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梁思成最特殊的弟子,他的古建微制珍品让世人惊叹!
建筑,
是凝固的音乐。
繁华落尽,
一切尽淹没在如烟的往事中,
唯有建筑不老,
遗产永恒。
“我叫赵广智,今年80岁,跟木头打了一辈子交道,现在是几十个孩子的师傅,而我自己呢,也有一个师傅,他叫梁思成。”
视频里出现的老者,今年80岁,耄耋之年,本应颐养天年,他却依旧不辞辛劳,只因为六十年前的一句承诺,还有心中的一个梦。
他就是赵广智,古建营造专家,梁思成先生最特别的弟子——唯一的营造工艺学生。
他的作品,被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建筑系营造学社、皇城艺术馆、保利大厦等常年借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展示。
壹——缘起
“1956年,我跟梁思成先生学艺的时候,梁先生就说,这个时代,营造工艺艺术已经是断代了。我当时表态:“将来我一定在传承古建营造工艺方面做出贡献”。梁先生说:我相信你。”
“我相信你,四个字激励了我一生。”
赵广智说。
贰——缘生
作为中华文化厚重的载体,古建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
古建筑是一种文化,
承载着五千年历史。
古建筑是一种辛酸,
绢刻无数辛劳汗水。
古建筑是一份礼物,
是古人给后人的馈赠。
退休后有时间了,是该完成对梁思成先生承诺的时候了。
1995年,老人下定决心,准备完成故宫角楼的微制珍品制作。
这是个丝毫不亚于实际建造的巨大工程,光测绘作图就用了两年,赵广智带着6个徒弟,制作4年,于2005年正式制作完成。
▲角楼图纸
故宫角楼建于明永乐(1420年),是屹立在紫禁城城垣四隅上的特有建筑,老人们都说:“角楼是紫禁城的镇城之宝”。
仨——缘动
古建筑营造工艺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木构为主,老祖宗依靠用榫卯结构建造起一座座牢固的殿堂。
古人留下的不止是一个建筑,更是一种传承、一种精神,一个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一种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斗拱,由拱形和方斗形木块,层层交错叠加而成,不用一颗钉子、一滴粘合剂,只靠着罗列本身,就能牢固地组装在一起。它实质上是一个减震层。应县木塔千年不倒,就是因为有斗拱的支撑。
▲应县木塔
微制珍品构件大小仅为几十毫米,构件与构件之间必须严丝合缝,环环相扣。
赵广智遵循营造古法,完全按古人建造流程,不仅形似,节点结构、建造过程也都与真实建筑相同。一钉一卯、一砖一瓦都有据可考。
3万个构件拼成故宫角楼
8万个构件建成应县木塔
10万个构件筑成武则天明堂
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微制珍品构件大小仅为几十毫米,构件与构件之间必须严丝合缝,环环相扣,赵广智遵循营造古法,完全按古人建造流程,不仅形似,节点结构、建造过程也都与真实建筑相同。一钉一卯、一砖一瓦都有据可考。3万个构件拼成故宫角楼,8万个构件建成应县木塔,10万个构件筑成武则天明堂。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赵广智从事中国古建微制珍品的复原工作已有二十余年(自1994年始),他使那些失传已久的中国古典营造工艺,通过微制珍品展现出来,它们如同古代历史建筑的再现,将数千年古建筑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至。
古建筑微缩,微缩的不仅仅是建筑或艺术,而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浓缩与精华。
那些被遗忘的历史,那些淹没在岁月长河中的场景,在老人的手下,似乎一幕幕重现在我们眼前。
偌大的宅院一览无余,所有的情景尽收眼前,让我们浮想联翩。想象院落中央主房里曾住着怎样的一位君主,厢房内又有什么样的妻妾,未出阁的小姐在后花园与丫鬟嬉闹又是怎么样的情景,或哪位少爷有喜欢上了什么样的丫鬟在游廊里私语;这些都会使人身如其景,以物触景。
那么身为中国人我们有对过去了解多少?在历史书卷上?在影视作品上?还是在一些老人的故事中?
肆——缘续
微制珍品构件大小仅为几十毫米,构件与构件之间必须严丝合缝,环环相扣,赵广智遵循营造古法,完全按古人建造流程,不仅形似,节点结构、建造过程也都与真实建筑相同。一钉一卯、一砖一瓦都有据可考。
3万个构件拼成故宫角楼,8万个构件建成应县木塔,10万个构件筑成武则天明堂。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武则天明堂和细节
沿袭古代师徒制,赵老已收徒弟近百人,教授他们中国古建理论知识、绘图、雕刻及各种部件的加工、组装工艺等。这些学生,大多是学徒多为贫困山区的孩子。
赵老的工作室已成为清华大学教育教学实训基地,北京一零一中学教育教学实训基地,央美附中教育教学实训基地。老祖宗的智慧在一代一代的传承。
赵老是工艺全才,自幼跟随日本教师小野先生学习船模、舰模制作。少年时代,在北京师范学校学习,随谢时尼先生(齐白石学生)学习装裱技术、纸工、陶艺、雕刻、金木工工艺;随曹试甘先生学习泥塑及小提琴等乐器制作,并在新中国乐器厂(现北京钢琴厂)从师于侯连章先生学习小提琴制作。
大学期间,从师于清华大学董以师教授,学习金木工加工工艺学、制图学。同期,从师于梁思成、吴良镛教授学习中国古建筑。毕业后,从事多年青少年教育教学工作。在此期间,主持创办海淀钢琴厂,任厂长及总工程师。
如今,赵老除了研究古代建筑营造工艺,亦复原多种传统乐器,古代船舶、家具、佛龛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默默的蓄积力量,这是真正的大国工匠。
你想看到赵老的作品吗?
古典营造传承技艺 - 赵广智
展
即将展出于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展出,难得机会,想一睹精美微缩古建的,不妨在这几天过去看看。
展会地址: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展出时间:2017.8.23--8.27
展区:E3馆A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