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寒 || 石滩蛟塘东岗湾:莱芜遗风传忠孝

夏至已过,进入溽暑,来到石滩蛟塘村东岗湾,但见阡陌交通,绿野明净。人家屋旁晒着几坛艾草,阳光下艾香隐隐飘散。
村子曾姓,有六百多年历史,迁居祖为曾涓,是丰城始祖曾忄奭 的十一世孙,从张巷邹坊迁来。曾忄奭 (1105-?)本为南丰曾肇之孙,曾肇乃“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弟弟,为政清明,经英宗到徽宗四朝,历任四部侍郎和中书舍人,谥号文昭,世称文昭公。曾忄奭 出身名门世家,授迪公郎,迁荆州湖北复州司户参军,告老归家,途经丰城故县桥边上塔时,因病而故。其时金兵侵犯京师,各路兵马奉召援京,难以回归,于是就地安葬在上塔。次子曾守辙筑室守墓侧,与其余四兄弟居住下来。后来逐渐分枝,像上塔、雁塘、东冈等处相距大约十里左右,曾氏环绕聚族于此。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曾守辙性爱山水,闲时耽于田园之美,向东约十六里处发现石麓清溪,泉水甘冽,民风美淳,于是独自携家迁居,隐身在此,不复有归南丰念。孙子曾光,别号淡庵,举明经,丁丑登王十朋榜进士,授朝奉郎,知饶州乐平县,善于治政,在百姓中很有威望,最后迁京西路房州太守,利州路提点刑狱。因为御寇有功,累获奖赠银两赐紫金鱼袋,封豫章开国男。后在石坑建符第,培塘上建望乡亭、下马碑,最终息身谢家巷,花园建在陆家坑,后葬同造,可算丰城曾氏杰出人物。
东岗湾村子依然看出原来院墙护卫格局,西边一座古色牌楼,中书“密国遗芳”,上额枋荣归图,下额枋双凤朝阳图,乃是康亁时代石雕作品。穿身进小巷,一晚清民居外墙依势退让转折,匾书“莱芜遗风”,岁月尘埃掩不住其风釆。此民居系曾晋三(1897-1973)所承传,晋三总角就学,异于他人,弱冠时诗书贯通,德行兼备。时逢清朝未年社会动荡,于是跟着堂叔学中医,堂叔医尽其传,晋三学成于世,医术精湛。一时门庭若市,若有行动不便者上门诊治,家境窘迫者义诊免费,悬壶济世名重地方。稍作移步,但见巷中一古井,当中麻石一架,成“日”字形,侧壁刻字朴拙,妙哉妙哉。
一路逡巡,老屋门额阙漏惨淡,见一匾刻“养志家风”。“莱芜”出处来自曾点,“养志”则源于曾参,父子俱是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学生,非常孝敬父母,成为后世效仿典范。东岗湾代代诗书传礼、不忘前贤遗风,清朝进入鼎盛时期。村人多外出湘楚尤其是贵州铜仁一带,为人谋事尽职尽忠,成为美谈。
有曾圣竹(1835-1905),号凤轩,少年时家中仅只温饱水平。父亲曾勋在铜仁做生意,他与弟妹属于留守儿童。太平天国动乱时,家中房子被烧得一干二净,只好寄居在亲戚家。正好有去铜仁的,便扶老携幼投奔到那学经商,深得父兄喜爱,乱平后才随父归家。
曾圣竹至情至性,孝友敬兄,慷慨好义。遇上修桥建庙一应慈善事体出手大方,对亲友贫病,孤寡门户难立者更是解囊周济。不过他廉谨不苟言笑,一向正直自持。三十岁时张家聘请他为镇江、汉口、湖南庄事及总号经理,几十年不遗余力打理,为张家父子信任倚重,事无巨细,都言听计从。张氏拥有百万资产,皆缘于曾圣竹经营筹谋,湘楚称其为“商界圣手”,人们都想以一睹风采为快事。但曾圣竹深居简出,崇尚素朴,为人低调,偶尔应酬还是寻常布衣装束,所以很多人只闻其名未见其容。六十岁时因病请归,张家父子再三挽留不住。曾圣竹在老家享受天伦之乐,含怡弄孙娱桑榆,更重要的是教化儿孙。年纪大点的,便跟随在他身边耳提面命,习句读明大义。所以曾家子弟出入乡间,皆文质彬彬,少年老成,得益于他亲力践行的家教。
曾圣竹一生娶了三位夫人,最有贤德名的是第三位黄氏。宣统年间,石滩乡决堤水患,田园荒芜,谷价奇昂,为富不仁者都藏头不露。一时间哀鸿遍野,老弱填沟壑,壮者散奔四方。黄夫人满怀悲悯,尽出家中粮食一百多石,分给乡亲们度过难关。后来又为长久之计,捐出巨款于族中,成立积谷会,为凶年未雨绸缪,年年春放秋收以纾贫困,令人称羡。
曾圣竹次子曾君寿(1872-1903)少有异志,天赋聪敏,过目成诵,学而不厌,垫师称奇。曾圣竹从镇江归来想带他出去就商,塾师苦苦阻拦无果。曾君寿到镇江不到三年,商业精通。正好张氏从镇到湖北,便聘他理武汉庄事,同样少年老成,忠职贤劳。儿子曾文蔚心远中学毕业后,就读江西私立豫章法政专门学校,最后从国立北京内务部高等警官学校毕业,正当大有可为之时,却和父亲曾君寿一样英年早逝。曾君寿妻子涂氏含辛茹苦带幼子侍翁姑,不到三十鬓发苍苍容颜憔悴。人们都去安慰劝勉她,叹其作富家女无骄容,为贫家妇无怨尤,堪称女中君子。
国有国魂,家有家风,曾氏一门无不彰显莱芜遗风。曾圣竹排行老四,其弟曾圣梅(1836-1892),同样喜读训世应世书,闲谈不论人是非,静坐辄思己之过。初时随父客寓于楚黔间,自律性很强,淡泊自如,勤恳有节。后来亦应聘张家铜仁庄号,号人见他如见官,肃然不敢轻言,妥妥的又一笃实君子。铜市庄号货物物价,常常由武汉这边先定,有人以为奇货可居,利用地区差异谋利,曾圣梅却严循行规。当时市面流行花票抵钱,本钱越大花票越盛行,花票一多又容易导致破产。曾圣梅深入了解,绝不趁人之危,很多无法周转的则陈情禀请张总,诚信厚道深得当地人敬重。
张家为大户,每日施舍乞丐一钱,于是乞丐相携而来,门人不堪其扰,曾圣梅则一一布施,毫不愠怒作色,只说为东家做善事怎能惧烦?秋夏之交送救时症丸,常叮嘱门人要送到位,不可私吞。后来张家儿子考中进士,宴请宾客,曾圣梅却忙着修城东北码头。门县卖洋灯,有故意找岔的上门滋事,他笑着一一弥补好,态度至诚,令来人抱惭而去。士为知己者死,忠人一事忠人一世,曾圣梅在张家八年不归,等到病故时,众人收捡,只有一件半新旧茧袍,其余都是粗衣,见者无不动容。
行走村庄,由西向东顺势而上,从青石巷到新居矗然。远望平畴沃野,极目景象养眼怡心。面前便是丰抚公路,后与赤湖、杨公嘴村相邻,出行交通便利。门前池塘气象开阔,谷场老人恬然自适,日子如水一样,平静中蕴含无穷生机。

