心向往之。
看过许多地方的花灯,传统的工艺,加上一些先进的科技手段,渲染得节日的气氛浓浓的。但是每次看完,热闹散去,心里还是有一些意犹未尽的感觉,还是觉得少了一些什么,总是会跟以前的日子作一些对比。
以前的节日,似乎更有节日的样子。
十五之前,就已经有人家开始在自家的门前挂起了各种各样的灯笼。到了正月十四,开始达到了高潮,而且,这样的热闹要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和花灯一起出场的还有一些演出,大多是一些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的节目,都是临近村里自己编排的。
城里宽阔的街道边,是一些单位和附近的村庄扎制的花灯,有的是民间故事里的人物,有的是单位的造型,还有一些动物或是农产品的形状,动的,不动的,五花八门,各有情状,让人眼花潦乱。临街的一些店铺,也在门前挂起了各种各样的灯,虽是小了一些,但是样子更加的独特,花鸟虫鱼,神态各异。还有一些人家,在灯笼上挂着各种各样的花笺,上面是丰富多彩的谜语,更添了许多的雅意。街道两边,各色的小吃,也是五光十色,大家一边赏灯,一边吃着小吃,好不惬意。
在我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打着灯笼满街跑的情景。
那时候,进了正月,跟着大人走完了亲戚,然后就是盼着元宵节快快到来。
家里的灯笼,挂在过道里的墙上,平时也没有人用,上面早就蒙了一层厚厚的尘土,原来蒙上的纸,也早就破了。现在拿下来,正好可以擦擦,再重新糊好。灯笼的罩是用细细的铁丝编成的,圆圆的,胖胖的,上面有菱形的花,外面糊上一层薄薄的白纸,有些手巧的人家,还会在纸罩上画上一些山水或是人物,也有人省事,就拿过年剩下的福字贴上,一样的喜庆。灯笼的底座是木头的,中间有一根铁钉,可以插上蜡烛,顶上有一根细细长长的木把,可以拿在手里,挑着。
天还没有黑,孩子们就会急着点上灯笼往外跑。蜡烛在灯罩里,发出淡黄的光,那些上面的小人啊,小狗啊,也像是活了似的,一会儿跑到东,一会儿跑到西。街上,墙角,草垛边,一下子就鲜活了起来。有人在一边噼哩叭啦地放起了鞭炮,闪闪的火光和灯光映在一起,又融在孩子们的欢笑声里。有时候,一不小心,蜡烛歪了,灯笼的纸罩呼地一下就着了,在大家一片惊叫中,孩子有些扫兴地跑回了家。过了一会儿,又会高高兴兴地挑着重新糊好的灯笼来了。
有时候想,为什么现在日子好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多了,而且科技的含量也高了,可我们却总是觉得年的味道淡了呢,是不是我们在不自觉间只是做了一个“看客”,而少了直接的参与。那时候的灯虽然简陋,却是家里人自己动手做的,虽然没有现在的那些高大,却是可以拿在手里。不管做什么,总是要自己做了,才会真正懂得其中的情味。
太阳慢慢地落了下去,西边的天由红而淡,渐渐地黑了,正是月上柳梢时。一碗元宵,莹白如玉。
远远的有些零碎的鞭炮声传来,空气里开始有了一些淡淡的火药香,外面人家的灯也该点亮了吧。
走,趁着这样好的夜色,一起看灯去。
如果,我也能有自己的一盏灯笼拿在手里,岂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