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辨证歌诀和主方】
杏林明医
传播中医,弘扬经方,守护健康!
9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1. 经证—分伤寒和中风.
2. 腑证—分为气分和血分.
3. 太阳犯胸—分虚烦和结胸.
4. 结胸类证—此不是结胸证, 分脏结, 热入血室, 太阳少阳合证.
5. 心下痞证—用五泻心汤治.
6. 太阳温病—含温病, 温病为重证.
7. 太阳合病—太阳少阴, 太阳阳明, 太阳少阳.
8. 变证—观脉随证治疗.
经方医学频道
基层一线中医学习、交流的家园。
6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1. 腑证为主—胃家实.
2. 经证—自利, 面赤额痛.
3. 三阳合病—太阳阳明, 正阳阳明, 少阳阳明.
4. 湿热黄疸证—是阳明热与太阴湿相结合, 影响胆汁排泄, 分三种情况: 之一,湿热在表, 脉浮, 头痛, 发冷发烧,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 之二, 湿热在里, 小便不利, 身黄如橘色, 腹微满, 热大于湿, 渴欲饮, 茵陈蒿汤治. 之三, 湿热在非表非里, 这是一般的黄疸证, 五心烦热, 下焦有热,苔黄, 胃口不好, 栀子柏皮汤治.
5. 热证—热证用清法, 热在上用栀子豉汤, 热在中用白虎汤, 热在下用猪苓汤.
1. 经证—脉浮, 四肢烦痛, 治用桂枝汤.
2. 脏证—脾阳虚, 腹胀痛, 自利不渴,治用四逆辈, 理中汤.
3. 非寒非热证—阴阳不和, 腹满时痛, 治用桂枝加芍药汤.
4. 外迫阳明—腹痛胀满较重, 大实, 大满, 大痛, 不大便, 治用桂枝加芍药汤, 或加大黄汤.
5. 湿热证—阴经作解有下利, 有腐秽之物排出, 病转愈的征兆.
1. 寒化证, 热化证--寒化证为阳虚, 多用四逆辈, 热化证为阴虚有热, 代表方为黄连阿胶汤治疗阴虚有火, 猪苓汤治疗阴虚有水.
2. 咽痛—为少阴经证, 有五个方子.
3. 三个急下证—皆用大承气汤.
经方学苑
手写中药名字,这就是中国书法的魅力#中医中药#健康中国@经方学苑
视频号
杏林明医
传播中医,弘扬经方,守护健康!
9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1. 寒热错杂.
2. 寒, 厥和热之对比, 孰多孰少.
3. 厥阴病讲究厥, 其中包括寒,热, 虚, 实, 三个厥: (1) 寒厥—四逆辈为主, 还有血虚寒厥, 用当归四逆汤. (2)热厥—白虎汤证, 脉滑, 如有湿热证侯出现则不能用白虎汤, 而要泻下. 即清法, 下法. (3). 寒热错杂之厥—乌梅丸证, 麻黄升麻证.
4. 下利, 分寒热, 阴阳, 虚实, 寒性下利用四逆辈, 热性下利用白头翁汤, 实利用小承气汤, 寒热错杂下利用麻黄升麻和乌梅丸.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