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响西周——盠驹尊 | 国博·讲述
盠(lí)驹尊
西周·盛酒器
在Soul,摆脱焦虑,轻松做自己
广告
高32.4厘米,长34厘米,重6.6千克
1955年陕西郿县李村出土
商周青铜器中出现了将人或动物的立体雕塑与实用容器造型融为一体的作品,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的成功结合,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西周时期的青铜酒器盠驹尊造型小巧、憨态可爱,正是其中极具代表的作品。
“小马乍行嫌路窄”
展开剩余81%
西周 盠驹尊
这件驹尊高23.6厘米,长34厘米,重5.68公斤。整体造型为一匹憨态可爱、生气十足的小马驹。小马驹昂首站立,两个小耳朵直直竖起,它的身躯较小,四条腿也显得矮矮墩墩,但四蹄触地有力,极有生气,这样的造型反而透射出小马驹的虎虎生气,活有一副“小马乍行嫌路窄”的架式,就连它的一条小马尾也执拗地斜向下垂着。驹尊整体造型生动写实,稚气盎然,似乎将铸造者对马的喜爱表露无遗。驹尊腹腔中空,可置盖。驹尊整体只在马驹腹部饰有很简单的圆涡纹两组,非常简练,与朝气勃勃的马驹形象匹配,二者相得益彰,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西周青铜艺术珍品。
这件驹尊造型生动活泼,极富写实性,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并不只是一件仅供观赏的艺术品,而是一件很重要的礼器——尊。
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礼器。据记载,商周时期,盛行以动物为造型的尊。而以马驹为造型的尊极其少见,因而这件盠驹尊就更显弥足珍贵了。
周王的“执驹礼”
盠驹尊胸部的铭文
盠驹尊是1955年在陕西眉县李村西周窖穴中出土。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在驹尊的胸部和背部的方盖内还铸有铭文,胸部上有铭文9行94字,盖内有铭文3行11字,总共有105字。
驹尊上的这105个铭文记载了西周中期,周王举行执驹礼时发生的事情。
执驹礼是指每匹马到了两岁时,就证明它已经长大成熟,此时要将小马驹牵离母马,开始教其驾车服役。每到这个时候,周王都要举行一场盛大的仪式,祭祀马神,以证明这匹马可以参加兵役了。按照当时的称谓,这个仪式叫做“执驹礼”。盠驹尊上的铭文就是西周时代“执驹礼”的真实记录,为我们研究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在一次重大的执驹礼中,有一位叫做“盠”的贵族,大方得体,表现出众,周王特意赐给他两匹驹,盠非常珍视这种荣耀,为了使后代子孙永志不忘,他特意制作了驹尊等一批青铜礼器以示荣宠。
按照当时贵族的习惯,盠还在驹尊上留下了这样一段铭文,其中驹尊盖上的11字铭文写道:“王拘驹斥,赐盠驹勇雷、锥子。”意思是说:周王在斥这个地方举行执驹礼,赐给盠两匹驹,分别叫勇雷和锥子。至于驹尊胸部上的94字铭文,则除记述周王赐马经过外,还表达了主人感谢周王对旧宗子弟的关怀和厚惠,字里行间,表现出无限的荣耀;主人并表达了希望这种荣耀能够永世流传的心愿。
西周非常重视礼制,人们常说的《周礼》就是西周初年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周公所制定的典章制度。他依据周人的原有制度,参考殷商的礼仪,制定了田制、官制、禄制、乐制、法制、谥(shì)制、嫡长子继承制等政治、法律及文教制度,并配以相应的各种仪式和音乐。在当时,就是对于马的成年典礼,西周也有一套极为严整的礼制规范。
马在西周为何受重视?
说到这里,您也许有一些困惑,为什么马在当时会受到如此的重视呢?
马是我国古代“六畜”之一,马在我国被驯化,大约是在新石器时代。到了商周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畜牧业兴旺。马以擅走、力大的优点,受到人们特别的重视。
在经济、军事都不发达的西周时期,马是当时战争中的重要工具。《说文》中记载,“马,怒也,武也。”怒,说明马性情刚烈,奔跑迅速,适于参加激烈的对抗战争。武,表示征伐用武的行动。
中国西周时期的战争以车战为主,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多是马拉的战车。人们甚至拿作战马车数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和规模。因此,那时的帝王也被称为“万乘之尊”。
通常作战时,每辆兵车配备四匹马,一名甲士,一名御者,徒兵十人,士兵要在马车上以戈为武器进行战斗。训练有素的战马是骑兵部队建设中的重要保证,在战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西周中期,周王重视马政,也就不难理解了。
盠驹尊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马驹形青铜器,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的杰作。马驹造型活泼生动、传神逼真,看着它,我们仿佛听到一串轻快的马蹄声,从遥远的西周渐渐传来。
鸿盘史诗——虢季子白盘
磬中之王——虎纹石磬
克商之证——利簋
(图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