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九十三天:人生下半场

阅读

知识工作者的身体条件上可以一直工作到很大的年龄,远远超过传统的退休年龄。但是他们面临着一个新的风险:他们在思维上可能跟不上了,就是通常所说的“油枯灯灭”。这是一种进入40多岁后的知识工作者经常碰到的苦恼。但它很少是由于压力导致的,它最常见的原因是对现在的工作产生了厌倦。因此,自我管理需要你为人生下半场做好准备。

(彼得.德鲁克与约瑟夫.马恰列洛,《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2006年,第4章))

心得

有一部电影叫《合伙人》,描述的是08年金融海啸时美国某造船公司被裁失业的高管们的生活变化。人人名车,家家豪宅,但既然是委身于公司,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部电影就说得就是这催悲的人生下半场的残酷。

韩寒曾做过一个比喻,正在KTV准备唱歌,结果被人把歌切了。所谓催悲的人生下半场,差不多也就是这种感受。不过更惨的是,不但歌被切了,还直接被人从KTV里赶了出来。

三个主人公中最年轻的本.阿弗莱克还在一边玩着高尔夫一边信心百倍得等待升职,两位老高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或在酒店里偷情,或在活动中露脸,不但展现了成功人士的得意和满足,也尽显主流社会旺盛的勃勃生机。

但失业后,下半场的催悲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两位老高管的出路,一个是自杀,一个是自己筹资设法让停工的厂子恢复起来并安排被厂方辞退的旧部上班。

如果说这两个人比较极端,本.阿弗莱克演的这个第一主人公反映了多数人的情况——还不起房贷,付不起孩子参加活动的费用,卖掉车子......最大的无奈来自被人拒绝。一个37岁男人卖身无门,这种挫折感、无力感,足以吞噬掉一切。最终,只好寄人篱下在自己看不起的木匠大舅哥那里干体力活维持生计,渡过难关。

个人的寿命超过组织的寿命,这是人类历史的第一次,却转眼就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而此时,一个全新的挑战即迎面而来:在下半生,我们做什么?

对于工作了40年的体力劳动者来说,在到达迟暮之年之前,他们早就已经身心俱疲,身上所有的能量几乎已经耗尽了,可以说,他们的一生已经结束了,这时候,能做的就是慢慢的享受天伦之乐,平静的等待着上帝的召唤。

可是,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却不是这样,他们的一生也远远没有结束,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生产资料-知识,没有因为年华的老去而失去,相反,在岁月的积淀中他们反而越来越丰富,他们完全有能力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30年前让他们感到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此时,平静的像一潭死水,而此时,他们完全可以再工作15-20年。

人生就像是一场比赛,上半场我们在拼命与对手搏斗,在不断积累经验,在不断挑战一项又一项的记录,我们有激情,有体力,不怕失败,不断争取胜利,可是,到了上半场结束的时候,我们会问:“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吗?下半场也是这样的吗?”

思考

知识工作者的人生下半场与体力工作者有什么不同?这个不同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如果要让下半场与上半场可以不同,什么是我现在可以选择去做的事情?去学的知识?

如果可以选择,不考虑任何要素,什么样的人生是我真正想拥有的?

彭信之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DA)资深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创新研究院特聘专家、德鲁克创新工坊联合创始人、国内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特约撰稿人。
十五年企业管理及创业经历,长期从事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与教学。师从国学导师傅佩荣先生,对儒学经典亦有深入研究。培训真诚感人,语言幽默风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