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人生智慧,儒家经典,但很多人有误解
“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前面我们分享了《大学》的内容,接下来,我们继续分享另外一本儒家经典《中庸》。
01
说到“中庸”,很多人有误解,觉得“中庸”就是“平庸”,是一种委曲求全,不思进取的态度,甚至在很多人眼里,中庸给人一种憨厚老实,碌碌无为的感觉。
但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让我们慢慢来说。
我们都知道,古希腊是西方科学和文明的发源地,在古希腊的德尔斐神庙石柱上刻着两行字。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德尔斐神庙,它位于希腊的福基斯,1987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古希腊人供奉阿波罗神的地方。阿波罗神是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代表着光明、理性、形式,以及各种安顿的力量,因此对很多人而言,它是一个解决人生谜题的地方。古希腊人认为,德尔菲是地球的中心,是“地球的肚脐”。
在这样一个神圣的地方,能留下的文字显然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两行字是:
认识你自己
凡事勿过度
第一行“认识你自己”是一种“知”的态度,而第二行“凡事勿过度”是一种“行”原则。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我国古代思想家、心学大师王阳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也跟我们今天要讲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
是的,其实很多地方,东西方文化是相通的。在西方哲学中,讲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在东方哲学中也有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虽然叫法不同,但是很多思想是相通的。
02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而“中庸”也是儒家德行的最高标准,这和古希腊的“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从头来说。
《中庸》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意思说,中庸是最高的德行,很少人能做到。那什么是“中庸”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介绍,你就明白了。
第一:什么是“中”?
在《中庸》的第一篇就产生了“中”的意义和价值。“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喜怒哀乐不行于色,不表现出来,称之为“中”;表现出来的都是能合乎度的,称之为“和”。中的状态是天下众人的共同基础,和的状态是天下众人通行的正路。天下众人完全做到了中与和,天地就各安其位,万物就生育发展了。
第二:“中”的表现?
在《中庸》的第四章中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这句话就深刻地体现了“中庸之道”,太聪明或者太愚笨都不好,都不是“中庸”的表现,过犹不及,都是不好的。
第三:“中”的意义?
在《中庸》第六章中说“知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在儒家以舜道德楷模,是拥有至高德行的人,而这种德行来自于“知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两端就表示两个极端。
第四:如何达到“中庸”?
在《中庸》的第二十章中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知通智,拥有智、仁、勇三种德行的人,才能到达“中庸”的至德。
03
所以,“中庸之道”是指一种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是一种高级的人生智慧。
如果用上面我们讲的西方智慧来说,就是“凡事勿过度”,而用道家思想来说就是“物极必反”。凡事不要极端,应该掌握一个“度”,这才是中庸之道真正的精髓。
儒家思想是我国几千年来的官方正统思想,古人所学习和传颂的都以儒家思想为主,所以儒家思想早已渗透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凡是不走极端,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这是几千年来属于中国人的智慧,也是中国人的文化根基。
但是,在今天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生活中,很多人对“中庸之道”显然并不认同,甚至认为“中庸”给人一种老套的感觉。做人做事追求极致,人人都急功近利,才是当下这个社会的真实写照。我举一个例子吧,比如对于消费的观念。
我们还记得老一辈人都很懂得节俭,懂得储蓄,这其实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懂得“未雨绸缪”其实就是一种“中庸之道”。而今天年轻人对“及时享乐、超前消费”趋之若鹜。没有人愿意储蓄,挣一分花一分的月光族也越来越多,我们正在慢慢丢失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储蓄不是为了当下消费的快感,而为了应对将来的不时之需,用现在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延时满足”。是的,储蓄培养了我们延时满足的能力,而我们显然正在丧失这种能力。当然这些一方面是受西方“信用卡”文化的影响,另外一方面,是今天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文化冲击。
互联网让一切变得太容易、太简单、太高效了。尤其是对“消费”,都说高铁、扫描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是我们国家新的四大发明,而其中移动支付的普及,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消费热情和消费欲望,而降低了我们储蓄的能力。
不得不说,消费观念的转变只是我们传统文化慢慢丢失的一个缩影。而真正的“中庸”思想博大精深,是我们几千年来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细细体会。所以,在接下来几篇文章中,我将带大家一字一句重读这本儒家经典,希望能唤起大家对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