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闹笑话的繁体字,赶紧收藏,免得尴尬

1

常 错 繁 体 字

板: 老(闆),木(板)

表:手(錶),外(表)
干:(干)涉,(乾)燥,(幹)部
后:(後)面,皇(后)系: 唔(系),關(係),聯(繫)

历: (歷)史,日(曆)钟: 時(鐘),(鍾)意丑: (醜)怪,子(丑)寅卯范: 模(範),(范)仲淹[注:姓氏]丰: (豐)富,(丰)采

刮: (颳)風,搜(刮)
胡: (鬍)須,(胡)闹,(胡)亂
回: (迴)旋,(回)頭,(回)報,(回)族
伙: (夥)計,團(夥),(伙)食,(伙)房
姜: 生(薑),(姜)子牙[注:姓氏]

借:(藉)口,(藉)題發挥,(借)錢:攻(剋),(剋)期,(克)勤(克)儉,千(克)困:(睏)倦,(睏)覺,(困)苦,圍(困)漓: (灕)江,淋(漓)
里: 表(裏)不一,這(裏),(里)程,鄰(里)關係

帘: 窗(簾),垂(簾)聽政,酒(帘)[注:旗子狀嘅標誌]
面: (麵)粉,(麵)條,當(面),表(面),反(面)
蔑: 污(衊),(蔑)視
千: 鞦(韆)[注:簡體:秋千],一(千),(千)秋基业
秋: (鞦)韆,(秋)季

松: (鬆)散,(松)樹
咸: (鹹)菜,老少(咸)宜
向: (嚮)前走,方(向)

余:業(餘)愛好,(余)[注:第一人稱代詞,我]
郁: (鬱)(鬱),濃(郁)

御:抵(禦),(御)驾親征
愿: (願)望,(願)意,許(願)
云: (雲)彩,(雲)南省,子曰詩云
芸: (蕓)薹,(芸)香
沄: (澐)[注:大波浪],大江(沄)(沄)

致:細(緻),(致)敬,(致)力
制: 節(制),(制)度,(製)造
朱: (硃)[注:名詞:朱砂],(朱)紅色
筑: 建(築),(筑)[注:古代樂器]
准: (準)則,瞄(準),(准)許

辟:复(辟),開(闢),精(闢)

别: 告(別),(別)人,差(別),(彆)扭
卜: 占(卜),前程未(卜), 蘿(蔔)
种: (种)[注:姓],物(種)起源,(種)田
虫:昆(蟲),毛(蟲),長(虫)[注:“虺”的本字,毒蛇]

党: (党)項[注:姓氏],(黨)員
: 車載(斗)量,煙(斗),北(斗)星,(鬥)牛士,(鬥)智(鬥)勇
谷: 五 (穀)雜糧,稻(穀),山(谷),進退維(谷)
划: (划)船,(划)得来,刻(劃)
几:茶(几),(幾)乎,(幾)個

家: (傢)具,(傢)什,(家)庭,(家)乡,科学(家)
据: 占(據),(據)點,凭(據),拮(据)
卷: 風(捲)殘雲,讀書破萬(卷),試(卷)
蜡: (蠟)燭,(蜡)[注:古代嘅一種年終祭祀]
了: (了)卻,受不(了),(瞭)解、一目(瞭)然、不甚(瞭)(瞭)

累: (纍)贅,罪行(纍)(纍),(纍)计,連(累);勞(累)

朴: (朴)刀,(樸)素
仆: 前(仆)后繼,(僕)人,公(僕)
曲: 彎(曲),戲(曲),(麯)酒
舍: (捨)棄,施(捨),宿(舍)

胜: (勝)利,名(勝),(胜)任
: 技(術),苍(术)[注:中草藥],白(术)[注:中草藥]
: 1.天(台)[注:山名又地名],兄(台)[注:稱呼] 2.亭(臺)樓閣,舞(臺)
 3.寫字(檯)
 4.(颱)風体: 身(體),(体)夫[注:抬靈柩嘅人)
涂: 1.(涂)[注:水名;姓],(涂)月[注:農曆十二月],(涂)吾[注:水名(見《山海經北山經》)]
2. 生靈(塗)炭,(塗)改

