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之怒,越王勾践竟然凭这个攻无不取
▌[三国至两晋]青瓷蛙形器一组
大小不一
三国吴、西晋时期,越窑青瓷器出现大量仿动物器,如盘、洗、尊、烛台、水盂、罐等,器物上出现兔、羊、蛙、虎、熊、鸟等形象,这类器物都制作精美。
越窑青瓷在这段时间得以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东汉末年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三国吴时期的劳动力大为增加,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加上盛行的厚葬之风,使得越窑大量生产明器,对瓷器的需求量也就增加了。其次是越窑分布在上虞曹娥江中下游、甬江流域的宁绍平原,交通发达,其产品大量销往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等地。在六朝都城建业(今南京)三国吴、西晋墓葬中出土了精致工巧的越窑青釉瓷,有可能当时越窑烧造的精品,已经作为供品进入建业都城。
蛙的形象在南方越地流行的原因与早期越人以蛙为图腾有很大关系。早在7000多年前,古代越人以水稻种植业为代表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了。青蛙是益虫,吞食虫害,保护庄稼,对于主要从事农业的越人来说,青蛙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先秦文献中就有记载越王勾践“礼敬怒蛙”的传说。相传,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打仗,将士斗志不足,恰好勾践的车下有一只青蛙蹲坐在雨里,“怒目而视”,威风凛凛。于是勾践命令停车,行“轼礼”,表示对这只怒蛙的敬意,所谓“伏轼怒蛙以募勇士”。据说从此以后,他的军队逢战则怒,人人奋勇,终于打败强大的吴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