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治家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三个字

大道知行

2021-06-16 09:10

曾国藩,字伯涵,湖南湘乡人士,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显赫又颇具争议的人物,但他的治家思想却得到后人高度一致的赞许。他在家信中曾说:“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今日我们就来看一看曾国藩治家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三个字。

【01】

曾国藩有言:“一家之中,勤则兴,懒则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勤劳就会兴旺昌盛,懒情则会导致衰败,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曾国藩的“勤”表现在多个层面:

首先,读书学习要勤。曾国藩讨论学习的话题较多,他喜好读书,一生勤学不辍,曾说:“余性喜读书。”又说:“余在军中不废学问,读书写字,从未间断。”求学,须先立志。他说:“譬诸草木,志之不立,本则拔矣。是知千言万语,莫先于励志也。”他认为立志就应该立远大志向,“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凡人无不可为圣贤”“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学”。这里的“大人”,是指圣人、贤人。立志后,就要坚持不懈地实现,“一息尚存,永矢弗谖”。

其次,治家要勤。曾国藩在书信中常要求家人保持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的传统,如“戒懒莫如早起”。他认为“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家中养鱼、养猪、种竹、种蔬四事,皆不可疏。一则上接祖父以来相承之家风,二则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庭有一种旺气。”曾国藩要求家人每日或攻读或劳作,绝不不容许游手好闲的恶习存在。

第三,事业上要勤。曾国藩认为,个人的天资不是最重要的,勤能补拙。他在家信中说:“勤可以补救愚拙,不知者将渐知,不能者将渐能。”他认为偷懒、贪图安逸反而是事业失败的根本原因,曾说:“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又说:“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曾国藩是一位实干家,追求“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他总结说:“勤如天地之阳气,凡立身、居家、作官、治军,皆赖阳气鼓荡。勤则兴旺,惰则衰颓。”可以说,勤奋、勤劳、勤勉,是曾国藩个人进步、家庭兴旺、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02】

曾国藩一直坚持以“俭”持家,不允许自己及家人奢靡享乐,说:“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他自己终身节俭,生活清淡,每餐仅食一荤,被朋友戏称为“一品宰相”,这里的“一品”是指“一个荤菜”。他平时穿的布鞋袜子,都是家人动手做的。三十岁生日时,缝了一件青缎马褂,一般只在逢年过节或庆典时才穿上。

曾国藩将生活节俭与清廉联系起来,认为平时注意生活节俭,才有可能保持清廉。在家书里,他就此进行阐述:“观《汉书·霍光传》,而知大家所以速败之故。观金日磾、张安世二传,解示后辈可也。”他要求弟弟通过列举金日磾、张安世与霍光家族等正反历史事例,对子侄进行节俭教育。他认为“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多财则终为患害”。

曾国藩强调节俭,是期望后辈子侄出则成器,居则惜福,他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吾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愿尔等常守此俭朴之风,亦惜福之也。”

【03】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实际能做到的人却不多。曾国藩在家书中说明了骄傲的危害:“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傲为凶德,凡为大任者,皆以此字致于颠覆。”又说:“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纽。”

骄傲的表现很多,有人恃才而傲,有人恃富而傲,有人恃贵而傲。曾国藩分析了骄傲的具体表现:“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意思说,凡属动口动笔的事,讨厌人家太俗气,嫌弃人家鄙恶,议论人家的短处,指斥人家失败,都是骄傲。他对家人与子弟的骄傲十分担忧:“吾家子弟,满腔骄傲之气,开口便道人短长,笑人鄙陋,均非好气象。贤弟欲戒子弟之骄,先须将自己好议人短,好发人覆之习气痛改一番,然后令后辈事事警改。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谨记愚兄之去骄去奢,则家中子弟,日念于恭谨而不自觉矣。”曾国藩要求其弟先自身做到去骄、去惰、去奢,再教育后辈们保持勤、俭、谦的良好品行。

一般而言,勤、俭、谦是紧密相连的。亲自参加劳作的人,明白物力维艰,自然会养成节俭的习惯;勤勉上进的人,懂得天外有天的道理,就会虚心向学,保持谦谨的姿态。与勤、俭、谦三相反的,是骄、奢、惰三恶习。这三种恶习也是难以分割的。曾国藩在外为官多年,目睹不少纨绔子弟骄奢败家的事例,故多次在家书中告诫弟弟及子侄们,不要沾染骄、奢、惰三恶习。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说:“余在外无他虑,总怕子侄习于骄、奢、佚三字,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佚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弟切戒之!”

曾国藩有时又将骄与奢相连,在家书中说:“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皆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一般官宦家庭子弟在日常生活中,身穿皮袍、呢褂,乘车骑马,又有仆从跟随,自然会觉得高人一等,瞧不起乡人雇工,而难免产生骄傲之心。曾国藩正是洞察了人性的弱点,理解了“俭以养德”的古训,才这样在家书中反复告诫。

他有时将骄与惰并举,说:“傲是凶德、惰是衰气”,即骄傲将会带来灾祸,懒惰就会招致衰败。又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平庸的人之所以平庸,是因为太懒惰,而不是缺少天分;而天分高一点的才子,又由于自恃才华而忘乎所以,过于骄傲而招人嫉恨,落得个仕途失意、牢骚满腹,甚至人生失败。

曾国藩勤、俭、谦三字家训里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