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6764- 她与卫立煌不打不相识,11年婚姻英年早逝,卫立煌思念半生

卫立煌在国军之中辈分很高,也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因为并非黄埔嫡系出生,一直被蒋介石排除在心腹圈子之外,属于杂牌军。卫立煌和八路军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解放战争时期不忍看见同胞相残,干脆借出国考察躲避蒋介石。卫立煌是个硬汉,他的出身和个性注定他要和蒋介石分道扬镳,若不是妻子朱韵珩在其中斡旋,他很难得到蒋介石的信任。

卫立煌是安徽人,父母早亡,家境贫寒。他的原配妻子葛氏是母亲在世之时为他安排的,迎娶葛氏之后,卫立煌已经是孙中山麾下爱将。葛氏命薄,没来得及看到丈夫功成名就就撒手而去,只留下了两个幼小的孩子。卫立煌的母亲要求卫立煌再娶,卫立煌只好在广州娶了第二任妻子田氏,田氏在给卫家生了两个孩子之后也病故了,卫立煌从此孑然一身。

后来卫立煌在北伐战争之中屡建奇功,名声越来越响,在击败孙传芳之后,他已经升任为十四师师长,率军驻扎在镇江。一日,卫兵告诉卫立煌有一位女教师来到师部寻找师长,卫立煌一看是一名从容优雅的女性,她正是镇江崇实女校的校长朱韵珩。朱韵珩虽然言语间彬彬有礼,却有着不可侵犯的正义感。她质问卫立煌的部队为何占领了崇实女校的校舍,而且还损坏了东西。卫立煌对此并不知情,立刻下令部下从崇实女校之中撤出,务必赔偿崇实女校的损失。

朱韵珩本以为此次来讨个说法会是一场恶战,没想到卫立煌如此讲理,轻松就将事情解决了。她更没有想到的是,在她义愤填膺找卫立煌说理的时候,卫立煌却看上了她这个人,想到自己丧妻之后多年未娶,是时候找一名适合的妻子了。朱韵珩走后,卫立煌派人打听她是否已经婚配,听闻这位女校长还没有结婚,立刻对朱韵珩展开了追求。

朱韵珩并非是名门大小姐,她是一名孤儿,是由教会抚养长大的。她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教徒,经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学业有成,还曾经前往美国留学。卫立煌非常欣赏她,朱韵珩经过交涉一事之后对这位师长也很有好感,两人顺其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1927年12月24日,卫立煌和朱韵珩在上海举行婚礼,两人的婚礼正好赶上蒋介石和宋美龄的世纪婚礼,似乎是冥冥注定之中的缘分,宋美龄和朱韵珩从相识到互为知己。宋美龄和朱韵珩两人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见面之时都以英文交谈,而且常常以英文给对方写信。卫立煌婚后不久就因为何应钦的排挤,前往北京的陆军大学深造,朱韵珩自然也只能辞去校长一职跟随着丈夫。

卫立煌刚刚娶妻,却进入了事业的低谷期。而朱韵珩和宋美龄的交好,又给卫立煌带来了新的机会。朱韵珩利用宋美龄帮助丈夫博得蒋介石的信任,而宋美龄也希望通过这个“太太之间的友情”拉拢一位良才。1929年,蒋介石与石友三开战,蒋介石一时找不到应对的良将,宋美龄便提议可以让卫立煌上。蒋介石点头之后,宋美龄首先给朱韵珩写了一封信去探一探卫立煌的口风。

那时候朱韵珩刚刚在北京协和医院生下了女儿,他们夫妻俩的计划是生下女儿之后,就让卫立煌去欧美深造,暂时不要参战。但收到信之后,卫立煌觉得这是自己重新走上战场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于是夫妻俩带着女儿一同南下,卫立煌逐渐成为蒋介石手下的悍将。

