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市东安村:白云深处有人家

在丰城,爬过罗山的人很多,因为罗山是谌母殿和罗山书院的所在地,是丰城的圣山;知道殿上村的人也多,因为殿上就在罗山的半山腰上,是去登罗山的必经之地,殿上橙黄色的外墙建筑独具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知道东安村的并不多,也许并没有几个。

从洛市镇出发,沿农罗路经过原罗山乡政府所在地,经737乡道盘旋进山,在通往小溪村的703乡道岔路口直走,约行四五公里,便可到达东安村。且不说一路风光旖旎这边独好,去东安村的乡道也相对平坦,丝毫没有去殿上村那么险峻。一路幽径,半山流泉,十里修竹,千回百转,不知不觉便到了东安村。从东安村下车眺望,一个橙黄色的村寨恍若半山浮玉,跃然眼前。这个情形令许多人产生错觉:难不成来到了殿上村脚下?带着疑问,继续趋车蜿蜒而上,不一刻功夫,来到半山浮玉的橙黄色村庄,却不是错觉中的殿上村,而是殿上村的孪生兄弟:门楼岗村。

门楼岗村原来叫幸福村,与殿上村同在罗山的半山腰上。门楼岗在殿上村东直线距离约三华里。别看只有三华里的路程,想要攀爬过去,也非易事。所谓“望山跑死马”,就是这个理儿。不过,对于门楼岗的村民来说,却是轻车熟路,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经常要进山讨活计,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一天几个来回,不在话下。除了当地山民,这样的山路对于山地穿越者而言,也不在话下。从门楼岗通往罗山主峰,也只有四五里地,其实也是探险穿越的一条曲径。

门楼岗与殿上村的来历大体类似,都是三四百年前,为避兵乱,从外地迁来。由于两村地理相近,环境相同,生活习俗、生活方式乃至建筑风格也大体相同。很多人在殿上村看到的土坯瓦房,门楼岗也尽相同。不同的是,现在殿上村很多人移到了下面稍微平整一点的地方,开店设馆,为往来游客提供食宿便利,老屋里很少有人居住。而门楼岗新旧房杂建,居民大多仍住在老屋,为这些古旧的泥坯瓦房延续着香火,传承着悠远的故事。

冬尽春来,雨霁日出,罗山山脉云山雾罩,远远望去,罗山主峰便被团团白云裹住,如刚出浴的婷婷少女,亦如东瀛蓬莱,亦仙亦幻,美不胜收。而笼罩在白云深处的门楼岗,家家绕白云,人人披薄纱,恰如孙大圣大闹天宫,不知哪里是天庭,哪里是人间。这便令人想起唐朝杜牧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寒山即是罗山,石径依旧石径,白云深处的门楼岗,便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神仙府。

门楼岗村的土坯瓦房依山势而建,有时后面的人家一出门,稍不留神,便要踏上前面人家的屋脊。村中石阶曲折,沟巷纵横,若不是土生土长的门楼岗人,晚上出门是千万要当心的,否则一不留神,便不知要掉到哪家的沟里,哪一级的石隙里去。

更奇妙的是,村中山泉汩汩,溪流潺潺,行走在村中,或者静坐在庭前,四处是哗哗哗的流水声。即便是雨少天旱季节,流水依旧。皓月当空之夜,独自倚窗望月,耳畔响彻着经年不歇的涓涓细流,似在低吟浅唱。这个时候,幽思之情顿起,便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之慨叹。若是背井离乡的游子,夜深人静之夜,偶尔听到细细流水声,定会勾起思乡之情,想念起远在他乡的父母亲人。

门楼岗村中仍然保留着许多古旧的物什。去门楼岗时,东安村支书老范向村民征集农耕时代的物件,轻易就收集到了十数件。其中一件叫做“油篓”的物件,还是头一回见识。这种油篓由篾片编成,有盖,内壁不知用什么做成涂层,居然是盛装食油的器皿而不会渗漏。据村民介绍,这只油篓乃是清代物品,至今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而其他物件,诸如斗笠、蓑衣、纺车等等,比比皆是,俨然置身于农耕时代的博物馆。当然,这些都是在未曾拆建的老屋里才有,老屋改建时,许多村民觉得老物件用不上,又碍事,很轻易就遗弃甚至烧毁了。

门楼岗人世代依山而居,所谓靠山吃山,村民除了极少量的田地用以种植水稻、生姜及蔬菜外,多以售卖及加工竹木制品,以及采茶、采药、打猎为生。大约与外界接触不多,门楼岗村民依旧保留着纯厚质朴的古风,与寻常所见市侩跋扈风气截然不同。去访该村时,村民十分热情,有的还拿出准备过节的粽子,硬塞给我们,这让我们心头掠过一丝清凉山风,拂去了仲夏的燥热,留下了满心的舒畅。

有机会时,一定要再去东安,去门楼岗村看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