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都讲了什么?主要讲了三个道家核心思想(附金句)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分享庄子的道家思想。《庄子》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其中内篇7篇,分别是著名的: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和应帝王(庄子内篇的名言金句在文章最后)。

一般来说,内篇是《庄子》的思想精华,但是你会发现这7篇内篇,并没有什么组织结构。有讲人生态度的、有讲宇宙万物的、有讲休养生息的,也有讲圣人和圣王思想的。那到底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庄子的道家思想呢?

道家思想有几个核心思想

第一个是相对性的思想。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好坏、美丑、善恶、有和无其实都是相对相生,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都是成对出现的,就像老子那句著名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第二个是“有”和“无”的思想,有了相对性这个思想,那么最根本的相对性就是“有和无”了。而且在道家思想中,特别强调“无”的重要性,而不是“有”,比如老子《道德经》中著名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中“有”就是客观存在的世间万物,而“无”则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在道家思想中,精神或者在西方思想中说的意识是先于物质的,这是道家思想的第二个核心思想。

第三个核心思想:物极必反。事物都有两面性,而且这两面是会相互转换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两个一个方向发展。这个思想在道家思想很多地方都有体现,比如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意思就是说,每个事情都有向相反方向运动变化的力量,到了一个极端之后就会反其道而行,沿着另外一个方向前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

物极必反的思想是道家思想的精髓,也是一种辩证法思维。让我们以运动变化的思维去理解世界,同时周而复始的运动,也是世间万物的一个本质的规律。

这种“物极必反”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很多成语典故中都有体现,也是古人对于后人的警示,比如“乐极生悲、居安思危、触底反弹、置之死地而后生”等等,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不仅让我们可以在荣华富贵的时候,也懂得未雨绸缪,同时,也让我们在极度困难挫折的环境中,也懂得坚持不放弃,这是为什么中国人为什么如此坚韧顽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庄子是如何阐释这些道家思想的呢?在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中,就通过几个小的寓言故事来阐述了“有用和无用”,以及事物相对性的道理。

第一个故事是梁惠王和庄子的对话,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也就是很大的意思。惠子说,我用这个大葫芦去盛水,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惠子感慨说,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砸烂了。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庄子给惠子做了一个比喻。庄子说,宋国有一家人,他们善于调制不让手龟裂的药膏,世世代代以这个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就一起商量说:我们世世代代做这种药膏,也只不过所得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

游客得到药方之后,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冰天雪地里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因为士兵们使用了这种药膏,所以手脚不生疮,于是大败越军,吴王就划割土地封赏他。

庄子说,你看同样的药方,有的人用它来获得了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来维持生计,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导致的。你这个大葫芦这么大,你不能用来做瓢去舀水,那你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系在腰间去游泳呢,这样不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了吗?

在庄子的书中,后面我们还会讲到,这样的故事有很多,这就是庄子和老子在表达上的不同,庄子擅长用寓言故事启迪人思考,而老子表达的思想更加简单直接,没有半点含糊。

讲了这里,你可能觉得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讲了事物的相对性,两面性,而且事物的两个是相互相成,可以相互转换的。这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不是很简单的道理吗?其实就像我们之前的音频说过的,越是简单的东西,越难以把握,因为简单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其实在道家思想的深处,我可以看到这个世界是变幻莫测的,事物永远处于变化之中,这其实是一种辩证法思维,不管是“反者道之动,还是福祸相依”都是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只有好的一面,也不仅仅是坏的一面。而这种辩证法思维,才是道家思想之所为称为哲学思想的根本原因。

在和老子和庄子同时代的西方,也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古希腊的哲学家对宇宙的构成,事物的变化规律提出过很多简单而深刻的洞见。比如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其实也是阐述了世界是变幻莫测的。我们两次踏进的河流,我们脚底的水显然都不是同样的了。对于世界是变幻莫测的,古希腊另外一位哲学家巴门尼德则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理论,那就是“存在论”,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存在”,存在是唯一真实,和永恒不变的。

其实不管他们的思想是否正确,而他们的本质是一种辩证思维,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这才是哲学精神的本质。

(0)

相关推荐

  • 老子庄子为什么提倡“无为”?读懂了这两句话,真正入门道家思想

    老子庄子为什么提倡“无为”?读懂了这两句话,真正入门道家思想

  • 道家思想的“道”究竟是什么?老子和庄子是如何描述“道”的?

    道家思想的“道”究竟是什么?老子和庄子是如何描述“道”的?

  • 庄子。内篇。

    逍遥游第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

  • 诸子丨王玉彬:“德”“性”之辨——《庄子》内篇不言“性”释义

    作者简介丨王玉彬,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原文载丨<哲学研究>,2017年12期. 摘要 <庄子>内七篇本不言"性",但学者普遍认为内篇之" ...

  • 庄子《内篇·齐物论》全文与翻译

    <庄子>简介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①<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 ...

  • 一口气读完《庄子》内篇

    <逍遥游>:北冥有鱼,化而为鲲,鲲化为鹏,蓬蓬然起于北海,抟羊角,扶摇九万里,直上青云,图南天池.燕雀不知鸿鹄之志,枉做讽说之徒,此小大之辩也.飞仙列子,御风而行,庄子不以为然,曰:&qu ...

  • 庄子内篇主要讲了什么之庄子内七篇的精神

    庄子内篇主要讲了什么 庄子内七篇的精神 庄子内篇 <庄子>一本书呢,是庄子的思想结晶.但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呢,分成了,三部分,有内有外也有中,内篇就是<庄子>这本书的一部分. ...

  • 心脏支架的7大问题,这篇都讲清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不管以前你的身体状况怎么样,有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放了支架以后,注意起来!有些禁忌还是好的,让你重新规划你的人生,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 01 支架术后 到底能不能做核磁共振 ...

  • 内卷到底是什么?借这篇文章我给你好好讲一下。

    周五好,我是LEO,今天这篇原创和我们每个人都多少有些关联. 前段时间,<小舍得>热播,这部关于家庭和教育的电视剧,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热议.蒋欣饰演的田雨岚是一名标准的鸡娃狂魔,也是一名典型 ...

  • 庄子·内篇·应帝王

    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 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 为马, ...

  • 庄子·内篇·大宗师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 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 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 也.庸讵知吾所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