到了抗战时期,卫立煌迎来了军旅生涯的巅峰,他手下最多时指挥兵力达到了百万。然而就在他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朱韵珩却突然生了病。朱韵珩在成都做了一个小手术,不幸死在了手术台上。卫立煌的儿子卫道然回忆:“母亲去世后,父亲与蒋的上层关系中断了,也没人帮他说话。”

让蒋介石和卫立煌产生冲突的最大原因就是卫立煌与八路军一向亲密,合作愉快,蒋介石独裁多疑,自然觉得卫立煌对他不够忠心。1942年元旦,蒋介石家中请客,向卫立煌发出了请帖,而当天宋庆龄前往宋霭龄家中做客,孔祥熙也给卫立煌发了一封请帖。因为曾经和孙中山的感情深厚,卫立煌想要借机去探望国母,本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但蒋介石却认为卫立煌对蒋家无礼,对他成见更深。

而孔祥熙这个时候也没有闲着,看到卫立煌突然单身了,就寻思着将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他,宋美龄也非常支持这桩婚事,应该是想要继续借孔家拉拢卫立煌。卫立煌对妻子情深义重,那时候还没有从丧妻之痛之中走出来,就婉言拒绝了孔祥熙。

卫立煌知道自己这一拒绝多少会得罪孔家和宋家,不得已之下只好以“已经有意中人”为理由,一边推脱,一边筹备出国事宜。后来卫立煌在美国认识了韩权华女士,本来敷衍两大家族的话成了真,他和韩权华结婚,韩权华女士成为他的第四任妻子。

韩权华和朱韵珩一样是非常优秀的高知女性,她在美国进修音乐,她的姐姐嫁给了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少女时期在天津读书的时候,她还曾是邓颖超的同窗。韩权华年轻时非常漂亮,曾是北大的校花,北大经济系教授杨栋林对她一见钟情曾经疯狂追求过。韩权华上课的时候甚至还有老师和学生围观,把门堵得水泄不通。

从卫立煌的后面两次婚姻我们可以看出,他并不喜欢孔家小姐那样的千金,他钟情于高知女性,喜欢她们身上的独立和正气,特别容易被这类女子的知性美所打动。而作为一名军人,先后折服两位曾经留学国外的民国女精英,卫立煌一定有着非同常人的魅力。

(0)

相关推荐

  • 孔令仪:执意下嫁凤凰男,二婚做第三者,晚年一件事让人称赞

    民国时有这样一位大小姐,她的父亲是左右中国经济命脉的孔祥熙,母亲是"宋氏三姐妹"大姐的宋霭龄. 她一生经历两段婚姻,二婚做插足别人婚姻的第三者收获幸福. 她晚年因为精心照料宋美龄被 ...

  • 《宋家皇朝》:宋蔼龄、宋庆龄、宋美玲三姐妹的选择,风云近代史

    大家好,我是馄饨,今天我要给你们讲影响了中国历史的三姐妹,剧情来自电影<宋家皇朝>. 那是一个动乱不安的年代,父亲宋查理带着大家一起烧洋货,抵制美国迫害华工,还让三姐妹把手里的洋娃娃也烧了 ...

  • 在历史中湮灭了的“孫家大院”

    在中国历史上的明清时期,著名晋商中曾经的翘楚是晋中太谷的一户孫姓人家.据史书记载,清咸丰三年有一官吏在给皇帝所上的奏折中这样写道"臣伏思国家承平二百余年,德泽涵濡,民殷物阜,四海之广,岂无数 ...

  • 宋氏三姐妹年轻时到底有多美?看完这组绝版黑白老照片,便能知晓

    要说到民国时期的著名家族,宋家肯定是不得不提的,尤其是宋氏三姐妹更是为人津津乐道.所谓宋氏三姐妹,即是大姐宋霭龄.二姐宋庆龄和三妹宋美龄,三姐妹各个貌美如花才气出众,是民国时期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姐妹花. ...

