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茶馆(第10期)|《〈睡豚,醒来〉赏读与2020生态伦理之思》尉竹康

茶客闲谈

睡豚,醒来》赏读与2020生态伦理之思

《睡豚,醒来》讲述了一个在未来大银河时代,生态巡航船一队船员与睡豚盗猎者之间发生的精彩故事。睡豚是银河系偏远星区东始星的高等智慧生物,但他们却一直处于休眠状态,任人宰割,人们甚至因此有了“睡豚非主动休眠”等种种假说,全文在这一主悬念下铺展开,同时生态巡航船员之间从过去牵扯出的恩怨纠葛也娓娓展现,悬念迭起,直到最后与盗猎者相遇,多方冲突汇聚将故事推向了高潮。

这一小说中,凌晨老师依旧保持了颇具文学性的笔触,科幻作家星河、研究凌晨小说的张懿红教授等都发表过关于凌晨老师小说诗化语言特点的评论。张懿红还在2012年10月发表的评论中总结:“凌晨小说的浪漫情怀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倾向;二是主观叙述的抒情性和诗意美。”(《现实与浪漫相映生辉: 凌晨的科幻世界》)

但这一特点在2017年出版的《睡豚,醒来》中已展现出更多不同。

人物设置上,《睡豚,醒来》的主人公都更加复杂化。巡航飞船的船长乔飞廉果敢、刚毅,身形健硕,巡航任务中表现出了对睡豚坚决的保护态度。然而,乔飞廉曾经为了物质利益疯狂盗猎、售卖睡豚,年幼时外貌可用“皮肤白皙、眉清目秀”来形容,甚至可以扮女角,他早年还梦想当诗人,当船长之前甚至杀人、被流放。这一人物形象早已和《天隼》中塑造的英雄宇航员不同。而盗猎者毕鸿钧却是个任文学院客座教授,剧作家,诗集被众人追捧,政治活动家,领导武装独立,关心穷人生存条件的人……此外可以说《睡豚,醒来》中指喻了很多现实因素,联盟政府官员的官僚作风,生态法虽设立但执行上多受掣肘,与盗猎者暗合的官方后台等情况。《睡豚,醒来》故事虽发生于遥远的星际未来,但人物的情感纠葛仍是贴近世俗的,就像刘慈欣在本书推荐语中所说:“凌晨创造的科幻世界,总是将平实的人生与情感融入太空的宏大背景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厚重的空灵。”

《睡豚,醒来》中的配角人物也是如此:船员中有追查父亲死因、备受船长爱护的“木木”(凶手正是船长),看着是老好人却潜心替兄报仇、为救睡豚不惜夺取女孩性命的生态科学家“马洪”,想进军娱乐圈却被家族制止、胆小怕事心肠不坏的浪荡富家子“麦杰”,爱过盗猎者毕鸿钧、抚养他女儿“吉祥”并带着上船、与麦杰同居过的“杜琳”。总的来说,《睡豚,醒来》在密闭的飞船空间内塑造了复杂的人物关系,暗涌的冲突被作者一丝丝抽离展现,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颇具戏剧性与可读性。

另外《睡豚,醒来》很大的一个特点是用了独特的叙述者“泽泽”——巡航飞船的智能管理系统,这一视角在抒情化和诗化上大大受限,但不得不说这完全是作者匠心独运的选择。只要故事发生于飞船信号能触达的地方,泽泽都可以近乎“全知”地讲述,甚至可以通过对船员的精神检测或治疗来展示人物潜藏于内心的精神世界。而与此同时又留有“限知”的余地,信号被干扰乔飞廉可以在45号睡豚洞做小动作等。更重要的是,结合《睡豚,醒来》所涉及人与宇宙大自然关系的主题,由旁观的人工智能来讲述,有一种独特巧妙的艺术效果,就像主流文学中莫言在《生死疲劳》选用的动物视角一样。《睡豚,醒来》因为独特视角的选用,使得全篇叙述语言也有相应的变化,全文更加的客观而不失谐趣,幽默而真实可信,表现出的语言风格并不只是诗化、浪漫主义这一种层次。

其实,笔者注意到《睡豚,醒来》中有几处细节甚至要明着站出来反“理想化”。传奇人物、盗猎者毕鸿钧是有名的诗人,文学客座教授,政治活动家,后来却不再空喊口号,为了获取巨额资金成为了盗猎集团头目。文中的配角马洪、麦杰也时常吟诵毕鸿钧的诗句。巡航船船长乔飞廉幼时理想是当诗人,他曾说“要做宇宙的荷马,一生去追寻宇宙的激情和美”,成年工作后体态臃肿身边也还带一本《荷马史诗》,而后来经历世事到了巡航船当船长却不见那本《荷马史诗》了。文中主人公与文学多有牵连,可以说是作者的有意为之。值得一提的是文中一个小人物——常诅咒文学未来的教授老头,他讥讽以文字谋生的人:“这是个讲究实力的年代,文学的实力在哪里?扯淡,它完全是在扯淡!”这老头之后再无戏份,似乎他的出现就是对文学进行了咒骂。乔飞廉和毕鸿钧都曾是怀着美好愿望的诗性青年,而后在现实面前都做出了自己的不同妥协与改变。人物层次显得更加丰满,也更富蕴藉空间。

丰富的人物形象设计为复杂的故事情节做好了铺垫,《睡豚,醒来》最有张力的是从情节的矛盾冲突让读者迸发出对于人类与宇宙大自然关系的思考。

船长乔飞廉和盗猎者毕鸿钧的矛盾冲突,在于毕鸿钧认为穷人需要睡豚带来的利益生存、保证健康,而乔飞廉的着眼点是满足自身物质利益与盗猎濒临灭绝物种之间的平衡。这一次毕鸿钧看重的是人,而乔飞廉保护了睡豚。之后生态科学家马洪要用激光刀杀害患有绝症的小女孩吉祥,以求唤醒长期休眠不醒的高等智慧生物睡豚,而这一次乔飞廉选择了拯救小女孩吉祥。人与睡豚,都是宇宙中的物种,孰轻孰重、如何取舍?

巧妙的是文中还将同一逻辑困境抛向人与睡豚两边:小女孩吉祥的妈妈善良温柔,但为了治好吉祥的病让船员帮她偷拿一个睡豚大脑,理由是睡豚已死。而后来马洪要杀害小女孩吉祥救睡豚的理由也是吉祥已患绝症,反正都是死。这一充满科学实验意味的情节设计,在读者头脑里上演了一场有关宇宙生态伦理的思想实验,掩卷而思,未来与现实交叠,堪称精妙。

的确,阅读时能感到这种情节设计带来的思想张力,比概念说教要清晰有力百倍。尤其遇上这2020疫灾之年,更让人反思人类在大自然中的行为。历经《睡豚,醒来》跌宕起伏的未来故事,再看当下,不胜唏嘘……

《睡豚,醒来》在最后结尾处做了开放性处理,除了巡航飞船系统AI“泽泽”的意识觉醒,睡豚也睁眼醒来。睡豚这一形象的创造,不止在全文提供了有吸引力的悬念,更富现实指涉意义的象征属性:

睡豚——并未被人类完全了解,沉默着,任人为所欲为,但哪一天如果“睡豚”醒来了呢?

(完)

作者简介

尉竹康

科学、幻想、文学爱好者。

高校科幻有酬征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