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慧眼识英雄 郭子仪死刑得救
李白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李白挥毫答番书”充分体现了李白的政治智慧,和“定国安邦”的治世才能。这正是唐玄宗敬爱李白的一个重要原因。
天宝年间,朝廷尽为杨国忠、李林甫、安禄山这些乱臣贼子掌控;唐玄宗宠幸杨氏姊妹,沉湎于声色犬马,荒疏朝政;国势衰微,大厦将倾再所难免。李白深知,若久留朝廷,早晚必遭这邦奸佞小人陷害,不如趁早离开,尚可保全性命。于是,李白果断地向唐玄宗提出辞职请求。
唐玄宗知李白去意已决,不好再复挽留;又鉴于他对国家社稷有功,便赐予他一项特权:即授予李白“闲散逍遥学士”,所到之处,地方官必须热情接待,好酒佳酿择善而饮;同时,玄宗又赐与锦被金带与名马安车,这又相当于今天的高档轿车。名山胜景,任意行游,真个逢州支钞,过县给钱,触景题诗,随地饮酒,好不适意。“倘遇有事当上奏者,仍听其具疏奏闻。”并享有民情国事,直疏朝廷之话语权。乃有见官大三级之威仪。《将进酒》正反应这一时期李白寄情山水的诗酒风流: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于是,便有人猜疑:李白一定是富二代,更有甚者直说,李白的父亲是盐商或从事铁矿石贩卖。否则,李白哪有这么多钱云游天下名山大川,享用美酒佳肴!实不知乃为唐玄宗敕赐。
读过隋唐史的人都知道:没有秦琼秦叔宝,李渊的生命早已终结,哪来的大唐江山;同样,没有李白,哪有郭子仪,没有郭子仪,“安史之乱”就会彻底颠覆大唐政权。
应该说,历史却因诸多的巧合连缀而成,使得大唐政权于“安史之乱”后苟延残喘了一百五十余年,真可谓:“李白张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下面我们看看李白是怎样慧眼识英雄的,使一个犯了死罪的将士——郭子仪重获新生,从而成就了郭子仪扶危治乱、定国安邦之伟业。
一日,李白行至并州界中,该地方官员,俱来迎候。李白一概辞谢,只借公馆安顿行李,带几个随从骑马郊游。只见一伙军牢打扮的人,执戈持棍,押着一辆囚车,飞奔而来。见李白马到,闪过一边让路。李白看那囚车中,囚禁一个汉子:头如圆斗,鬓发蓬松;面似方盆,目光闪闪。身遭捆缚,若站起来,长约丈余;手被拘挛,倘舒开大有尺许。仪容伟岸,相貌非常,可卜他年定有作为。
原来那人姓郭名子仪,华州人氏,骨相魁奇,熟谙韬略,素有建功立业,忠君爱国之志;争奈未遇其时,暂屈于陇西节度使哥舒翰麾下,做个偏将。因手下士兵失火,烧了粮库,罪及其主,法当处斩。时军政司,把他押赴刑场正法。
李白见他一貌堂堂,便勒住马问是何人,所犯何事何罪,解往何处。郭子仪在囚车中,诉说原由,其声如洪钟。李白想:“这个人恁般仪表,定是一个英雄豪杰。今天下方将多事,此等品格相貌,正是为朝廷有用之人才,国家之柱石,岂容轻杀。”便吩咐手下人:“尔等到节度军前且莫解进去,待我亲自见节度,替他说情免死。”众人不敢违命,连声应诺。李白回马,傍着囚车而行。一边走,一边慢慢的试问他些军机武略。子仪应答如流,李白愈加敬爱。
说话间,已到哥舒翰驻节之所。李白叫从人把个名帖传与门官,说李学士来拜访,门官连忙禀报。那哥舒翰也是一员名将,平昔也敬慕学士之才名,如雷贯耳。今见他下顾,诚以为荣幸万一,随即将营门大开,延入,宾主叙坐,各道寒喧。献茶毕,李白说明来意,要求宽释郭子仪之罪。哥舒翰听罢,沉吟半晌,说道:“李学士见教,本当敬从;但学生平时节制部下军将,赏罚分明。今郭子仪失火烧了兵粮,法所难贷,且事关重大,理合奏闻天子,学生不敢擅专,便自释放,如之奈何?”李白说道:“既如此,学生不敢阻挠军法,只求宽期缓刑,节度公自具疏请昏。学生原奉圣上手敕,听许飞章奏事,今使用这项特权,代奏乞命何如?”哥舒翰欣然允诺道:“若如此,则情法两尽矣!”遂传令将郭子仪收禁,候旨定夺。
于是哥舒翰一面具奏题报。李白亦即缮疏,极言郭子仪雄才伟略,足备干城腹心之选,失火烧粮,乃手下仆夫不谨,实非郭子仪之罪,乞赐矜全,留为后用。将疏章附驿递,星驰上奏。自己且暂留并州公馆中候旨。不一日,圣旨已到,准学士李白所奏,只将郭子仪手下仆人失慎的,就地正法,赦郭子仪之罪,许其自后立功自较。郭子仪感激李白的活命之恩,誓将来日衔环图报。
果不其然,“安史之乱”暴发后,大唐王朝土崩瓦解,揺摇欲坠。郭子仪与李光弼披甲挂帅,力挽狂澜;前后历时八年,平定了安史之乱,为大唐又续命了一百五十余年,对大唐有再造之功。
后来,因永王李璘起兵谋反事件牵连李白,囚于浔阳,逆罪当斩。郭子仪以身力保。唐肃宗派使臣核查:永王举兵反,自称皇帝。思欲招致有名之士,以为民望。闻知李白退居庐山,距江陵不远,遣使征之。李白辞不应赴。永王使人伺其出游,要之于路,劫取至江陵,欲授以官。李白决意不受。永王不能屈其志,但只羁縻住他,不放还山。
经核实,李白为永王胁迫所致,实非同谋;因此,余党皆杀,唯李白流放夜郎。后上皇唐玄宗闻之,念李白甚有识英雄之眼力,对大唐有复国之恩,特旨赦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