  • 蒋经国原本雄心勃勃,却因受到这个打击,长叹“报国无门”

    1948年8月,蒋介石为了抵制通货膨胀,挽救濒临崩溃的经济,派蒋经国到上海改革币制. 蒋经国雄心勃勃地到了上海,随即成立了一万人的"上海青年服务总队",开始打击囤积居奇的不法商贩. ...

  • 杜聿明之妻:在台湾受尽苛待,一封来自杨振宁的密信改变其后半生

    杜聿明是国民党的一员猛将,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过汗马功劳.国民党末路阶段,他曾认为自己是老蒋的"孤臣",苦苦撑着腐败混乱的国民党,奈何历史的车轮已向前进,无可阻挡. 1948年,淮海战 ...

  • 有钱就是豪横,孔令仪做第三者也能如此霸气,不服不行

    1943年的一个夜晚,财政部妇女工作队的几十位工作人员,正不眠不休地加着班. 工作台上各种金线.织品堆积成山,各种叫不出名的绸缎.缀饰,在这些人的手上花样翻飞,变成了各种时装.被面. 而此时,财政部长 ...

  • 离婚,你想不想“静静”?

    离婚不仅仅关系到分家产和争夺孩子抚养权这些破事,翻脸不认人到从此天各一方.形同陌路都算是好的.能不闹到资本主义国家这种你死我活的境地,真不错了. 文 | 三无青年 近几天,随着<离婚冷静期实施条 ...

  • 老蒋“牵线”让孔令仪成为第三者,最后是何结局?

    孔祥熙与宋霭龄结婚之后,育有4个子女,其中孔令仪是最受宠爱的一位孩子.孔令仪与孔祥熙长得比较相似,脾性也一致,与其他孩子相比,孔令仪是最安分的一个. 孔令仪高中毕业之后,进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学习,在姐 ...

  • 《大江大河2》宋运辉和程开颜离婚:不同步的婚姻,注定过不到头

    文/雪落无尘 世界上,可能没有和你绝对三观一致的人,也可能没有灵魂伴侣,但一定有能和你携手共进的人. 你们或许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是你们的思维认知层次是相同的. 比如说,你做某件事,外 ...

  • 历史上有哪些奇案?

    1948年初冬,解放军在各个战场展开了摧枯拉朽.排山倒海的进攻,国民党总统府所在地南京,万木萧条,一片悲凉.就在这人心惶惶.兵荒马乱之际,上海发生了一件不被外人所知的大命案:这就是假蒋介石章进财,被幽 ...

  • 孔令仪的一生

    原标题:孔令仪:一婚带走六箱嫁妆,二婚嫁给武官,晚年与宋美龄情同母女 网海拾贝  孔令仪,是宋蔼龄和孔祥熙的长女,在一众儿女中,她受尽父母宠爱,然而,她晚年的日子却是不好过,因为没有孩子的缘故,再加上 ...

  • 陈明仁上将13岁结婚,新娘14岁,后来的生活让人很羡慕

    一提起"包办婚姻",很多人都深恶痛绝,认为违背人性,没有幸福. 其实,不能这么一概而论,只要是对的人,"包办婚姻"也未尝没有幸福,比如开国上将陈明仁夫妇. 陈明 ...

  • 孔令伟出生于1919年9月5日,在家排行...

    孔令伟出生于1919年9月5日,在家排行老三,人称孔二小姐.从小时候起,宋美龄就对孔令伟宠爱有加,官邸人人皆知.而宠爱之深,更使外界有很多传言,指孔令伟根本就是宋美龄所生,甚至连男主角的名字都有,即刘 ...

  • 马枚素:男人生命中的三位贵人

    男人生命中的三位贵人 有人说,三步之内,必有贵人.人生境遇环环相扣,所谓贵人,就是助你成长,让你遇见更好自己的人. 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其实都有它的道理,只要细心,就可以在身边找到伯乐和知己,让自己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