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身处平凡,依然过有诗意的生活
为什么我们一直想奔赴远方。
我们的内心渴求着什么?跨越生活、工作、价值观的鸿沟,我们在诗和远方可以平等的对话。在遥远的极地、阳光,音乐,书籍,这一切都平分给大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01
近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八分钟的新闻故事《村里的朗读者》,介绍的是来自河北承德大山里的农民于新伟,因一则“养鸡大叔用播音腔朗诵《再别康桥》”的视频走红网络。在接受采访时,于新伟自称为“守山大叔”,工作是“养鸡”,说起自己的生活,他平静地讲:“种种地、养养鸡,修理修理山。”
十多年前,和其他打工者一样,于新伟走出大山,曾在二连浩特开过小吃店,因为想家,没能坚持下来,于是回到村里,承包了300多亩山地,加盖了牛棚,养起了20多头牛,做起了“守山大叔”。
然而,“守山”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一场大火烧毁了牛棚和设备,欠下30多万外债的他,不得不再次外出打工,后来他返回村里,养起了鸡,并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当地的蘑菇等土特产,三年多逐渐地还清了外债。
干完农活之余,从小喜欢唱歌、读诗的他,忙着做一些有趣的视频。在高山、田地、盛开的野花、撒欢的鸡仔,这些原生态的环境成为了于新伟视频中的背景,得益于上天赐予他的一副好嗓音,他用播音腔朗诵的《再别康桥》、《出师表》,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关注。嗓音承载梦想,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说,唱歌、读诗、散文,它都有励志的内容,从中学到了一种精神力量,纵使生活再苦再难,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不能放弃,始终相信,总有一天什么都会过去,都会好。
热爱生活的模样应该就是守山大叔的模样,在平凡的日子里,过着积极向上的不凡生活,于新伟的乐观、让他把每一天过得和大山里的阳光一样灿烂。
02
今年6月份,湖北农民工吴桂春,在东莞打工17年,却到图书馆读书12年的事儿,刷屏了网络,引起了网友们的极大热议。
2020年因为疫情,吴桂春打工的鞋厂不能复工,身上连一个月200元的房租也交不起。在离开东莞之际,他到图书馆办理“退还图书借书证”手续,并在图书馆的读者留言表上写的133个字的留言。
我在东莞打工17年,其中有12年在东莞图书馆看书。书能明志,有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企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所以我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无奈,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
文字朴实,感情饱满,非常真挚地表达出了他对东莞、对图书馆、对读书的热爱与留恋。
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工,在繁重的打工之余,生存状况如此窘迫的情况下,他坚持12年在图书馆读书,读书并没有让他的物质生活获得很好的改善,但是,他从书中获得的知识财富,以及建构的精神世界还有诗和远方,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
读书也改变了他的命运,在各方的努力之下,吴桂春重新找到了份绿化养护的工作,可以继续留在东莞,持续他读书的梦想。
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压力有多么的沉重,要相信生活值得一过,只要你热爱它,总有诗和远方在等着你。
03
前一段时间,上了热搜,登上央视22岁的青岛建筑工地小哥陈江山火了,工余时间在工地上弹奏古筝的他被称为“全网最有才的农民工”。
印象中的工地上总是尘土飞扬,建筑工人们往往狼狈不堪,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陈江山在脚手架之间、在尘土之上绽放出艺术之花。
来自贵州的陈江山,因家庭困难,14岁便辍学在家干农活。因为喜欢看武侠片,《倚天屠龙记》里杨逍抚琴出场救人的样子兼职太有魅力,梦想自己某一天能触碰到古筝的琴弦。然而现实很残酷,家里日常支出都很困难,更何况买古筝。4年前,来到青岛打工,工作之余,他看到表哥在一家培训班学习古筝,优美的旋律打动了陈江山,然而,工地上打工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学费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表哥见他喜欢古筝,就把自己的古筝借给他,每天工地干完活,陈江山利用短暂的工余时间打开手机视频自学弹奏古筝,4年了,从未间断过。后来教表哥练琴的徐老师见陈江山如此执着,专门送给他一把旧古筝,那一刻,陈江山内心的声音更加坚定了。通过自学,他学会了很多高难度的曲目,时常演奏给工友们听。
有时,面对别人提出的质疑,陈江山坦言:“弹古筝是爱好,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很累,但练习古筝让他感到充实,快乐。”
若不是对生活充满热爱,谁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依旧坚守自己的爱好与梦想?纵使生活在平凡中,也依然仰望星空。
05
热爱生活的存在本身,充斥着平凡普通甚至还有艰辛、磨难,可是无数个“于新伟”、“吴桂春”、“陈江山”们,依然用乐观和热爱,让平凡生活有诗意,充满正能量。
平凡人的微光汇聚,终将时代的沟壑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