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王会芳:【社火之重走高跷】(散文)

不忘初心、梦在三秦,2021我们再出发。

【三秦文学第三届“年味”】全国征文大赛启事

本期编辑:裴雄文

执行主编:鱼儿姐姐

社火之重走高跷

文/王会芳

时间如白驹过隙,过的真快。不知不觉春节已过完,紧跟着就是十五元宵节。想起过去的农村,过了初七八,就着手准备“耍热闹, ”村上大多会组织人员先排练,到十五六进行社火表演,社火里自然少不了走高跷。
社火中的走高跷,关中一带称为“柳木腿”。至于为什么取名柳木腿,而不叫椿木腿,亦或其它,我曾误以为:柳木质地柔软,韧性强,重量轻,用来做高跷,图脚下省力。直到走了回高跷,感觉之前的理解有失偏颇。
那年腊月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地里活计开不了,村上就组织年富力强的年轻人,练习走高跷,为来年春节后的社火表演作准备。村部大喇叭里,播放秦腔名家李爱琴老师《生死牌》的唱段,就好似集结令,喇叭声响,人都前往村部院落汇聚。
我们那年的社火,可以说是我们村社火历史的传承和延续,而高跷则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早年,我们村由五个自然村合成,是个大村,称为五雒大队。方圆几十里,提起其中任何一个村,都会无人不知。那时候,队大村多,有什么活动几个自然村一起参与承办,互助合作,更显得团结紧密,步调一致。
记得最清的就是小时候村上合演的社火。浩浩荡荡的队伍前边,牛车上架了面大鼓,鼓手抡圆鼓锤,手舞足蹈猛捶。车后跟着一众手执铜锣,铜钹,铜镲的表演者,使出浑身解数,翻着花儿敲打,那场面,锣鼓喧天,群情激昂。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簇拥着朝前挤,非常热闹。
虽没有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车故事和背箍式芯子,但有赶旱船,走高跷和搞笑耍丑的。有敞胸露怀,腆着大肚皮,身穿黑色大褂,棕色宽腿裤子的猪八戒。
在一次演出结束,我们几个跟着,溜进了卸妆的地方,眼见着演猪八戒的堂伯,从同事宽大的衬衫下,拽出扣在肚皮上的笸篮,感到特别好笑。扮演小丑的则是南村一位叔辈,男扮女妆,一方对角折起的大红包巾,从头顶经面部绾结在颌下。在队伍里蹦跳着朝东向西,走来窜去,扭拧身子故作姿态,当走到我们身边,猛然转身凑近,面对面瞅着看,眉毛被描的黑粗厚重,腊肠似的猩红色嘴唇,上下张合,裸露出几颗排列不太整齐的烟渍门牙,呲牙咧嘴故弄玄虚,各种怪相着实让人心生惧怕。之后听人说,那满嘴红色,是用大红帖纸涂抹的。难为那时的口红稀缺,在农村就更罕而见之了。

前面的那些表演过去,紧跟着,一溜儿整齐的高跷表演里,是各式古典戏扮相,通身红杆儿高跷一米多高,抬头仰望高跷上的人,感觉高大威武。那时,心有余悸的我,甚为走高跷的人担心,生怕他(她)们不小心绊倒或者摔下来,更想不通比胳膊还细的两根木棍,居然能撑起那么高大的人。
专注地目送着前面高跷队伍走过,还未定神,就见一断后的壮年人,脚下踩的高跷,裤腿下只漏尺余,比前面低了好多,但却是整个队伍压轴的,是高跷重头戏,有着各种高难度的耍技,时儿跑,时儿跳,时儿朝后倒退着走,冷不丁地还双腿跨开,来个劈叉,瞬间一跃而起,稳然着地,惊地观者目瞪口呆。若因表演耽误时间被落在后边,又一个鹞子翻身,跃过路间摆放的桌子,追上去继续耍着演,演着耍,那演技,没有经验,一般人是驾驭不了的。
之后在县城和邻村,看过几次稍大规模的社火表演,虽然还有芯子等,男女孩童的扮相惟妙惟肖,稚嫩可爱,但我唯独钟情于高跷,就爱撵着看威风凛凛,高高在上的高跷。
出于对高跷的喜爱和好奇,那时,我们几个男女发小,也常常玩一种名为柳木腿,而形相甚远的游戏。所谓的“腿子”,是大椿树和槐树枝杈,上端留及等腰作手柄,下段树桩则为腿子,脚踩在枝桠处,用手提着朝前走。由于脚着力点太小,又没办法固定,还要手脚协调相互配合,尽管手忙脚乱,可即便走的好,也就踉踉跄跄三五步而已。更多的是左脚踩上去,想再踩右脚时,人就捰倒在地。犹为滑稽的是,有些玩伴从树上砍下树枝,顾不上斫光毛茬就先玩了,以至于将小腿或肘腕划破,却也不管不顾,乐在其中而忘乎所以。
时隔不久,因那场风暴,我们村的社火,至此无疾而终。在运动中,演出的衣服,行头和各种工具也被作为“四旧”,丢的丢,毁的毁,加之后来又分了队,那些和社火有关联的行头,及演出活动彻底不见了踪影。
那一年正月,乡 里开联欢会,要各村出节目。村上就有人想重拾社火风俗,以应付上面下达的任务,进而活跃村民文化生活,一举两得。然此时已十几年过去,分队后的区域管辖和人口占比,比原来小了好多,略显单薄。队里先召集四五名老木匠,自带工具,备好木头,在村部院子开始忙碌,锯的锯,刨的刨,连夜突击了几天,做成了十几副高跷,还有鼓架等其它演出工具,但大都是松木做成,上面散发着淡淡的松香味。还有部分杂木的,依此,我那柳木腿是用柳木做的思维逻辑,被击地粉碎。做成的松,杂木高跷,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架子工具等准备妥当后,置办衣服行头,再物色参与的人,我有幸被选中。
入选每人发了副高跷,并请两位老前辈现场指导。高跷全长不到两米,在中上部内侧,嵌着脚样大小形状的脚踏板,底下三角体的木头支撑,稳固结实。踏板以下的杆子则有一米左右,至此,我才明白人不是直接挑在木杆子上,而是用布条做成的绑腿,将高跷上端贴着大腿外侧固定绑紧,再将脚踏板和脚缠为一体,布条既能绑紧,又不勒腿,之前对高跷的诸多疑惑随之解开。绑好高跷,腿只能直直的坐着,想要立起来,则需两人左右拉着手拽起来,另有人拿来两米多长的木拐棍,让其抓着站住。
那天开练时,提前在村委院子的两棵泡桐树中间,绷条粗麻绳,绳距地面两米多高,用以抓着练习。最初,几个人抓住绳你往前拉,他往后拽,绳子在几人的生拉硬扯中,摇晃着前摇后摆,人前趴后仰,吓地女青大声喊叫,手里的绳却丝毫不敢松开。几回合训练下来,把握好平衡,也都不怕了,慢慢脱绳在院子转圈走。