吁: 長(吁)短歎,呼(籲)
佣: 雇(傭),(傭)人,(佣)金
折: 奏(摺) ,(摺)叠,曲(摺),(折)本,(折)斷
: 遠(征),(徵)召,象(徵)
症: (症)候,(癥)[注:腹中結塊之病]結

厂: (厂)[注:多用于人名],工(廠)
广: (广)[注:多用于人名],(廣)阔、(廣)東省
发: (發)達,頭(髮)
复: 重(複),繁(複),(複)雜,(復)查,(復)習
汇: (匯)合,(匯)款,(彙)聚,詞(彙)

获: 捕(獲),(獲)得,收(穫)
尽: (儘)管,(盡)力,前功(盡)弃
苏: 紫(蘇),江(蘇),(蘇)维埃,(甦)醒
坛: 天(壇),花(壇),設(壇),論(壇),體(壇),(罎)(罎)罐罐,(罎)子
团: (團)结,(團)體,師(團),(團)員, 湯(糰),飯(糰)

须: 必(須),(須)知,胡(鬚)
脏: 肮(髒),內(臟),五(臟)六腑
只: (隻)言片語,一(隻),(衹)不過,(衹)有

温 馨 提 示

如果你喜欢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北京书画经典】公众号。点击公众号里的“回顾”可浏览过去的全部精典内容。

友情链接

【太极草书性论】 

《草书的探索与实践》摘录

谭  斌

事物由于个性而相异,由于相异而矛盾,由于矛盾而共存。因此个性成为事物存在的基础元素,任何失去个性的事物必然融入其它事物之中,而没有独立存在的资格。同时,个性又总是与共性密切相连,个性包含着共性,相异伴随着相似,世界上没有脱离个性单独存在的共性,也没有纯粹不表达共性的个性。个性和共性,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艺术家如果在创作实践中打破了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势必会孕育出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艺术怪胎。犹如人的面孔一样,眼睛、鼻子、口、耳、眉五官的个性只有大同小异罢了,这叫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一个人的鼻子不长在五官中间,甚至于长在额头上,这个面貌的确与众不同,个性强烈,但那是畸形、是变态、是丑陋。

书法的共性表现在汉字的组织构成和语言的寄托上。不管是篆书、隶书、真书、行书还是草书都离不开汉字的结构,离开了汉字的结构就失去书法的意义,就不叫书法,要么叫图画、要么叫涂鸦。书法的个性在于不同书体的不同表现特征。在前面总论中提到,草书美之共性:“美在险、奇但不怪,美在自然。”太极草书个性在于具备草书共性之外,更要具备以柔克刚、以太极为形的鲜明特色。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即是说最坚硬的东西也可以被最柔弱东西攻克,例如水滴石穿是也,例如坚硬的石头投入柔弱的水中,虽然可以击起一些波浪、荡出层层涟漪,但瞬间被水所吞没而风平浪静,海上航空母舰坚不可摧,成百上千万吨的庞然大物,可以被柔弱的海水轻而易举地托起。不可小看柔的存在,不可小看柔的能量。

“柔”是太极文化的根本,太极拳的以柔克刚从理论上是以柔性之力化解坚硬之力,以柔韧之力缓冲坚韧之力,以柔软之力来分散坚挺之力,辟开其锋芒,从侧面、弱面入手,借对方之力还击对方,从而达到至胜的目的。“柔”更是太极草书的根本。真书、隶书以方正为形,以平直为神,所表现的是刚的本质。太极草书“柔”的显著特征是连绵,造成草书连绵的手段是使转。“使”是纵横牵掣,“转”是勾环盘纡。使转即是萦绕、勾连、环转、回缠、盘旋等名称的概称。孙过庭《书谱》云:“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形质,是指构成文字的形体,情性,是指所显现出来的精神气韵。草书是通过使转来构成形体,这是一条草书的法度。因此我们不但要懂得使转的规矩,而且还必须严格遵守草书的法度。倘若我们违背了这些规矩和法度就必然会铸成“草书乖使转,神仙认不得”处境。既要恪守法度,又要快速流走这是很难以克服的一对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没有绝境可走,只有像怀素一样蕉叶代纸、弃笔成冢、刻苦训练,百折不回地磨砺自己,才会修成正果。太极草书的法度更是以太极图阴阳互补为原则,就是说使转的圆线、曲线、弧线在缠绕时必须以太极图作对照。

