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名家文学】隆重推荐 马文田 先生《时代佳作 专辑》2021022205

【中国当代杰出诗词名家百强榜】至尊荣誉 【比投网】和【神州文学《比投微榜》大赛组织委员会】联合推出

会长:王世春   总编:卢春志

 联合推送

文学说“梦 ”

作者黑龙江  马文田

梦是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梦与人的关系密切,人人都做梦,人人都希望好梦成真,梦境也因人而异。这正如英国作家劳伦斯的诗句所说的:“人皆有梦,唯梦境不一。夜间朦胧入梦者,内心奥秘尽呈,日间醒来,只觉虚妄荒诞。光天化日做梦者,危害甚大,此辈受梦境支配,睁大双眼,只求化虚为实。”梦与文学有不解之缘,由梦组成的词、成语,如梦幻、梦想、梦寐以求、黄粱美梦等等就有许多。以梦字命名的作品,如《黄粱梦》、《钱塘异梦》、《红楼梦》、《廊桥遗梦》、《美国梦寻》等等中外名著不胜枚举。历代文人以凤学伟才,以奇思妙想来书写梦的佳境,感叹梦之悲怀,恣情秉笔,情真意切,其诗、其文令人拍案称绝!

我国最早写梦的小说,是《庄子 ` 齐物论》记述的庄周梦蝶:庄周在梦中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忘记了自己。醒来,还是庄周。不知庄周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庄周梦蝶是梦幻小说的起源。南朝刘义庆著的《幽明录》里有篇小说叫《焦湖庙祝》,写主人公汤林到焦湖庙,庙祝给了他一个枕头,他枕着就顺枕缝钻了进去。住进豪华的府地,被太尉招为佳婿,娶妻生子,荣华富贵,醒后却是一场空。唐代小说家沈既济依此写了小说《枕中记》,明确了主题,丰富了故事情节。《搜神记》中的《审雨堂》,写了人梦入蚁穴,它是写梦最短的小说,只有二十六个字:“夏阳卢汾,字士济。梦入蚁穴,见堂宇三间,势甚危豁,题堂曰‘审雨堂’。”唐代小说家李公佐依此写成小说《南柯太守传》,主题具有人生哲理,并具有讽世的意义,结构复杂,故事完整,艺术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

“情”是“戏”的源泉,“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创造性地继承了唐人小说和元人杂剧的优良传统,依《南柯太首传》写出了传奇《南柯记》。《南柯记》和《紫钗记》、《邯郸记》、《牡丹亭》合称《临川四梦》。《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描写南安太首的女儿杜丽娘,不满于封建理教,游园后在梦中与理想的情人柳梦梅相会,因情思成疾而死,后托梦于柳梦梅,并经柳梦梅调护,以情之所至,杜丽娘死而复生,终于喜结秦晋之好。作者通过“梦而死”“死而生”充满浪漫主义的幻想情节歌颂了杜丽娘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爱情的反封建精神。《牡丹亭》不但具有时代意义,而且是写梦最成功的作品,被历代传诵。写梦的优秀作品,唐代有《秦梦记》、《樱桃青衣》,宋代有《钱唐异梦》、《夷坚志》,明代有《令狐生冥梦录》〈渭唐奇遇记〉,清初〈聊斋志异〉中的〈续黄梁〉,晚清的〈希夷梦〉等。写梦的最短的〈审雨堂〉二十六字,最长的〈希夷梦〉共四十四回,约三十余万字,真可谓是卷帙浩大,洋洋大观了。

在古代文学中 ,梦不仅被写成了小说戏剧,梦也是诗词曲赋中较好的素材。翻开古代诗词选,我们眼前展开的是一个情诗的世界,一个梦幻的世界,一个爱与恨、恨与悲合力创造的世界。在这里梦有长梦、短梦、残梦之别,有春梦、秋梦、幽梦之叹,更有好梦、归梦、惊梦的绝妙描写。例如关于惊梦的吟唱,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里,惊梦是“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在宋代晏殊〈采桑子〉词里,惊梦是“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而在元代张可久〈闺思〉曲里,惊梦则是“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文人移步生莲,举重若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同是怀念远人,同是好梦惊回,在诗则含情脉脉,留有余地;在词则低回婉转,情余言外;在曲则穷形尽相,刻露无余。”不仅说明梦在诗词中被大量运用,而且道出了表达方法的不同。

俗话说春困秋乏,春天的气息使人倍感舒服,因而容易使人困乏。因春天困乏,故春梦频多,因此诗人笔下也就多有春梦的描写。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范成大《秦楼月》化用岑参诗句:“灯花节,片时春梦江南阔。”吴文英[莺啼序]“春宽梦窄”,是说春色无边而欢事无多。《三美媚》:“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江南,梦缘能短!”按自然规律来说,再幸福的爱情都有终止的一天,作者抒发了缘份短暂的感慨。白居易《花非花》:“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以春梦作比,歌咏迷离飘忽的爱情生活。

