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独角兽两个月斩获50亿融资,“医 药 险”模式熟了?

2020年12月下旬、2021年2月上旬,因为在特药险、惠民保领域频频与保险公司密切合作而闻名于业界的思派健康、圆心科技先后斩获数十亿元E轮融资,虽然未披露详细估值,但二者的“独角兽“身份早已经坐稳。

两家公司虽然各有侧重,但整体都在着力构建“医+药+险”服务闭环,疫情阴影下,这俨然已经成为最受资本追捧的细分赛道之一。

新重疾定义时代,价格战逐渐走向终结,服务的重要性空前突出,面对受资本热捧的“医+药+险”模式,险企跟不跟?

思派、圆心先后斩获高额融资

2020年12月21日,思派健康宣布完成20亿人民币E1轮融资,投资方为腾讯投资(领投)、Jeneration Capital时代资本(领投)、五源资本-晨兴资本、光远资本、双湖资本、泰合资本(财务顾问)。

紧随其后,2021年2月9日,圆心科技官宣完成30亿元E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腾讯联合领投,中信证券、中金资本、OrbiMed、启明创投、鲲翎资本、歌斐资产、易方达基金等跟投,指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思派健康、圆心科技先后官宣新一轮融资,且融资额度均在20亿元以上,虽然二者并没有透露最新的估值信息,但在业界人士看来,二者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独角兽”(所谓“独角兽”公司一般指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并且创办时间相对较短,还未上市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二者在此前的融资记录中已经表现不俗。公开数据显示,思派健康自2014年成立至今,已经先后获得6轮融资,上一次融资是在2019年11月20日,彼时融资金额已经高达约10亿元。

而圆心科技自2014年成立以来,也先后斩获6轮融资,上一轮融资距离此次融资不过半年时间。

这样的融资表现即便放在所有赛道中,都是值得称道的。IT 桔子数据显示,2020 年国内共计有 3313 家公司获得投资,而单笔交易金额超过 10 亿人民币的投资事件仅出现 130 起,涉及 123 家公司。

另据《2020全球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整个2020年,全球新晋独角兽也不过107家。

为什么是思派、圆心?从不同点切入,但目标都是构建“医+药+险”服务闭环

在资本的寒冬中,为什么是思派健康、圆心科技脱颖而出,受到资本的热切追捧?

很显然,二者良好的融资表现,与其所在的医疗健康板块整体走强密切相关。有统计显示,2020年资本关注的行业与2019年基本一致,企业服务、医疗健康、新工业、智能硬件依然是获融资最多的四个行业。

其中,最受资本青睐的行业是医疗健康,在大额融资事件中,这一赛道占比达到了22%,超过了2019年的融资大热门企业服务行业。很显然,这与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有着密切关联。

两家公司不俗的营收表现也是打动投资人的因素之一。有熟悉两家公司的人士表示,这两家公司2020年的营收基本都已经达到了30-40亿元之间。而据此前媒体的公开报道,2017年思派健康营业收入不过1亿多元,2018年也不过数亿元。短短数年,营业收入数十倍增长,显示了良好的成长性。

但最吸引投资人的,显然还是二者的业务模式:

思派健康

思派健康更注重数据,尤其是肿瘤数据,其一开始对标的正是美国的肿瘤大数据公司 Flatiron Health——这家公司在2018年以 19 亿美金被制药巨头罗氏收购。基于此,思派健康最常见的一个定位是“肿瘤领域数据服务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思派目前已经形成SMO(临床试验现场管理)、RWE(真实世界研究)与患者管理、DTP(肿瘤和特殊疾病专业药房)、PPO(肿瘤优选专家网络)四个业务板块,建立了临床肿瘤数据和临床肿瘤医学业务(SMO+RWE)、医疗业务(DTP+PPO)之间的闭环,基于“医、药、数据”三层网络搭建成临床肿瘤和重疾领域的医疗综合服务平台。

“医”方面,思派健康已先后搭建全国性涵盖各瘤种,由3000位专家组成的临床肿瘤医疗网络、覆盖全国649个县级(含)以上区域的特药服务网络和专业临床医学和医疗网络。

“药”方面,针对临床试验业务,思派集团已搭建了临床试验事业群,服务各大跨国药厂、本土大型药厂、新兴生物科技企业。

针对特药销售业务,组建新特药服务事业群,在全国自营自建近80家专业特药药房(思派大药房),覆盖29省56城市,服务数十万名患者。

“险”方面,思派健康收购了远通保险经纪,近年来在特药险、惠民保的发展方面表现活跃,与国内很多保险公司都开展过深度合作。

圆心科技

圆心科技也是在“医+药+险“方面进行布局,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其2016年布局院外处方,2017年开始运营妙手互联网医院,2018年进入医疗科技,到2019年进入健康保险领域,定位是“就医、用药、支付综合性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其在“医+药+险“的主要布局如下:

“医”方面,主攻线上诊疗,旗下妙手医生、妙手医库拥有超过130万注册医生,圆心医疗科技完成200多家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建设及运营。

“药”方面,也自建大量实体药房(圆心大药房),目前在全国80多个城市、370家三甲医院进行了战略覆盖。

“险”方面,与商业保险的连结主要通过子公司“圆心惠保”来实现,目前拥有一张保险经纪牌照(鲲鹏保险经纪)以及一张保险公估牌照,在特药险、惠民保的发展中,表现也非常积极。

比较思派健康与圆心科技,会发现二者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是在着力构建“医+药+险”的医疗服务闭环,且二者不仅布局线上,在线下也进行了积极的拓展,最显著的,二者都拥有数量客观的专业特药药房,本质形成了供应链、支付、处方外流的新生态闭环模式。

与二者形成对照的是镁信健康,另外一家因为在特药险、惠民保领域表现活跃而为保险业界人士所熟知的第三方公司,其2017年成立,是三家公司中最年轻的一家,没有自建的线下实体药房,更侧重支付端的创新,其结果就是,在融资进展上,与上述两家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

镁信健康最新一次融资为战略性融资,2020年3月,中再寿险通过战略投资的方式,成为其股东。此外,没有其他公开融资信息。

构建医疗服务闭环,这也是保险行业的星辰大海

医疗改革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其之所以复杂艰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产业链条过长,且每个环节之间是相互割裂的。例如,诊疗、药品销售、支付属于服务业,而药品生产则属于制造业,每个环节也都面临着各自领域的严格的监管。

也正是由于对医疗、医保、医药等相关领域之间的割裂与关联具有深刻而准确的认知和把握,早在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之初,就提出了“三医联动”的改革方略,并一直沿用至今,且在实际的医疗改革中,随着药品集采等策略的实施,“三医联动”正得以越来越彻底的落实。

“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体现到商业领域,即“医+药+险”服务闭环的构建,二者本质上,都是要通过改革就医、用药、支付三大领域,从更高层面实现对于复杂的医疗产业链的整合,形成闭环,从根本上推动医疗效率的提升。

可以看到,构建医疗服务闭环,提升服务效率,不仅是思派健康、圆心科技等第三方机构所正在做的事情,也是近年来,保险公司着力构建医疗健康服务闭环的根本动力所在。

尤其是在新重疾定义时代,单纯的价格竞争已经难以为继,对于大多数保险公司而言,为了保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思考如何在不降价的情况下,更多的吸引到客户,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医疗服务因此正变得愈发重要。

而思派健康、圆心科技的高额融资则说明,这一赛道在逐渐走向成熟的同时,也正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这不仅是第三方公司的星辰大海,也是保险行业的星辰大海。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