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杜俨四处奔波,《客中作》:容颜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
生活不易,四处打拼,就像苏东坡所写那样:“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泥爪;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身不由己,哪能讲究,唯有咬紧牙关,克服一切困难。
《客中作》
【唐】杜俨
书剑催人不暂闲,洛阳羁旅复秦关。
容颜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
杜俨,生卒年不详,芮挺章《国秀集》收录其诗一首,也是其唯一首传世之作。大概在唐玄宗朝之时,做过新安丞之类的小官。其他的事迹,湮没在历史灰尘里,无处挖掘。
“书剑催人不暂闲”,书剑,本意书和剑,代指学文和学武,此处可以引申指向人心之中的抱负和壮志。如许浑在《别刘秀才》诗里,有句:“三献无功玉有瑕,更携书剑客天涯”,即用的本意,而在孟浩然《自洛之越》诗:“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中,则使用了代指和引申的意思。
在这里,诗人本身处于异地他乡,心理状态恰好飘忽不定,诸般情绪反复侵袭而来。这种情况下,他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过去,那些少年志向都早已随着风云流散,不复存在。回首往事,他没有办法明说,只好暂借“书剑”以抒内心憋屈。
实质上,此处的诗人是置身在一种忙碌情景里的,因为“书剑”逼迫着他,让他不能够得到“暂闲”。涉及到诗人曾经的理想和抱负,所以他其实是不愿意停留下来的,宁愿奔波匆忙以便达到自己的内心愿望。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诗人似乎有点儿“心口不一”,他好像在埋怨“不暂闲”,但真实情况却是有些满怀希望的。
“洛阳羁旅复秦关”,羁旅,寄居异乡,或指寄居异乡的人,如陆游在《六言》诗中写道:“壮岁京华羈旅,暮年湖海清狂”,曾经流落他乡,晚年又是一番景象。此处秦关,更多的是指向边关要塞之地,如李白《登敬亭北二小山》诗里:“迴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
这句诗里出现了两个地名,一个是“洛阳”,诗人现实所居之处所;一个是“秦关”,诗人即将前往之地区。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洛阳亦只是诗人暂时的“羁旅”地,马上就可能去向另外一个异地,并且是边塞地区,直接将要参与到戍边中去。
由第一句的“书剑”之政治抱负的兴起,说明诗人早就做好面对各种困难的思想;而第二句转叙自身为了实现这种理想而繁忙奔波,不辞劳苦的模样,一则为了点出远大志向,二则突出实施过程的艰辛。事业的成功,除了勤奋辛苦劳作之外,并没有捷径可走。
“容颜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乡国,此处为家乡意,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所写:“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亲人靠不住,家乡常迁移,说明世事难料,人心莫测。在这样一种非正常的状态下,没有人能够不作出改变的。
前面诗人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为了这种实现它而努力奋发向上的状况。但那些都是比较模糊的,也只是一个轮廓,并没有细腻的细节展现。最后两句则迥然不同,从细微之处落笔,开始具体呈现自己为此而承受的种种苦楚。
诗人的样貌和颜色早就不复曾经,简直就是一年一个模样地出现在人前,一切都是因为他在时刻担忧着边关的战况;离家千万里的路途,儿时那些熟悉的场景,时常悄然闯入自己的梦里来。诗人不仅要经受生活的磨砺,而且还要承受精神上的重压。
最后这两句专门讲究对仗,并且连用“岁岁”和“时时”两个表达时间的叠字,不仅传递出时间方面的长久性,而且叠字的使用更为加深了困难上的艰巨性。更加有意思的是对仗上的使用,愈发凸显了诗人的不容易,这种困境是双层的,成倍数地相加着。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