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打孩子更可怕的是,父母不好好说话

母亲大学

每一个幸福快乐的妈妈

都在“母亲大学”找到了力量

比打孩子更可怕的是就是我们父母不好好说话。

当我们的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如果不好好学习,我就不爱你了等等。

父母的不当的言语让孩子产生担心和焦虑

这样的语言模式只会让孩子觉得你爱他的学习,爱他的行为要比爱他本人多得多。

当我们以威胁的方式去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孩子他们就会当真。

孩子们会处于焦虑和担心,让自己马上变乖,让自己很听话。于是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办法甚好,我们就可以再用。

殊不知,我们的这种行为是以耗损孩子的安全感为代价的。如果我们的孩子去做一件事,不是源于自己的决定,而是由于惧怕去做。那么他们长大之后就会习惯性地做出类似的让步,承受类似的担心和焦虑,在人际交往中也无法获得片刻的轻松

其实,有些父母的凌辱性言辞也是源于自己的心结,或者说是自己的事业上不顺利了,处境有点糟糕了,夫妻之间发生矛盾了等等。

因此你就会忍不住拿孩子来撒火、泄愤。孩子就无辜地被牵连了,成为了我们的出气筒。孩子他们真的很无助,也很矛盾。因为他们会发现同样的事情,昨天我是这样做的,妈妈没有骂。今天我也是这样做的,为什么今天就又骂我了呢?因此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又是错的呢?

父母凌辱性的言辞让孩子坠入自卑的深渊

也有父母就会说:你真是个累赘,我真的后悔生了你呀,你看看你怎么跟你爸一个德行。你跟你那个妈呀一个样子。你整天就知道玩,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的让人省心,你再看看你怎么一点都不让人省心呢?

这些语言貌似是在提醒孩子,你该努力了。其实,他会让孩子坠入自卑的深渊,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没有用。我不被需要我不被接纳,我不被尊重我们有重要感、价值感和归属感。

甚至他会觉得自己就是低人一等,从而自己开始厌恶自己,不喜欢自己,不爱自己,更有甚者会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之后,即使是遇到了好的机会,他们也很难真正地抓住和把握。因为他们早早地就从父母那里清晰地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我不配拥有,也没有资格拥有。

情绪化的父母要学会向孩子道歉

如果您是情绪化的父母,请您先处理好了自己的情绪,再开口说话。

如果你忍不住说了气话,也需要及时地尽早地要向孩子去道歉,要告诉孩子:宝贝,对不起啊,妈妈刚才的情绪有点激动,所以说了一些伤害你的语言,无论怎么样,我已经伤害到了你,是我错了。其实是我自己今天遇到了一点点小麻烦。我的心情有点不好,所以建议发了脾气,把你当成了我的出气筒。妈妈希望你能够原谅我,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心理研究发现,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无论怎样的努力,都很难满足父母的期望的时候,他们就会对自己的认知出现偏差。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可以,自己不是一块学习的料,从而痛苦地审视自己,到最后慢慢地放弃自己。

引领孩子共同去制定一个目标

有些父母之所以无法接受不够好的孩子,更多的是源于无法接受不够好的自己。希望我们能够尽量地放低自己的期待,因材施教。在善待孩子的同时,也能够去善待自己。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和孩子共同去制定一个目标,引领孩子的方向。

当然,制定目标一定要合理,一定是以孩子踮起脚可以够得着的为主。

制定目标,不要让孩子有遥不可及的感觉,这样也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朋友们,如果让你在挨打和挨骂之间做出选择,你会选择什么?如果是我,我一定会选择挨打,因为挨打之后伤痕是看得见的,至少父母看到了会心疼,朋友看到了会同情。可是责骂却会把人能逼疯了,没有人能看到你有任何的伤害,因此也就没有人会在意你。

所以和侮辱比起来,身体创伤的愈合可是要快得多。

不会爱,爱得越深,伤害越深。

请不要再让我们用错误的爱,成为刺向孩子心口的那把“隐形的刀”。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请您拿出您的一根手指,在空中写一个“恶“。我们会发现上面是一个”亚“,下面是一个”心“,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心情在亚健康状态的时候,说出来的语言就恶了。当我们的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我们就会恶语相向了。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用两年的时间学会了说话,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学会把话说好。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把话说好,做更智慧的家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