梦,在爱国诗人陆游的笔下,有壮志难酬的慨叹,“关河梦断何处,尘埃旧貂裘。”有梦思幻想的爱国热忱,“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有愿望落空的无奈,“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有羁旅他乡的情思,“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还有对旧情人的惋惜和思念,“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梦,在爱国诗人辛弃疾的笔下,“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抒写倦于宦游的慨叹;“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发出壮志凌云的悲鸣;“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阐发了因春归而思家的哀怨。梦,在苏轼的笔下,也别有一番意蕴。他悼念亡妻之作《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壮。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断肠的思念,读来令人潸然泪下。《念奴娇》“人生如梦”的慨叹,也反应了作者仕途不畅的抑郁心情。梦,在李白的笔下,有“梦游天姆”的奇思妙想。在白居易的笔下,有“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的浪漫主义描写。以上诸类,真可谓情节奇特,手法绝妙。

梦,对女人舒发情感也是一种极好的表现手法。宋代词人朱淑真是位才貌出众,善绘画、通音律、工诗词的佳人,但是婚姻不美满。她通过梦,写出了自己失去爱情幸福的切身体会。[减字木兰花]《春怨》“独行独坐,独侣独愁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天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梦不成”写出了一个孤凄愁病的闺中人面对寒夜孤灯的凄凉情境。同样的“梦不成”在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崔莺莺也有“灯儿又不明,梦儿又不成”的哀怨之感。通过梦,也有写名妓的别愁离恨。宋代的聂胜琼是京师名妓,她的一首[鹧鸪天]〈寄李之问〉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因此传为佳话。内容是:“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帘儿滴到明。”词抒写了她和李之问别后思念的情意,孤独愁痛的情境感人。李之问的妻子读到这首词,“喜其语句清健”,被作者的才华和真情所感动,“出妆奁资夫取归。”让聂胜琼终遂所原。娶妾虽是当时的风俗,但李妻如此举动,可窥此词的艺术魅力。

梦,不仅在诗词曲中,在赋中也是极好的表现手法。例如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收的宋玉写的〈高唐〉、〈神女〉二赋,写梦充满神话色彩。〈高唐赋 ` 序〉载楚怀王游高唐,“怠而昼梦,梦见一妇人:‘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神女赋 ` 序》有记怀王之子襄王游云梦之浦,使宋玉赋高唐神女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此二赋以其华美的篇章,幽艳的神话色彩,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唐李商隐《有感》写道:“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使读者陶醉在人神恋爱的谲幻温馨的故事情节之中。毛主席也曾依此生发出“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佳句。

由梦来抒写离愁,纵观唐诗宋词,除晚唐一些诗词之外,唐诗的哀怨不如宋词的凄切。总括来说,古代远离他乡的游子,屡试不第的文人,戍守边疆的壮士,忧思成疾的淑女``````他们通过梦写出了多少欢聚重逢的爱情故事,写出了多少痴男怨女凄楚孤独的悲惨命运。他们用梦抒写了人间的薄幸,抒写了情侣的生离死别。他们以切身的感受,以如椽之笔为后人留下了优美的篇章。

有人曾说过文学一半是留给爱做梦的人的,做文学的人在精神上似乎有无限的天地,“凡你所喜爱,你都可以去爱。”[海涅诗]梦,在现代、当代文人的笔下更是五彩缤纷。现代作家徐志摩《再别康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其中有一段“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柔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真是绝妙的比喻,在此我们随作者的描写置身于静静清潭之畔,宁静地体验到那份人生的诗意。徐志摩在《曼殊斐儿》抒情散文中的一首诗写道:“哀曼殊斐儿,我昨夜梦入幽谷,听了子规在百合丛中泣血,我昨夜梦登高山,见一颗光明泪自天坠落。”作者通过梦境来哀悼一位美丽的艺术家、文学家的早逝,泣血、泪坠,抒写了对友人的真情怀念。姜丰《情人的假日旅店》写道:“在外滩的十里洋场,在摩天大楼,在春天的芳草地,散落一地无法拾起的碎梦的回忆。”这“碎梦”的比喻更是别有风致。作家王英琦《关山何处》有一段美妙的描写,“好象做一场美妙的故乡梦。我的故乡——那该是炊烟袅袅,鸡鸣狗叫的山乡村野;那该是纤雨如丝,多花多树的烟雨江南;那该是牧歌不断,驮铃不绝,牛们羊们哞哞尽情撒欢的塞北草原``````”作家笔下的故乡梦多么美,他以优美流畅的笔法抒发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眷恋之情。梦在当今的青年中,更有美妙的描写。读过曾宏燕的《爱,你准备好了吗》的青年说:“我喜欢给心中的爱情披上一件诗的外衣,让纯美、神圣的爱情因诗而增添一份神秘的朦胧美,让象征爱情的红玫瑰绽放在轻盈的梦中。”这轻盈的梦多么绚烂,多么富有诗意,又多么美丽而健康啊!

作者简介: 

作者:马文田   黑龙江省绥棱县教育局退休督学。哈师大中文系毕业。绥化市作协会员,中国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创作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邀研究员。有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学术论文在《教育探索》、《现代中小学教育》、《深圳罗湖文艺》、《黑龙江公安》《绥化法制报》、《五色石》、《诺米河文艺》等刊物发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