参考资料《曾氏重修族谱》

感谢曾新成老师提供帮助

(0)

相关推荐

  • 遗风

    古朴的灯笼 让传统在奔涌 横穿的飘逸里 古风连在一起 信仰连在一起 传说连在一起 满足连在一起 青砖的城墙 青石的小路 寒光当空舞 却是哲学的路数 看风云变幻 静静地读着竹简 紫色的长衫 掠过了朱门酒 ...

  • 丰城炉传斗首本

    丰城炉传斗首本

  • 晓风寒 || 石滩港塘朱家:名理统宗延后绪

    白露已过,天高地迥.从石滩镇金廓罗家牌楼向东沿着清丰河顺流而下三四里,河景敞开,碧水倒映青天,间或长桥卧波,鸥鹭翩然,沙洲起起落落,黄牛悠然摆尾,偶尔渔人出没.河堤线外绿野已渐渐染黄着金,秋风拂过,稻 ...

  • 晓风寒 || 石滩大塘毛家:宪台风烈毛青天

    国庆小长假出南门,沿丰抚路经过石滩镇,约摸二十来分钟路程,到凉山坝一带右拐进大塘毛家.叫人惊异的是不过几百米之遥,喧嚣与宁静就奇妙间隔,古意与现代昂然相对.村前菜地上兀然一座高架桥铺起昌宁高速路,无数 ...

  • 晓风寒 || 石滩南湖村:此君一出天下暖

    从宝溪裴家出来,回到昔日丰乐线上,道路东边便是南湖村了.但见平野之上新居拔地而起,村路纵深处,旧居夹杂,一步一步青石巷.进进出出老院落,时光渐渐慢下来.门扉轻掩,不知尘封多少岁月沧桑,檐下老水车,壁屋 ...

  • 晓风寒 || 石滩社里史家:名宦乡贤世家

    与其他村落相比,社里史家只是赣抚平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江南小村,但是石滩乡间有句俗话:"大塘毛家毛青天,社里史家死要钱",很是令人寻味."毛青天"是指石滩大塘毛家 ...

  • 晓风寒 || 石滩礼堂村:崇教尚贤礼乐村

    一自休官下禁台,儿孙笑迓白头回. 老从林下惟安分,懒向林前叹可哀. 得一日闲闲一日,遇三杯饮饮三杯. 几番漫把酒怀遣,独立梅边待月来. 诸君读罢这首<偶咏>归园田居诗,作者是熊念菴,南宋时 ...

  • 晓风寒 || 同田钞塘万家:俊杰辈出虎啸堂

    钞塘万家古属新建县管辖,位于药湖东岸,同田集镇西约四公里.除了袁姓,其余周.廖.汤等与万姓在一起,300多户1600多人,算是大村落,其中万姓人口占绝大多数.走到村委会中心,一池碧水倒映古庙古祠,前后 ...

  • 晓风寒 || 秀市杨家村:靖节养志传逸风

    穿行在三月春风里,老墟空旷,远远看见老桥卧在秀水河上.隔着岁月堤岸,河畔建筑鳞次栉比,秀水蜿蜒曲折,绵远悠长,山镇因此钟灵毓秀,秀埠(后演化成秀才埠)之名由此而来. 踏过新桥向右,山岗烟火人家,参差密 ...

  • 晓风寒 || 荣塘社岗村:理学名家后裔传

    阳春三月春风十里,油菜花黄,时光流淌在古老的剑邑平原大地,流成乡间烂漫多彩的画卷.来到荣塘社岗村,最引人注目的是村中老井,实在是少见的阔大,井圈方形,两平米多,井壁蕨莲摇曳,深约八米,井底有十平米左右 ...

  • 晓风寒 || 河洲乌溪湾:风荷曾经十里香

    提起乌溪湾,每个知情人心头都会忆起清水出芙蓉的芬芳,都会漾起明眸顾盼的生动,仿佛月光在心田流动.2016与2017年的仲夏,这座庞大的城市因为乌溪湾有了一曲清凉旋律,有了温润去处.人们在夏日喧嚣与躁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