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第一篇文章,带你搞懂倒装中最“复杂”的宾语前置
开学一段时间了,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据小编老师调查,大部分学校采用的是部编本教学,很多以前是下学期的篇目放在了上学期学习,这里头就有必修(上)的《劝学》和《师说》。这些文言篇目有文言句式,是课堂学习的重点,比如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以上四个句子是考试的常客,也是复习文言句式时“上得了台面,下得了试卷”的例句。今天小编老师会依托课文里面的句子,跟大家讲一讲最复杂的“宾语前置”。
为什么说它最复杂呢,这里先按下不表。现代汉语中,一个基本句子是由一套主谓宾构成的(还有主谓结构,这个不在今天的讨论范畴,就不说啦),也就是说,一个句子,无论有多长,我们总能抽出“主谓宾”,且宾语在谓语的后面,构成动宾结构。
如:漂亮的语文老师在办公室吃完了一块诱人的榴莲千层。主语是“语文老师”,宾语是“榴莲千层”,放在谓语“吃完”后面。这个常识相信小学生都清楚。
那,古汉语有没有这样正常的句子呢,肯定是有的,而且绝大部分都是这样正常的句子。但万事有例外,当宾语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表示强调时,就出现了文言中令人“抓耳挠腮”的“宾语前置句”。
我们对比一下“正常语序”和“倒装语序”:
在文言中,“宾语前置”有三种常见情况喔,下面我们通过例子总结:
(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操”是“拿”的意思)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微斯人”是“没有这样的人”)
这两个例子,相信大家不难看出它们相同之处是“疑问句”,大家找一下谓语或介词,第一句是动词“操”,第二句是介词“与”,既然都是“宾语前置句”,那么放在动词或介词前的就是宾语了,也就是“何”和“谁”,这两个词都是什么?没错,疑问词!好了,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第一种“宾语前置”:
常见疑问代词:谁、何、安、焉、奚
(1)时不我待。
(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上两个例子,共同点是“否定句”,我们找一下谓语动词,第一句是“待”,第二句是“信”,顺着宾语前置逻辑找到这两句宾语分别是“我”和“自”,都是人称代词,接着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第二种“宾语前置”:
(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何罪之有
(2)马首是瞻;唯命是从
以上例子,老师把“之”“是”重点标记,第三种宾前就跟这两个词有关,只要出现了,就容易触发宾语前置。“何陋之有”中,宾语是“何陋”,谓语是“有”,“何罪之有”以此类推。“马首是瞻”中,宾语是“马首”,谓语是“瞻”,“唯命是从”以此类推。
以上是今天讲的“宾语前置”的三种基本情况,大多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出现。“宾语前置”难就难在这个地方。希望同学们初学文言句式,要养成找标志的习惯,不要怕麻烦,假以时日,一定能掌握。
【今日思考】
下面一个文段有一处宾语前置,你能识别出来吗?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中三年入朝①,京兆尹卢弘正奏其为掾曹,令掌典籍。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卢弘正镇徐州,又从为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大中末,柳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
答案会放在底下评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