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 ——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

我们先看苏霍姆林斯基讲述的一个小故事:

尺子的故事
在某一个小学里,有两个小男孩同桌,他们的关系很好,一个孩子学习比较好,另一个学习有点吃力。某一次考试的时候,那个学习能力差一点的孩子很吃力,因为他的同桌学习很好,作为他生活中的好朋友,他就想帮这个学习不好的孩子。但是这个学习吃力的孩子拒绝了学习好的孩子的帮助。
在下一节的劳动课里,老师让孩子们做一个尺子,学习好的那个孩子做得很不好,而这个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却做出了一把非常漂亮的、精准度非常高的尺子。这时,老师们就专门表扬了学习成绩不太好但尺子做得好的这个小男孩。后来,这个孩子就请求老师把他自己做的尺子拿回来,永远放在自己的书桌前,因为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做尺子就是他的特长。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众多故事中的一个小故事,生动地展现孩子们的学校生活情景,把教育孩子的一些思想内涵体现出来。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小故事被各国的教育工作者广为喜欢、阅读和运用。
在这个小故事中,深刻地反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特色:他确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里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这种特长,让特长在不同孩子的身上展现出自己最佳的表现。
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教师而言,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特长”的眼睛,时时处处留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们原来是如此的可爱与乖巧。当然,这种特长远不是智力的特长,更不是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比如说有些孩子动手能力强,有些孩子善于口语表达,有些孩子善于才艺表演,有些孩子擅长体育运动,有些孩子善于棋类活动,有些孩子善于游泳,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我们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讲述“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一个孩子叫做巴甫里克的故事吧(内容有删节):
在入学后的最初几个星期里,巴甫里克就感到,他和别的孩子有些不同……老师给他做的鉴定是:思维迟钝的儿童,应当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所以在校给他尽量补课,也给巴甫里克的母亲提出同样的忠告……然而,在一次参观生物室的时候,巴甫里克面前展现了一个新奇的、从未见过的世界。西红柿的茎不是直长的,洋葱头长得像西瓜那么大,大黄瓜却生长在瓶子里。看到这里,巴甫里克睁大双眼在想:这一切都是怎么搞出来的呢?他想象着,要是在学校的室外园地里,培育出这样西红柿,该有多好呀!可是他算术不及格能去幻想这些事情吗?
就这样,巴甫里克面对教科书十分艰难地渡过了小学阶段的四年时间。在五年级的一段时间里,学习方面与前四年相差无几,为了他的成绩先后有八位老师找过他母亲谈话。说实在,他母亲也已经见怪不怪了。唯有让他感到快乐的是植物课,植物学教师不像其它老师所说的“掌握教材”,而是让学生去自己获取知识。他要每个学生缝一个布袋,做几个纸袋,以便装各种各样的“生物材料”,准备上课使用。这可乐坏了巴甫里克,他的袋里面装着各种枝、叶、根、茎、花和种子。所有这些,都让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看,加以比较,并且画下来。直到这时,全体老师才第一次听说,原来巴甫里克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学生,而他的智慧,用自然学科教师的话来说是“表现在手指尖上”的。后来巴甫里克做了一个培育树苗的试验,居然成功了。从这件事上,开始了甫里克巴的转变。老师们把巴甫里克发展中的这一变化称为“思维的觉醒”。中学毕业后,巴甫里克进了农业学院,后来成为农艺师,现在已经在一个国营农场里顺利地工作好几年了。
学生巴甫里克是苏霍姆林斯基转化的其中一个学生,这也是一个有特长的孩子。他的特长不是表现在学习成绩上,而是“表现在手指尖上”。正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双慧眼,才发现了像巴甫里克这样的一块“璞玉”,也为孩子的一生发展铺平了道路。
事实上,我们中小学校类似于巴甫里克这样的学生数不胜数,关键是我们中小学教师是否能够发现他们的特长,是否能够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才是我们中小学教师需要积极思考和探索的。
我们再看看一部印度电影《嗝嗝老师》,讲述了一个叫作奈娜的老师和9F班14个学生的故事,梗概如下:
奈娜老师是位患有抽动秽语综合症的患者,经常会不受控制的头部抽动,并发出怪声。由于世人对这种病症的无知,她经常被当成怪物看待,这也令她的教师梦一次又一次的破碎。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她终于被一所中学接受,当上了一名中学老师。但是,她所教的班级却是全年级最差的班级,全班的学生甚至合起伙来想办法赶走她这个老师。
在与十四个学生的相处之中,面对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挑衅,她给予了学生一次又一次的包容。她想出各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她把教室搬到了体育场,她发现学生的长处,并帮助学生利用自己的长处,不做一个无为的人。十四位学生也在不断的进步,可学校的另一些人总是爱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并一次又一次的羞辱他们。他们也曾自暴自弃,在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闯祸中,奈娜老师又一次又一次的包容他们,并请求校长给他们机会。
最后,在老师与学生的努力下,他们成功了。十四个学生期末考试全部及格,甚至还有一个第一名。
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群“差”学生逐步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位身体“残疾”教师逐步成长的过程。影片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你并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可能只是你的长处还没有被发现。
我们再看一个案例:
某初中学生:刘XX,中考成绩:语文23分,数学13分,英语23分,历史18分,政治32分,物理11分,化学8分,实验24分,体育66分,中考总分218。面对这样的中考成绩,家长也是非常的郁闷和无奈,只能用“奇差无比”来形容。事实上,这样的学生,在我们的学校里比比皆是,基本上都是教师的“眼中钉,肉中刺”。在部分教师看来,这样的学生已经是“无药可救”了,因此在学校或课堂教师基本上是不管不问,学生基本上也是得过且过“混日子”,然后流落到社会上从事最低端的工作,或者成为社会的“盲流”。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学生,我们发现他体育成绩比较好,实验成绩也不错,孩子的动手能力强,这就是孩子身上的优点。因此,我们建议孩子上职业学校,学习汽车修理专业,当然孩子也比较乐意。可能,这只是一个开始吧!我们相信只要孩子认真学,谁说这个孩子就不能成就一番个人事业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显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恰恰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有特点的孩子最容易被老师记住。事实上,我们教师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多年后能够记住“名字”的学生往往大都是当年“调皮捣蛋”的“差”学生,而离开学校还能回来看望老师的学生,也恰恰大多是这一类的“差”学生。“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我们今天怎样对待学生,那么明天学生可能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因此,苏霍姆林斯基一再谆谆教导我们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科所)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郑州市金水区龙子湖第三小学,图片与内容无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