太极图看似神圣,其实画法简单。以同一直径上的两个半径的中心为圆心,以四分之一直径为半径画圆,组成一个大圆内两个一样的小圆,而且三圆相切的图案,然后擦掉两个小圆的两条对应的半圆线,最后用两个小圆的圆心放大作为鱼的眼睛(如图7),两条鱼形就画成了,把一条鱼涂上实的颜料,另一条鱼用空白存在,太极图即成矣。

太极图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前面所讲的“柔”,另一个则是“极”。太极图看似是静止的,如果长时间地看,你会感觉到它变成了动态的,这是因为太极图是由阴极和阳极两极组合而成,而且两极方向相反,形成一种不平衡的假象,每当您的目光投向它时就会有一种自动修整平衡的思维逻辑存在,产生相互追逐的效果,其实众所周知太极图是由两个绝对相同、相等的图案所构成,这即是太极图的奥秘所在。太极草书以太极图为形,即是要借用太极图的奥秘运用到草书之中,让草书充满着活力和动感,让草书的意境远远超出汉字的笔画曲线本身。正像张怀瓘在《书议》所述:“然草与真有异,真则字终意亦终,草则笔尽势未尽。”即是说真书和草书不同,真书字写完,书写的意义也就随之完了,草书则不一样,字虽然写完,但书写的意境还在发展、延伸、联想。前面讲到太极图由于虚实的原因产生不平衡。只要观者目光投向它,就会感到一种自动修复平衡的动感,一个死的图案就会换发出生机,而且是时间看的越久,转动的越快。同样的道理当草书产生不平衡的状态,不管是真像还是假象,当观者的目光投射到它时,也会激发出一种自动修复平衡的能量,简单的笔墨线条赋予了生命的正能量,能量孕育着生命,视觉孕育着触觉,你会深感它的活力无限,深感太极哲理的博大精深

总论中提到,“太极草书意境追求险、奇但不怪”第一个字就是“险”,险是什么,险即是不平衡。太极图的险不但表现在不平衡,而且表现在既对立又统一、既阴阳又合一、既矛盾又和谐之上。太极图虽然感觉不平衡,但它的整体感是无可置疑的。不对立不会产生能量,不统一达不到平衡;对立的目的是为了统一,不平衡的目的是为了平衡。草书的不平衡是为了让观赏者的目光来修复平衡,在修复的过程中来感受太极草书的动感,领悟太极草书由视觉向触觉转化的奥妙。

1.太极草书的不平衡在于笔画的阴阳相克,粗细对立、笔画的正斜对立,制造一种和太极图一样不平衡的假象,看似惊心动魄,挂起来瞧却是平安无事。草书蕴藏着能量和力量,虽然是以视觉方式与观众交流,但草书的动能冲击着你触觉神经。胜过触动你的肌肤。让你心潮澎湃,浮想联翩,不得不为草书的生命活力所折服,如图8中的“惊涛”两字,繁体“驚”字的左上方的一粗笔往外倾斜,形成了势不可挡的危险局面!但在右面的反文加马字曲折动能的挽救之下,将危局得到平衡,这即是太极草书的不平衡实例,它利用粗与细、静与动、正与斜的对比,诠释了阴阳生克、对立统一的太极哲理。

2.太极草书的不平衡在于重心稍偏离,制造一种似倒非倒的恐怖场景。看似危如累卵,挂起来瞧,却化险为夷。“重心稍偏”重点突出“稍”字,即是只能稍偏一点,偏多了就会倒,要出问题的,那会真的倒;偏少了又产生不了“险”迹,达不到太极草书所希望的艺术指标;具体偏离多少是以观赏者的眼睛能否把偏的险象修正过来为尺度。例如人:有些人他们一辈子能够顺风顺水,不仅在于他们的聪明、勤奋、也在于他对人性的洞察,他们懂得什么叫过犹而不及,什么叫恰如其分,什么叫中和之美,什么叫不偏不倚,什么叫见好就收,总之一句话,就是能够把握分寸,把握这个“度”。故此太极草书在重心上应处于一种将跌未跌、结构上处于一种将倒未倒的危险状态。可谓“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椐槁之形”,给人以触目惊心的审美愉悦,这尺度的拿捏要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掌握。具体字例具体对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图8中的“涛”字,它的整个重力压在最后一撇的终点上,看似危如累卵、惊心动魄,好像就会倾倒,但久久地看却化险为夷,这即是眼睛的修正作用的完美体现,也是“重心稍偏”的真实把握。

