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知 道 孔 子 姓 什 么 吗?回 答 姓 “ 孔 ”,恭 喜 你 答 错 了
公元前479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去世,享年73岁。关于孔子,教科书是这样说的,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名、字、哪里人,都说得很清楚。唯独没有说他姓什么?
也许,你会觉得我是在脱裤子放屁,孔子不就姓孔吗?还能姓什么?
可是,我要是告诉你孔子其实是姓“子”呢?那孔子岂不是应该叫做“子子”?你还别说,按姓+名这样的叫法,还真应该叫“子子”。
这要从中国古代的姓、氏说起。
在今天,我们往往把姓氏混为一谈,姓就是氏,氏就是姓。但古代不是这样,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
先有姓然后才有氏。
姓的产生,从字形就可以推测,它是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的。上古时代,人类先为母系社会,男人们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结果就是生下孩子不知道自己老爸是谁。那时候女性还强势,根本不鸟那些提上裤子不认人的男人们,你们不管,老娘自己养。
孩子长大了要结婚,但是不能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通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辨明血缘和世系,就产生了“姓”。
这就是“姓”的最初起源。在母系社会时,姓是跟随女性祖先的,到了父系社会,姓则是跟随父系祖先的。古代同姓不得通婚,所以姓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别婚姻”。
说简单点,“姓”最初就是为了区别自己人和外人。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本“姓”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于是,又产生了在同姓内部划分自己人和外人的需求。“氏”的出现就是满足这种需求的产物,逐渐成为家族的标志。到了后来,人们一看到某个家族的“氏”,就可以马上判断出它的高低贵贱。
“氏”的来源主要有国名、封地、住地、官爵等十二种。这样一来,就会产生“氏”的撞车,也就是虽然不同姓,但氏的名称却一样。
所以,姓氏的重要作用就是古书所说的“别婚姻,明贵贱”。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姓氏的区别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动摇,到了汉代,人们基本上已经姓、氏不分了。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同姓之间的血缘关系日渐淡薄。春秋时期,同姓不通婚的原则就开始松动了。原因就是经过长时间的传承,所谓同姓之间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
第二,社会制度的变化。随着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变法,原先的宗法制度被突破,产生了以军功获爵位的平民贵族。这些新兴力量必然要对旧有的姓氏制度发起挑战,导致“氏”别贵贱的功能进一步弱化。比如,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本就是一介平民,他只知道自己头上顶着个“刘”的帽子,至于是姓是氏,他是毫不关心的。就是算他想关心,他也肯定已经弄不清了。
第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秦朝建立后,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原来贵族头上的“氏”已不再显得高贵。氏只剩下了区别血缘关系的作用。
在这样的形势下,原先附加在姓氏头上的许多功能被剥离,姓、氏再无相区分的必要。
孔子“子”姓得姓由来。
“子”姓来源于舜的部下契。当年,舜把契封在商地,赐姓“子”。契的十三代孙就是商汤,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周朝建立后,为了安抚商朝贵族,就把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封在商丘,建立了宋国。微子启死后,微子仲继位,这个微子仲就是孔子的十四世祖。
从孔子的十世祖弗父何没能当上国君,但仍是宋公室成员。一直到了六世祖孔父嘉,按照当时礼制,“五世亲尽,别为一族”,就是说孔父嘉不再列为公室成员,而是另外列为一族。既然“别为一族”,就要取个“氏”以示区别。于是,就取孔父嘉之“孔”为氏。
虽然从孔父嘉开始以“孔”为氏,但翻开孔子的世系,你就会发现孔子祖先的名字都很奇怪。如爸爸叫叔孙纥,爷爷叫伯夏,没有一个是以“子”姓开头的。
这与先秦时期的称呼习惯有关。那时,对男子的称呼往往不以姓氏开头,而是习惯字+名。比如叔孙纥,叔孙是字,纥是名;孔父嘉,孔父是字,嘉是名。
也是从春秋时期开始,氏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所以,孔子以后,就逐渐将“氏”冠在名前固定了下来。比如孔子的儿子孔鲤,再没有称他为伯鱼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