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弗皇后与丈夫15年狂生12子,丈夫登基后却赐死她,年仅31岁
古语云,最是无情帝王家,其实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一入宫门深似海,皇宫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是我们寻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而作为主宰这一切的帝王,无情是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所必需的条件。而我们本文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无情帝王的皇后,她同皇上成婚15年,为皇上诞下了12个孩子,最终却被丈夫赐死,她就是乙弗皇后。
乙弗皇后的少时经历
乙弗皇后复姓乙弗,由于古代女子闺名是十分私密的事情,所以乙弗皇后的全名我们没有办法考据,只能在此文中将其称之为乙弗氏。乙弗氏出生于河南洛阳,她的母亲是北魏长公主,她的父亲是定州刺史,世袭爵位,所以乙弗氏的家世极为尊贵。
作为这样的家庭中出生的女子,又受尽父母的宠爱,按照道理来讲,乙弗氏应该成长为一个娇气可爱的世家女子。但是其实恰恰相反,乙弗氏从小就谨言慎行不苟言笑,并且她从小崇尚节俭,并不因自己出身显贵就锦衣玉食,性格和善易相处,为人宽厚仁和。
在乙弗氏十六岁那一年,她就遵从了家族的安排嫁给了自己的表哥——舅舅京兆王元愉之子元宝炬。在嫁给元宝炬之后,乙弗氏恪守一个妻子的本分,按照自己母亲在家里所教导的那样,成为了一个合格的主母,尊敬丈夫与公婆,对待下人也宽厚仁和,所以也赢得了元宝炬的欢心。
元宝炬因为乙弗氏妥帖的处事方式以及温柔和善的性格,对待乙弗氏十分尊重爱护,所以两人也度过了一段十分恩爱的时光。等到后来,元宝炬决心争夺皇位,乙弗氏在为元宝炬守好后宅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元宝炬出谋划策。那么乙弗氏一个女子为什么会懂得如此多呢?
原来是因为乙弗氏从小就表现出来的聪慧稳重,她的父母不仅教给了身为一个女子所必须学会的技能,同时也交给了她很多男子才能学习的知识,比如民生之策权谋之道。
乙弗氏天资聪颖,很快就能将这些融会贯通,所以后来乙弗氏的父亲曾经言道“生一个乙弗氏这般的女儿,实在胜于生男孩。”
登基为帝,册封皇后
在乙弗氏时常的出谋划策和身边谋士的支持之下,元宝炬赢得了这场皇位争夺战的胜利,元宝炬登基为帝,建立属于自己的时代。而元宝炬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册封乙弗氏为皇后,并册封自己与乙弗氏的儿子元钦为太子,以在世人面前彰显自己对发妻的爱重。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皇帝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后宫三千佳丽实属寻常。其实有的皇帝只想专注国事,但是迎娶世家女为妃其实也是皇帝平衡朝堂安抚世家的一个手段,而元宝炬也不例外。所以在册封皇后之后,元宝炬就迎娶了十几位世家女子进宫为妃。
乙弗氏虽然被册封为了皇后,但是她依然秉持着自己之前的行为准则,崇尚节俭从不浪费,饮食起居简单大方即可。在了解到元宝炬迎娶了十几位后妃之后,她也不因此嫉妒失态,而是将这些女子妥善安置,并同她们以姐妹之礼相处,一时间后宫十分和谐。
而元宝炬感念于乙弗氏的付出,对她更加尊重和爱护,两人夫妻感情更进一步。在两人成婚的15年间,他们总共生育了12个孩子,但是这12个孩子中大多都过早夭折,顺利长大的只有太子元钦和武都王元戊。
废除后位,迎娶新后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那对于乙弗氏来讲未尝不是一种圆满,但是人的一生哪有一帆风顺的呢?在元宝炬登基不久,北方游牧民族柔然蠢蠢欲动,试图侵犯西魏领土,而这个时候由于元宝炬刚刚登基,西魏的朝堂并不稳固,东魏也虎视眈眈,元宝炬内外交困,进退不得。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有大臣提出“联姻”的政策,希望能够通过与柔然联姻来同他们建立友好同盟关系。
最开始的时候,柔然的首领也接受了这个提议,正当双方达成共识之际,柔然首领突然反悔,要求元宝炬以皇后之位迎娶自己的女儿。但是元宝炬已经有了乙弗氏这位皇后了,如何再以皇后之位迎娶柔然公主呢?
元宝炬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而柔然的使节也催促元宝炬尽快做出决定。无奈之下,元宝炬只能废除了乙弗氏的后位,并让她削发为尼降居别宫,而后元宝炬迎娶了柔然首领的女儿为皇后
赐死追谥
在乙弗氏落发为尼之后,她一直静静地呆在自己的宫殿里诵经礼佛,但是新皇后忌惮于乙弗氏同元宝炬之间的感情,只能想法将乙弗氏同元宝炬分开。
所以朝廷中就有人向元宝炬上书,请求将武都王元戊封为泰州刺史,让乙弗氏随自己的儿子到泰州上任。元宝炬知道这是新皇后做的手脚,但是他却无能为力,只能将自己的发妻和儿子派遣到了泰州。在此期间,元宝炬同乙弗氏还时常以书信联系,两人互诉衷情,元宝炬向乙弗氏表示自己一定会将她接回来。
这件事很快就让新皇后知道了,她向自己的父亲求援。于是在大统六年春天,柔然大军大批南下,为了平息柔然的怒火,元宝炬写下了赐死乙弗氏的诏书,派遣人将诏书送到了乙弗氏所在的泰州。
乙弗氏接到诏书之后万念俱灰,在同自己的儿子武都王元戊告别之后,留下了给另一个儿子太子元钦的书信,就慷慨赴死,这一年乙弗氏三十一岁。
乙弗氏死后,元宝炬追封乙弗氏为“文皇后”。
小结
元宝炬这一生,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更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作为一个父亲,他没有保护好自己儿子的母亲,让自己的儿子小小年纪就失去了母亲,除此之外,还让自己的儿子武都王小小年纪就要千里迢迢地到泰州上任,更是让自己的妻子在儿子面前自杀身亡,丝毫没有考虑这是不是会给自己小小年纪的儿子留下一生都无法抹去的心理阴影。
作为一个丈夫,他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相持多年的妻子,先是废除乙弗氏的皇后之后,否定了乙弗氏的发妻地位,这如何对得起乙弗氏为他生儿育女为他筹谋划策的功劳?
并且他还容忍自己的新任妻子欺压乙弗氏,更甚至亲自下了赐死乙弗氏的诏书,将乙弗氏送上了一条不归路。乙弗氏同元宝炬相扶相持15年,最终换来的竟是一纸赐死诏书,何其悲哀!
作为一个君王,元宝炬既不能攘外,也不能安内。对外,他没有办法应对虎视眈眈的柔然大军和东魏朝廷,面对他们的威胁,元宝炬只能步步退让,不断放低自己的底线;对内,他没有办法稳定动荡的朝廷,只能被动地听从朝中大臣的建议,以求得片刻的安稳,丝毫没有身为帝王应有的雄心壮志。
而乙弗氏一生温柔知礼,尽职尽责,为女她孝敬父母,为妻她尊敬丈夫与公婆,为母她爱护孩子,为后她以身作则母仪天下。或许是乙弗氏生错了年代,如果她的丈夫是秦皇汉武那般的人物,那乙弗氏的一生就绝不会这般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