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谁能称得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人最难做到的就是“两手抓”,所以现代高考分文、理,古代科举分文、武,现代能做到文理优长的人凤毛麟角,古代能做到出将入相的也是屈指可数,当然既然是“屈指可数”,那“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还是数得出来的,不过最称得上还是这3位:
一、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在所有介绍辛弃疾的地方,都会强调辛弃疾是“将领”,同时也是“词人”,他出生于1140年的南宋,是那个眼睁睁看过北宋之亡而依然龟缩的南宋,是那个旁边有金国虎视眈眈却依然不愿意奋死一搏的南宋,是那个令他家族不得不“仕于金国”的南宋。
因为家族“仕于金国”,辛弃疾近距离目睹过汉人受辱,他从小就励志恢复中原、报国雪耻,公元1161年完颜亮南侵时,21岁的他一马当先聚集了2000人,跟着耿京热血起义,在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之际,他带着50人袭击了对方万人大营,直接把张安国给生擒了!
辛弃疾趁此机会将张安国抓到南宋,开启真正仕宦的生涯,可他万万没想到1161年那一场,是他这辈子唯一也是最后的战场,他这辈子唯一也是最后杀过的最重之敌,根本不是他日思夜想的金国贼子,从踏入南宋的国土开始,辛弃疾的理想就被这个冷淡的朝廷扼杀了。
因为辛弃疾的才干,他们把辛弃疾一个武官当文官使,让他去地方治理荒政、整顿治安,并且始终因为他是归正人(投靠金国后又选择回归南宋的人)而不肯平等对待他,公元1180年,意识到自己壮志难酬的辛弃疾归隐,大部分精力用来写词。
直至今日他已是宋朝存词最多的词人,其中内核大部分是抒发爱国情怀,回忆年轻人抗金的场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嘲讽南宋小朝廷——“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有时候也消极低沉——“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然而有时候他写起浪漫的诗词来时,也不比任何婉约派田园派逊色,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不过比起词人,他更希望自己是个士兵罢了。
二、姜维:比干之心,七窍列角;伯约之胆,其大若拳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最早是出自《三国演义》,是诸葛亮写于《赠幼骐伯约》中评价姜维的话,完整版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而罗贯中敢塑造这样一个人物,那必然是因为历史上他本就是这样的人物。
历史上的姜维生于公元202年,承袭父亲的功德被赐官中郎,后来被逼投降于诸葛亮,到了蜀汉阵营,诸葛亮对他非常欣赏,还特意给蒋琬写信夸他:“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又说:“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公元234年诸葛亮五丈原病危,交代后事说怎么处理接下来的情况时,姜维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随着姜维任务的完成,回去之后姜维立马升职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妥妥的平襄侯,之后他就跟着蒋琬出生入死,从公元240年到247年,他成为跟费祎平起平坐的存在。
公元253年费祎被刺身亡后,姜维接手主持北伐事宜,很多人说他穷兵黩武,但当时蜀汉的那种情况,要没到穷兵黩武的地步,前期诸葛亮也不会打得那么艰辛了,更何况最后刘禅投降,才是蜀汉之亡的最大推手,姜维就死在他投降之后。
这样一来,姜维给人的印象好像还多是军事方面,他的“文”上面的才干好像没有特别明显的例子,但重点是有很多人都对此进行了评价,比如说他的打敌人钟会,说姜维“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左思又说:“庭扣钟磬,堂抚琴瑟。匪葛匪姜,畴能是恤。”
常璩直接表示“姜维才非亮匹”,诸葛亮本就以“文”为优,诸葛亮还比不上姜维,姜维这运筹帷幄之能力可想而知,李贽则说姜维是“又一孔明”,就算是踩他的人,也要拿他和诸葛亮比来踩他,蔡东藩说:“姜维才不逮诸葛,而欲与魏争胜”,所以姜维的才干不用多说。
三、吴起:“不当卿相,决不回卫”
和姜维武力值高得大家忽视他“文”上的才干相反,吴起是在“文”上面太厉害以至于大家忽视了他的武力值,出生于公元前440年的吴起是个富二代,但同时也是一个想要做官的富二代,就是那时候做官没有一个官方的渠道,东搞搞瞎搞搞,吴起倾家荡产。
有人就嘲笑他,于是吴起一怒之下将嘲笑他的三十多人都杀了,要知道普通人就算杀一个人也是费力,吴起能一下子杀这么多人,就证明他干仗其实很厉害,就是那时候想做官最初的途径还是要当一个士人,所以他逃走之后,就去学了儒术。
在孔门弟子曾参之子曾申门下时,他无疑是优秀的而且刻苦的,就是刻苦到有点魔怔了,连母亲逝世都不回去奔丧,从而被认为不孝,曾申强行和他断绝了关系,之后吴起就去学了兵法,于是就有了大家都知道的《孙子兵法》。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孙子兵法》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个文人纸上谈兵而来的东西,但这其实是吴起多年战斗经验的总结,他在鲁国干过齐国,在魏国干过秦国,然后又去了楚国,帮助赵国抗击魏国,杀过不少人,赢过不少仗。
当然很多人记得最清楚的还是他在公元前387年帮助楚国进行变法,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楚国一下子就强大了起来,变成最早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国家,不过吴起的改革太激烈了,遭遇旧贵族的强烈反击,公元前381年被射杀后车裂。
神奇的是,尽管吴起似乎在文治上比较惊人,唐宋君主接连设置武庙的时候,却还是把吴起列入,唐玄宗以他为历代名将10人之一,宋朝以他为72位名将之一,另有《十七史百将传》,吴起依然是其中之一,不愧为战国“政治家”和“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