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路上六道“坎”

赵平

本次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的扬弃,虽有继承,但更多的是创新。如果不能解脱应试教育中的桎梏,摆脱传统教育中一些认识上的错误,那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将步入矛盾的怪圈而不能自拔。这些影响课程改革的错误认识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一是“教书就是教教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将传授课本内容作为教学任务的完成,但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非目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依据应来自于课程标准。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教师常常抱怨课时不够,教材讲不完,其原因就在于把教学当成了教教材,因此要从过去的“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

二是“仅以课堂教”。

课堂教学固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不应是惟一的形式。新课改对人才的价值取向不仅包含着丰富的知识,更需要创造的能力,竞争的观念与素质,强烈的进取心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这些素质的养成,是无法仅靠课堂来完成的。课改所倡导的“教学过程的情景化,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也不仅是在课堂中可以实现的,但我们常常对课外所沉浸的精神环境所具有的教育功能认识不足。所以,要改变传统的仅靠课堂来实施教学的单一形式,注重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探究中学习的作用,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

三是“只有教师教”。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主导作用,但教师不应是惟一的施教者。随着课程改革中课程观、人才观、过程观、教育观、质量观、教学观的变化,社会、家长甚至同学也将成为辅助的教育者,他们将在某些领域如人格的形成、交往能力的培养、公民意识的增强、责任感的确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是“教问题”。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学生如何回答问题,也总是将把学生“教”得没问题作为一节课的圆满结束,学生往往也常常唯师、唯上、唯书,迷信权威和现成答案,对问题不敏感,缺少科学的怀疑态度和精神。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有“问题”意识,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只有学生不断提出新颖、深刻、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和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只是方法和实验的问题,而提出问题却是要抓住事物的要害和关键。”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观点,要让学生多一点逆向,多一点辩证,多一点批判,多一些创造,学会用现代开放的观念去审视社会,去看待自己,去评价别人,用开放的意识去审阅过去,正视现实,迎接未来。

五是“教双基”。

传统教学将完成“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甚至惟一任务,而新课程确立的却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三者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目标,“过程与方法”是核心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灵魂也是最终目标。古曰:“才者,德之帅也”,学生首要的是成人,其次才是成才。教师要在实现“双基”的前提下,让学生把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性学力。

六是“课程就是教材”。

课程改革需要我们具有新的课程观念,传统观念中我们认为,课程就是学科知识,是教材,是大纲,是教学用书,是教学参考。新的课程观不仅仅是指教材,它是教科书、教学材料、师生、情景与环境的统一;是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的整合;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载体,而是师生探知的过程;课程不仅表现为显性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而且还表现为由校园文化、师生关系、情感态度等组成的隐性课程或者环境课程等。后者往往比前者产生的作用更大,更能体现新的课程标准,更有利于实现新课标下的育人目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