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䗪虫丸治高脂血症配方、医案
【原方配方组成】大黄75克,黄芩60克,甘草90克,桃仁60克,杏仁60克,芍药120克,干地黄300克,干漆30克,虻虫60克,水蛭60克,蛲螬60克,䗪虫30克。
【用法】将蛴螬另串,桃仁、杏仁另研成泥。其余9味共研为细粉,过箩,与桃仁等同混合均匀,共为细粉。炼蜜为丸,每粒3克,蜡皮封固。每次服1丸,温开水或酒送服,每日2次。
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含量超过正常高限时称高脂血症。由于血浆脂质为脂溶性,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为水溶性复合物而运转全身,所以高脂血症应称为高脂蛋白血症。临床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是由于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以及某些环境因素(如饮食、营养、药物等)通过未知的机制引起的。可为家族性而且代表许多不同的变化。继发性者常继发于未控制的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胰腺炎、肝内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慢性肝炎、脂肪肝、痛风、异常球蛋白血症、酒精中毒等,可能由于血浆中脂质和脂蛋白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代谢失常所致。本症临床表现不一,个体差异甚大。按WHO标准可分为五型:Ⅰ型(高乳糜微粒血症) 、Ⅱ型(高β脂蛋白血症)、Ⅲ型(阔β带型)、Ⅳ型(高前-β脂蛋白血症)、V型(高前-B脂蛋白血症及乳糜微粒血症)。本症的诊断主要靠实验室检查,其中最主要的是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治疗包括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
高脂血症虽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但祖国医学对此病早有认识,多为本虚标实,本虚是指本脏虚,标实是有痰浊瘀血,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临床分为痰湿内阻、痰热壅实、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肝郁脾虚、痰瘀交阻等型,痰瘀交阻血瘀者可用本方。
(1)根据《国医论坛》1996,(3):15,李发枝报道:以本方治疗高血脂症48例,其中单项胆固醇(TC)增高者15例,单项甘油三酯(TG)增高者13例,两项均增高者20例。结果35例TC增高患者中,显效13例(占37%),有效12例(占34.5%),无效10例(占28.5%),总有效率为71.5%。33例TG增高患者中,显效11例(占33.3%),有效14例(占42.2%),无效8例(占24.3%),总有效率为75.7%。处方:蒸大黄250克,黄芩200克,桃仁100克,甘草300克,白芍400克,生地60克,干漆炭100克,虻虫100克,水蛭250克,蛴螬100克,
䗪虫50克,杏仁100克。上12味粉碎,水泛为丸如小豆大,每次服20~30丸,每日3次,连服3个月为疗效观察期。
(2)根据《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10):589,黄焱明报道:以本方治疗高血脂症,结果:TG:显效7例,改善1例,无效5例,恶化1例,有效率57.1%;TC:显效、改善、无效各1例。方法:服大黄䗪虫丸每次6克,每日2次;以1个月为1个疗程。
(3)根据《中国实验方剂学》1998,4(4)60:孟祥庚报道:应用大黄䗪虫丸治疗脑血管病45例,结果发现,治疗组血清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血小板粘附率(PAd T) 、血细胞比容(HCt) 、血浆比粘度(pV) 均明显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明显升高, 提示该药不仅有降低血脂作用,而且能降低pAd T、HCt、pV和提高HDL-C。方法:服大黄䗪虫丸(3克),每次2丸,每日2次,治疗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