掌握了基本要领,我们全体被带到南巷三队的场里,进行临演训练。不曾想,以前对他人的担心,演绎在我们身上。
那是一场大雪过后,场里低凹处,依稀可见结冰,那天我们排成纵队,在场里转圈走,后边的霞,不小心一根腿子踩在冰上,旋即脚下一滑而摔倒,这下如同碰翻多米诺骨牌,从后往前依此类推逐个撞倒,倒下一长溜。摔下去既没办法用手支撑,又腿脚动弹不得,就那样震腾腾,平扑扑地塌下去。摔的我眼冒金星,五脏六腑好像都要挤出来,手心烧,麻,木,疼交织在一起,伸长抻展摆在场里,那种疼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
就那样练了段时间,快过年了,能独立完成绑扎了,过完年就是我们出演的日子。是骡子是马总该溜溜,先着妆打扮在前后村走了一圈。扮相都是现代样板戏,诸如《红灯记》,《沙家浜》,另有工农兵。我和铁梅的清秀,阿庆嫂的机敏比起来,差了好多,工农兵组有大弟参演角色,农民都没演上,最后肩膀上搭条花毛巾,演了个不伦不类,扮相模糊的阿庆嫂,其实那时啥也不想,一门心思想着参与就行。
演出穿的裤子是长腿宽裤,外边裤腿捋上去,高跷上端绑在毛裤上,再褪下长裤把腿脚遮住,一般看不出来所绑的痕迹,这就有了之前看到的,人站在棍子上的效果,是让人产生暇想之处。
参加乡汇演那天,我们一行走着去的,如果谁路上体力不支,掂拐人会马上过去让其倚抓着歇息片刻,说是休息,脚还得原地踏步不停跺着,有如过去的小脚女人,在动中求平衡。实在走不动后边就是大卡车,靠近顺势坐在车厢车帮上。路遇有人家的地方,走到黄土夯的墙边,三米高的土墙,屁股一抬就坐上 去。那种任性,洒脱无法比拟,这些也就成了我对社火中高跷的喜爱和情有独钟之处。
几十年过去,我也常在街上和电视节目中看热闹,但往往最爱看,最令我动心的还是高跷。可能是因为高跷的挑战性,及以前对高跷趋之若鹜的心理。以此,也明白了无论任何事情,不能只凭主观臆断,“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得亲口尝一尝” 。走高跷的经历和高跷工具我会一直记着。
END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王会芳,文学爱好者,作品在地方小报,公众号平台,文学纸刊有发表。

END

往期链接

【三秦文学】王会芳:【忆我的父亲】(散文)
【三秦文学】王会芳:【北国恋歌】(诗歌)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高  涛
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书    江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润    隆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长青山人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0)

相关推荐

  • 浚县西街村高跷表演队:辛苦排练不喊累 只为精彩一瞬间

    高跷表演队的队员们在进行排练. "扭腰.转身,好,甩竿!"2月21日10时20分,记者挤出浚县庙会的人流,顺着小巷在浚县古城里穿行,刚赶到浚县卫溪街道西街社区门口,便听到院里传出声 ...