3.太极草书的不平衡在于重心的补救。看似左边要倒但通过右边的补救达到平衡,看似上边要歪出来,但通过下边的补救得到整体平衡,就像双人滑冰一样,相互借力、相互支撑、险而不倒、险象环生,给人以浪漫、刺激的精神振奋,给人以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的动感激情享受。如图9中的“奋进”两字,一笔而下,看似左边要倒,右边补救,看似右边要倒,左边又及时补救,最后走之一笔圆弧逆势而上,它承载着整个笔势,借风向前滑行,给“奋进”无穷的动能,让欣赏者激情澎湃。

重心的补救还得从大局出发,前面的字不平衡通过后面的字的补救得到平衡,单行的字不平衡通过下一行或整幅的补救达到整体平衡的目标,让观者为草书的平衡所折服,而且是眼服、心服、口服。

“以柔克刚”是太极文化的个性与内涵,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哲学遗产,更是中国人的处事之道。“以柔克刚”在太极拳中也运用得水到渠成、恰到好处。例如敌方以猛击一拳过来,我们应首先来个即时闪身,让过敌方拳头,避开其锋芒,将敌人拳头引向空旷之处,让敌方失去拳击的对象,其力既放难收,即为太极拳的“引进落空”,随即我们将力量顺势作用于敌方后面,加大敌方失控的力度,令敌方处于无根无基无控状态,这叫做借力打力、避实击虚,这叫以四两之力去拨对方千钧之力,以柔克刚是也。

以柔克刚在太极草书中也应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然而什么是太极草书的刚,什么是太极草书的柔?什么是太极草书的以柔克刚?例如阳、粗、重、肥、浓等笔画为刚;与此相对应的阴、细、轻、瘦、淡等笔画为柔;太极草书是以柔的笔画为主,刚的笔画则为辅,刚的笔画一般在一个字中只能出现一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刚的这一笔应该被柔的笔画所围绕,以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然则设计哪一笔为刚,刚的笔画应该摆在什么位置合理,那要看是什么字,这个字与谁为伍,前面的字和后面的字的配合,是竖排、还是横排、还是单个字等具体问题具体把握。如图10中的“腾飞”两字,“腾”字以左边月字偏旁的一竖画为刚,刚画短而粗,和右边的细而柔的笔画,形成鲜明的粗细对比。“飞”字以中间的一竖为刚,刚在柔的包围之中,刚在柔的培衬之中,一笔独醒,画龙点睛;柔在刚的对比之下,以柔克刚是也。

通过对历代草书作品的分析,上等的草书作品大都具备险和奇的特点。只不过前人描写的很是玄妙。例如:“云鹤游天,群鸿戏海,龙跃天门,虎卧凤阙”都是“险”和“奇”的见证。但是谁也未从见过,只不过是抽象的情趣之美,在读者心灵上引起共鸣和震撼。太极图是一个圆形的图案,它的站立点在圆周的最下面一点上。故,太极图就具备了车轮的效应,有着向前向后旋转的活力感受,这种活力感势不可挡,有人说你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太极图不但有着形质美的哲理,而且有着气势美的趣味。形质和气势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姐妹,相映争辉的兄弟,齐心协力地把太极图的不平衡推向高潮、推向极致。故,太极草书所追求的不平衡与字的形质和气势有着很大关系,笔者总结太极草书的形质基本可归纳为五式,即金鸡独立式,一指禅立式,陀螺锥立式,武士格斗式,单足滑冰式。

草书的书写过程其实是文字的再创作过程。虽然说草书都是统一的符号,统一的规矩和规范,但由于每个人的个性、手法,以及审美取向各异,其作品特点也就各有千秋。我们应该塑造自我,追求无我。前面所题的五式,即是在草书的共性之中,太极草书个性的塑造。下面就太极草书个性的五大形式进行探索:

1.金鸡独立式:

