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21018
在下的第一个海黄明式肚脐底光素笔筒,是一件橙黄橙黄的菠萝黄,气味香甜。那种甜腻腻的芬芳,像极了熟透的杏甫肉蜜饯,饱满的甜腻中带着一丝微凉的酸。
菠萝黄是海黄中的名品,虽然色泽不重,油性却非常充沛,不让大名鼎鼎的深色泽“油梨”。不少人“人云亦云”争说“油梨”,只要色泽浅的就一刀切地扣一顶“糠梨”的帽子,满脸是不屑一顾的鄙夷。
幸亏这菠萝黄的色泽不重,所以赏识者有限,于是轮到姗姗来迟者如在下,直到2006年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请回了家。当时真是摸着石头过河,越南黄花梨的黄,也是黄橙橙的黄,绕来绕去,轻易分辨不清。后来看得多了,比较得多了,也就越来越仔细,越来越有条理,渐渐地也就门槛清了。
早期的福建仙游之明式光素笔筒,这种长径比偏大的不在少数。后来才逐渐趋向一比一。
关于菠萝黄,不妨多啰嗦两句。
大概在2008年春节前后吧,有山东同好南下,都是同好喜相逢,于是饭局。在下特意带了一件海南菠萝黄的光素镇尺请同好过目。当时在座的所谓“第一专业论坛”之“知性好人”版主脱口而出:这是越南黄花梨。
眼力这东西,说不清。
还是古人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见多,自然识广。
真正的菠萝黄见得多了,海越之辨大概就真的没什么意思了。
海黄越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不是一样的东西。
上好的菠萝黄,不仅油性充沛,扔到水里直奔水底也不稀奇。
至今对红木国标中的紫黄密度定义不甚了了,沉水的黄花梨,见过不少,不沉水的紫檀,也绝不是凤毛麟角。
如今随着越南黄花梨价格的直上云霄,越来越多人和稀泥地说:海越分辨没有意义。
嗯。。。有道理。
中国人日本人,同文同种,中日分辨没有意义,可不可以?
刚刚听说,中日之间抢来抢去的钓鱼岛,新近索价350个亿。
还是当年出使日本谈邦交的邓大人在搁置钓鱼岛争议时说得好:“谈不拢就放一放,我们这代人脑子不好,将来的人比我们聪明,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顺便说一句:所谓“第一专业论坛”这一称号之发明者的那位版主的“知性好人”之“牌坊”,来自其头顶上的“第一专业论坛”的老板。这种张口就来的“专业”“知性”与“第一”,窃以为是大开门的二五零。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007年9月开始,在下选择了“观棋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