  • 【金榜题名】全国报纸副刊散文一览无余(2021年03月01日)

    ★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表作者林海蓓散文<爆米花香> ★人民日报海外版旅游天地发表作者刘干散文<香涧湖畔飞鸟还> ★农民日报百姓茶坊发表作者吴静散文<想起了牛铃之声> ...

  • 长安社火

    社火的种类很多,有山社火.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地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大都在正月祭社.庙会迎神.祈雨时表演.这一时期组织各种文化旅游别有特色.而宝鸡县赤沙镇的血社火是陕西 ...

  • 长安区西片社火

    西安市长安区春节期间几乎村村都耍社火.它们大体上可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社火. [冯村社火场景] 东部社火以侯官寨牛老爷社火为代表,尚有鸣犊镇高寨村和嘴头村社火.由于当地地势不平,保留着较古老的抬社火. ...

  • 家乡的年味最新 |​苏勇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吧! 旬邑社火来拜年 苏勇       在今陕西省中部的渭北高原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被誉为咸阳的"后花园",我的家乡--旬 ...

  • 正宁社火元宵节专刊

    卷首语:正宁的社火精彩绝伦,正宁的元宵节缤纷多彩,欣赏过红红火火的正宁社火,观看完璀璨烂漫的元宵烟花,这一期"正宁三区人才文化圈"自然是要做一期元宵社火的专刊了,只是身处琐屑,杂事 ...

  • 散文||鲁沙尔高跷【征文】

    鲁沙尔高跷 小时候,就听母亲讲,老家以前过年时社火里的高跷高的很,表演间休息,踩高跷的人就坐在房檐上.那时,村子小,人口少,玩社火都是在农家院子里.每当大人们说起,我都会不由自主地仰头看看房檐,遗憾的 ...

  • 陕西乡间最春节的是社火

    社火,广泛流行于中国农业文化区.作为农业的重要发祥地,陕西社火百年来兴盛不衰,因地域差异,演变成不同风格的三种派别,关中社火主要以戏曲故事为主,杂以秧歌.狮舞.铜锣等:陕北社火以扭秧歌为主,兼有&qu ...

  • 柳木腿——礼泉县骏马北吴村的最难忘

    童年记忆当中,在我们老家每年正月去看北吴村的社火,真的是热火朝天,令人难以忘记. 尤其是北吴村那威风凛凛扮相,有着高高的腿子的"柳木腿"(高跷的俗称),压阵般走在社火队伍的最后边, ...

  • 【三秦文学】赵芳丽:【一路风景一路歌】(散文)

    一路风景一路歌 作者:赵芳丽 东方拂晓,街道空寂,卖早点的几个小店已打开店门迎接客人,偶有环卫工人在清扫路面,我们已坐上大巴,一路向东. 最近天气炎热,转个身都是一身汗,很向往冬季的白雪皑皑,冰凉气温 ...

  • ​【三秦文学】何芳莉:【有些感情只适合埋在心里】(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有些感情只适合埋在心里 文/何芳莉 昨天在<羊城晚报>的官方抖音账号里看到一则这样的新闻:2021年9月4日,浙江衢州一 ...

  • 【三秦文学】陈云鹏:【​知音颂】(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知音颂   文/陈云鹏   二零二一年五月十日,受康兄怀远之邀,相约宝林弟,乘高铁赴岐山,与阔别四十年同学相聚.想当年风华正茂,看今 ...

  • 【三秦文学】明白:【​庙沟游记】(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庙沟游记 文/明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地处秦岭南麓的山阳不乏有出名的山和灵动的水. 据 ...

  • 【三秦文学】糖果儿:【​邂逅】(散文)​

    编辑:裴  雄 文 主编:鱼儿姐姐 邂逅 文/糖果儿 被一阵杂乱的吵闹声惊醒,迷迷糊糊睁开睡眼,四周依旧是一片洁白.拿起手机,已经快下午两点.我竟然在医院的治疗椅上睡了三个多小时! "您老稍 ...

  • 【三秦文学】萧萧:【那些日子】(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那些日子 文/萧萧 端午过后,天气已有些微热了,舅舅.舅妈要去美国帮表哥照顾小侄女,外婆便来到了我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段不同往日的亲 ...

  • 【三秦文学】渡心:【煤油灯】(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本期编辑:张小鱼 主  编:鱼儿姐姐 [三秦文学第三届"年味"]全国征文大赛启事 煤油灯 文/渡心 每当想起故乡的煤油灯,就感觉心里暖暖的,让我抑制不住 ...

  • 【三秦文学】魏杰:【黑夜】(散文)

    黑 夜  文/魏杰  当白昼褪下光彩艳丽的霓裳,黑夜姗姗来迟,蹑手蹑脚地叩击我们的生活之门.黑夜,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充满爱怜的双手轻抚大地,宛如摩挲她最娇嫩的婴儿.黑夜,也给万物留下阴郁的吻痕.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