“金鸡独立”是一个武术词汇,形容用一只脚独自站立而稳如泰山的武术站桩姿式。借用武术的词汇为草书服务,在草书汉字中有很多字是由一竖支撑起来的字,它们的形态酷似金鸡独立,头大脚小一笔而下矗立纸上,两袖清风潇洒多姿地展现草书魅力。如图11中的“城中”两字的重心都压在中字的一竖之上,从“城”字的右上的一点来看,似乎有向右边倒的险境,但通过“城”字向“中”字过渡的一撇,重心又挽回归正了,这就是书者唐·怀素对草书平衡能力的驾驭,制造不平衡的同时又挽救了不平衡,制造矛盾的同时又解决了矛盾,草书就是从这种过程中展现她的动感和活力。

2.一指禅立式:

“一指禅”也是一个武学名词,即是人在倒立时用一个手指头支撑起整个身体重量的功夫。因为武术和书法本相通,笔者想借用“一指禅”一词来形象比喻太极草书从不平衡到平衡的特质。在楷书、隶书等基本上是以方块为形,有一个面或几个点着地,那是稳如泰山的形态,绝对平衡。总结历代草书,好的草书作品,好的草书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活,活的主要因素就是接触地的面积越小,就越能形成不平衡,以一点立于地,那是一种惊心动魄的危态,所产生出来的能量和活力是空前的。如图12中的A圈内的“事”字,承接“而”字,一折一圈顺势而下,以一指禅之式而立。这一指承载着“而事”两字的所有重力,压得一指一圈就像弹簧一样左右上下摇摆,将倒而未倒,草书的活力和动感尽在其中,草圣唐·怀素的威名可不是吹出来的。

3.陀螺锥立式:“陀螺”是以圆锥体的顶点为立点,通过旋转达到平衡的一种圆锥体玩具。现在很多科技企业,利用陀螺的原理制造出大量的黑科技产品,让人大开眼界。笔者是想借助于陀螺的理念,为太极草书不平衡寻找寄托。“金鸡独立式、一指禅立式”都是以一点触地,“陀螺锥立式”虽然也是以一点接触地,但它是以一个角或一个圆弧的形质出现,大大增强了太极草书不平衡的乐趣。如图12中的B圈的“家”字和D圈的“笔”字,都是以陀螺的形式触地,当毛笔触地反弹旋转之后就好像加速了陀螺的转速,由于旋转的错觉使看似不平衡的草书字而达到平衡,这就是前面所讲的,当欣赏者的目光投向作品时,草书字会自动修复平衡,修复的同时而产生具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使作品赖看,越看越有一股力量感的存在,这就是好的草书作品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4.武士格斗式:

大部分草书字可以是陀螺锥立式,或一指禅立式,或金鸡独立式作为笔画设计,这三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一点接触于地,即独立式,在太极草书中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一些草书汉字的结构只能是分立式,要使分立式创造出不平衡,只能在草书的动态方面下功夫,故,笔者推出“武士格斗式”。是以另一种形式表达太极草书的不平衡,以增强笔画的动能和活力,达到一种失衡的草书意境。如图12中C圈中的“好”字就是以“武士格斗式”的形式呈现,“女”字和“子”就像两个武士正在格斗,摆开架式头手拥抱在一起难解难分,动态感十足,一点也不逊色于一点着地锥立式,这就是草书动能视觉的魅力。

5.单足滑冰式:

“单足滑冰式”是借助于滑冰运动之险来解释草书之险。众所周知滑冰是一种最容易失衡的运动,虽然是冰刀的弧面接触冰面,但它不见得比一点触地更平衡,有很多草书汉字符号就像冰刀一样,例如带走之的字,图13中黄色圈内的“鄙远”的“远”字的走之,它承载着“鄙远”两字的全部份量,似倒非倒,危如累卵。这即是草书技法中的闪光点,它点亮了草书作品的曙光,让欣赏者在草书作品面前留连忘返,失态尖叫,感叹草书能量的神奇。

上面太极草书的五式充分描述了草书的险象。那么太极草书的奇就体现在下面五势。即顺势、腾势、拥势、绝势、借势。

1.顺势:即顺水推舟,笔画笔笔衔接,顺势而下,一气呵成,就像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势。如图14中的“野草花”“飞入寻常”一笔顺势而下,笔笔相连自然天成。

2.腾势:即笔画振作,结构飞扬,给人一种向上的精神享受,就像天马行空,昂首向阳,迎风展翅,腾空万里之势。如图14中的“桥”字,“野”字,“斜”字,就像张开了翅膀,欲飞而未飞,有着腾空驾云之势,把草书作品的精神状态得到振奋和抖擞。

