弎無堂人物 | 林泽生
学
书
感
悟
2019年,我跟从三无堂刘唐敏(以下简称三师)开始学习书法。
书法是一门传承性很强的艺术,虽然统而概之只有笔法、字法和章法三点,但其间的道理也需要有人点破。
三师常说,“笔法,不过是毛笔的打开与聚拢的过程”。也正是这句话打开了我的学书之路。我认为,学书首先要掌握工具,其次在碑帖间要学其道理,而不要浮于字形表面;作字应当着眼于笔下的文字的连贯书写,应当因势赋形,随机应变。在学习的过程中,三师要我关注笔尖,感受从第一根毛入纸,到最后一根毛离纸,在笔下有弹力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所谓技法,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感受字里行间文字的变化上。
有了师从明师的经历后,我在学书路上也逐渐产生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够进入自学阶段。从经典名帖到山间摩崖,都是可以涉猎的范围。但因为审美和素养仍浅薄,惑之不解,路之崎岖,幸得三师一路及时传道授业解惑。
言止于此,分享学书以来部分作品,学书尚浅,文亦不能达意,聊奉诸君一哂。
导
师
寄
语
弎無堂 刘唐敏:
泽生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学生,我俩的关系也可以说得上亦师亦友,其实严格来说,他也算是改变了我人生轨迹的人之一。
在教学里,他是我最头疼也是最放心的学生,最头疼是因为他几乎没有按照我的常规训练计划来训练交作业过。而最放心的原因是,他好像也并不用循规蹈矩按照别人的方法去进行练习,我的观念我的技法他几乎能瞬间接受并且运用,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天赋与才情吧。
我自问如若我与泽生学习时间一样长的话,同积累量下我水平未必如他,这也就说到了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野蛮生长。他的阶段性作品很多,每个阶段这个字为何要那样写,他靠的是直觉靠的是对美的直觉,他不知道为何要这样,他通常是觉得就应该要这样,可气的是往往效果还都非常好,与古人韵味暗合,莫名的拙朴与浓厚的碑意生发出来,我打趣到笔下有鬼神。
但这也恰恰是他不足之处,没有累积足够的经典和范例,光靠感受可能走的路程也会是有限度的,近日作品在硬笔类上打磨更多,而毛笔作品固然有良好的笔性,可稳定发挥的能力还是不足。对于他的感受我是不担忧的,但是习字就类似习语言,如果单词累计量有限度,文章丰富度也自然会被限制住,希望之后能早日重新拾起笔来,莫荒废了才能。
导
师
介
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