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中渎穴:疏导水湿、疏通经络

经络穴位图解

穴位是中药,经络是药房,经络穴位就是人体自带的天然药库!
公众号

上期穴位中渎穴

都有谁答对了呢

中渎为经穴名(Zhōngdú)。出《针灸甲乙经》。《医学纲目》作中犊。属足少阳胆经。中即中间,渎即河流,此穴在股外侧两筋之中,形如河流,故名中渎。

【腧穴释义】

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渎,水流冲涮而成的小沟渠。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化雨冷降后在此形成地部的小沟渠。本穴物质为风市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经水循胆经向下流躺时形成小沟渠之状,故名。

【取穴位置】

中渎穴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穴位解剖】

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功能主治】

功能:疏导水湿、疏通经络,祛风散寒,中渎穴有舒筋活络、祛风散寒的作用。

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缓解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胆绞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坐骨神经痛、脚气等。

【穴位配伍】

中渎穴配环跳穴、风市穴、膝阳关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治中风后遗症、下肢瘫痪及小儿麻痹症。

中渎穴配环跳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中渎穴配阴市穴,有通经祛寒止痛的作用,主治下肢外侧凉麻、疼痛。

【刺灸法】

治法: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针刺法:直刺1~1.5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下扩散。

艾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又多用中渎穴治疗坐骨神经痛等。

每日一猜:

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猜一穴位。

请在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每日早上十点左右在留言处

或看第二天的每日一穴文章中

为您揭秘~

欢迎大家在留言处留下评论,一起讨论~

(0)

相关推荐

  • ​经外奇穴丨殷下1

    殷下1 [定经取穴]位于大腿屈侧,测承扶与委中连线之实测经脉线(纵线),在殷门下3寸画一横线,纵横2线交点是穴.左右计2穴. [主治]下肢麻木,多汗. [刮痧]在此穴位上直接刮,力求出痧. [针灸]针 ...

  • 中渎穴:疏导水湿、疏通经络

    来源:经络穴位图解(jingluo365)  [整理摘编:时英平] 中渎为经穴名(Zhōngdú).出<针灸甲乙经>.<医学纲目>作中犊.属足少阳胆经.中即中间,渎即河流,此穴 ...

  • 【每日一穴】 金门穴: 补阳益气,疏导水湿

    金门为经穴名(Jīnmén ).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关梁.属足太阳膀胱经.金门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郄穴,阳维脉所别属.金是水所从出,门即门户,此穴为太阳之郄,为寒水所生之门,故名金门. [腧 ...

  • 【每日一穴】 申脉穴: 补阳益气,疏导水湿

    申脉为经穴名(Shēnmài ).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阳蹻.属足太阳膀胱经.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蹻.申通"伸"字,是伸展的意思,脉即经脉,此穴属足太阳脉,又是阳 ...

  • 【每日一穴】一个动作,疏通五条阴经,可调大部分男科妇科病!

    通元堂健康服务站 昨天 在临床上遇到的患者,大多都是女性,其中,妇科病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果再算上男科患者,估计比例占了一半以上. 妇科的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子宫肌瘤.盆腔积液等. 男科的前列腺肥大. ...

  • 阴陵泉(合穴)(水湿之要穴)【位置】在膝...

    阴陵泉(合穴)(水湿之要穴) [位置]在膝下内侧辅骨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甲乙>) [取法]在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方:前方有大 ...

  • 申脉穴: 补阳益气,疏导水湿

    来源:经络穴位图解(jingluo365)       [整理摘编:时英平] 申脉为经穴名(Shēnmài ).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阳蹻.属足太阳膀胱经.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蹻.申 ...

  • 金门穴: 补阳益气,疏导水湿

    来源:经络穴位图解(jingluo365) 金门为经穴名(Jīnmén ).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关梁.属足太阳膀胱经.金门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郄穴,阳维脉所别属.金是水所从出,门即门户,此穴 ...

  • 【每日一穴】这个穴位可疏通全身气血

    通元堂健康服务站 今天 一旦经络出现堵塞 人体就会出现诸多疾病 因此,想要养生,保持经络畅通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经络堵塞,补什么都没有用! 当然,人体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发出很多不舒服的信号 ...

  • 【每日一穴】一套完整的经络疗法!(穴位保健操)

      人体的经络就像线路,脏腑就像灯泡,穴位就是连接线路与灯泡的开关,它影响着身体的气血运行与能量流通. 如果我们能够长期正确刺激穴位,就能轻松地防治一些慢性病.穴位就是"中药",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