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翔越写越差,碑派大家毁于创新执念,人书俱老渐成梦
孙伯翔先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书法家,尤其老先生在魏碑上所下的功夫,令人叹为观止。据说,当工厂清理其练字的废纸时,居然拉走了几卡车。天道酬勤,孙先生由一个搓澡工一步步逆袭成为当代书坛大家,在书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成名前后孙先生的字浑厚、凝重颇有古意,真有苍松、古藤之姿容,与历史上的碑派书法别无二致,可谓源流清晰的正宗碑派书法。在作者与一位书家欣赏、探讨他的字时,也被他深厚的传统功夫所折服,用这位老师的话说就是,写出“趣味”来了。这可真是传统书家梦寐以求的高度,这个“趣味”并非轻易能够写出来,就是在传统上下过大功夫,写出来了,也不见得人人都感受得到。
孙伯翔早期作品
古人说同气相求,只有这几种人能够感受到书法“趣味”的存在,一是坚持传统并达到一定高度的书家,由于长期浸润在历代名帖中,自然而然眼界就高;二是对传统儒家、道家深有体悟的人。本身书法就是道艺,处处体现着道家思想,儒家也把书艺当做求道的手段,孔子就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这两家文化上下过功夫,欣赏境界自然是不一般;三是掌握传统手艺的人,中国古代技艺源于道家,到一定高度就会以技入道,这个时候手艺人欣赏高水平的书法也是毫无障碍的;四是天赋比较高的人,这些人天生就近道,对于合道的书法作品有天然的亲近感,这也是很多非专业人士会被好的书画作品吸引的原因。
孙伯翔早期作品
笔者还曾与一个圈外朋友谈及孙伯翔早期的作品,这位朋友是一位商界成功人士,从来就没有受过很深的书法训练,但是天生就对书画敏感,曾经多次被好的传统书画作品感动的流泪。当他看到孙伯翔的字时,竟将每一个字都说出了形象,有的像老人背着一捆柴,有的像儿童雀跃,不一而足,这一下子就进入了书法取象类比的高境界。如果境界不够是不会有这种感受的。这也从侧面证实,孙伯翔这个时期的作品的确境界不低。
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孙先生的成就不可限量。在传统的路上,会一步步验证古人的书论,孙过庭在《书谱》中就说: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孙先生很有希望摘取这样一个难得的果实。但是作为时代人物,孙伯翔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风的裹挟。这个时代影响最大的书论无疑就是“创新”,每一个书法家为了能够在当代和书法史上占据一席之地,都在拼命地“创新”,很多人却因此走向了邪路,沦为丑书一路。
老圃陈秋展览 作品
闭关再出的孙伯翔先生,在2018年12月13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了“老圃陈秋”书法展,算是对自己创新成果的展示。展出的字有了一些新面貌,尽管没有沦为丑书,效果却非常不理想。可以看出,孙先生为了创出新面貌,正在实践他的碑帖融合理论,追求既有碑字的浑厚凝重,又有帖字的飘逸灵动。然而实际效果却是古意尽失,点划也比以前更为单薄、轻浮。显而易见孙伯翔先生的字越写越差,碑派大家毁于创新执念。照此下去,人书俱老将成为孙先生的一个梦想,永远不会像碑派大家于右任一样,越老字越有味道,真正做到了孙过庭所说的人书俱老。
老圃陈秋展览 作品
老圃深秋,从孙先生给这次闭关复出起的展览名字就能看出,他本人对这次探索还是充满了自信和希望,准备与大家一起品尝满园的佳果。不过依笔者看来,孙伯翔先生奉献给大家的是一院子的青涩果实,丝毫没有丰收果园应有的瓜果飘香。老圃深秋这个展览,宣告了当代碑派大家将无缘古人书法的高境界“人书俱老”。未来的岁月,孙先生只能消费曾经的成果,与人书俱老渐行渐远,毕竟不是每一个书家都能对抗自然规律,唯有以书入道者,能够与天地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