3.拥势:一个字有中心笔画,一行之中有中心之字,群字都拥向中心,调和了全局,就像微风涟漪,芙蓉出水之境。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和谐格局。如图14中的“家”字,中间一笔粗而肥,周围的笔画围绕着拥向中心笔画,府首称臣,拥抱中央。如图中“斜”字,它既是中间这一行字的中心,也是整幅字的中心和亮点,它就像园林中宝塔,大小景观都拥抱于它。主题突出,和谐共存,才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4.绝势:人们常说“笔断意未断,笔断意还连”之“断”,就是我们这里说的“绝”,绝势又是依靠势在意态上把它串联起来的。有时候一行之间几个字为一段,段段绝,又段段连,就像陆游的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样,又像“悬崖百丈正惊心,忽见奇峰又突起”。如图14中的“夕阳”就是夹在“桥”字和“飞”中间形成这一行字的低潮,“斜”字的一跃而起,绝地重生,柳暗花明。

5.借势:有偏旁之间的互借,有上下字之间的互借,有左右行之间的互借,有斜借正,有正借斜,有左借右,有右借左,有俯仰互借等。总之,太极草书之气势是力量的象征,是格调的展现,是以千变万化的气势去搏击观赏者的视觉神经。形质可以激发气势的表现,气势又带动形质的发展,形质和气势是一对立统一的矛盾,相生相克,相互促进。如图14中的“雀”字就是借“朱”字的斜势,“朱”字右斜,“雀”字左斜,左右对应,阴阳互生。如“斜”字的大借“边”字的小,没有“边”字的小,“斜”字就大不了,所以写“边”的时候就要为“斜”字作好准备,这即是左借右、大借小的实例。再如“王谢”借“旧时”,这即是上下相借,“时”字右让借位于“王”字,上下衔接自然和谐。

草书理论专著

《草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谭斌

北京三鼎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行

CIP书号2018268975

150p,157克铜版纸全彩色印刷

定价:68元

全国各大新华书店有售,

太极草书网的特约经销画廊有售,

北京中国书店有售,

京东网有售,

淘宝网有售,

当当网等有售。

目录

探索

一.太极草书探索起源

二.太极草书总论

三.太极草书美论

四.太极草书理论

五.太极草书性论

六.太极草书法论

七.太极草书意论

八.太极草书力论

九.太极草书律论

十.太极草书情论

十一.太极草书韵论

十二.太极草书景论

实践

太极草书书写形式

太极草书书写姿势

太极草书用笔

太极草书用纸

太极草书用墨

太极草书用印

太极草书与健身

太极草书的前景

作品解读

内容提要

纵观中国草书历史,是以唐朝怀素为顶峰,这么多朝代没人能超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是为什么呢?谭斌老师认为是草书理论没有跟上去,虽然草书理论琳琅满目,但大都是一些神乎其神的比喻,不达到相当的境界是很难理解,是学习草书的最大瓶颈,大多数学草书者都望而止步。例如“草不兼真,真不通草。”是什么意思,不到一定境界是很难理会的,在这本书里就通俗易懂地解释了:就是说草书和真书、隶书的审美是绝对相反的,隶书、真书讲的是橫平竖直的人工美,你看好的草书会是橫不平行、竖不平列、斜不同向,环不同心、交不相垂等的自然美。谭老师用数学的语言来解释,所以通俗好懂,古代没有数学,只能用“草不兼真,真不通草”来论述。

在这本书中讲解了怎样将太极的阴阳互补,对立统一,刚柔相济的美学思想运用在草书的审美之中。

2015年谭斌老师无意中发现了视觉蕴藏着能量,因此草书上了一个台阶,才算真正完善了他的太极草书理论体系。在这书里也重点介绍了这方面的内容。

太极草书作品欣赏:

释文: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敬录卜算子咏梅,太极草书谭。

释文:无我,太极草书谭。

释文:奋斗。太极草书谭。

太极草书课堂

第十三讲

《  讲阴阳互补 》

谭  斌

第十四讲

《对立统一》

第十五讲

《道法自然》

温馨提示

更 多太极草书作品、视频课堂、文章请在360、百度等搜索【太极草书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