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先举公派系传承代差初步研究
为了探究宗族(家族)传承的代差问题,笔者对先举公派系族谱里面记载明确生卒年月的支系,进行代差岁数分析。原则是:相应长房支系,上下取5代人,记录完善的,扩展到6代、7代,分析传承过程中的平均代差岁数。如遇某代长房无传则按照有传承的支系来分析,因为某房无传也应该视为宗族(家族)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情况。遇到每房都有传承,则选取对应第5代出生时间最早的进行分析。部份样本涉及现世人,名讳作了处理以保护隐私。结果如下:
汇总分析
这一汇总图显示的数据,1-5世这种超出大多以“25-30”岁为一代的特殊情况,在几百年(几十代)的传承过程中,平均代差随着传承越往后,会慢慢向正常数值靠拢。总的数据看完了,再来看一下以“家庭”为单位的传承代差情况。
首先是5个出生年份记录完备的家庭,传承年代为清末、民国至现代,可以看到4个前后传承五代的家庭,最少的平均代差25.3岁,其余的由少到多分别是平均代差28.8岁,29岁,32岁。传承4代的仅作为参考。数值属于本次样本分析中较大的数值。
接下来另一组“家庭”选取上下7代,传承年代清晚期至现代,情况如下:5代传承平均代差27.8岁、27.3岁,6代传承平均代差26.6岁,27.2岁,7代传承平均代差26.7岁。基本上也是传承代数越多,平均代差越小的趋势,重点是5代传承的平均代差。
下面这组数据也是以“家庭”为样本,从清晚期至现代,7代传承平均代差25.3岁,6代传承平均代差25.4岁、26岁,5代传承26.3岁。跟上一组呈现一样的表现。
下面这个样本家庭,清晚期至现代,记录更完善,因此得以计算出3种5代跨度平均传承代差的结果:28岁、29岁、29.8岁,而跨越世代更大,传承平均代差仍然呈减小趋势。
下面这组样本“家庭”是吴川知县梦鳌公的家庭,算是官宦之家的传承平均代差样本。年代是明中期至晚期,5代平均传承代差分别为25.5岁、26岁、26.8岁,6代、7代传承平均代差变大,这是因为有某一代人长房无传,则把二房视为“长房”,这里不是讨论长房二房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主要是为了分析数据,不必为此纠结。
最后一组数据则是淳斋公三子彰祖后裔的情况。5代传承平均代差最小的数值是23.5岁,这是本次样本分析当中数值最小的情况,处于明中期。另一个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则是从12-16世的平均传承代差33岁,大科公行3与行1的岁数相差如果在10岁左右的话,对平均值的影响是2岁,也就是说如果计算12-16世长房的平均代差应该在31岁左右,而这个时间跨度里面是清朝取代明朝的一个历史进程,民间故事吴楚爷造反官兵清乡也发生在这个历史时期。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除了从6世彰祖-10世瀚公,这一处于朝代中期的数值较小外,其余5代传承平均代差的数值没有一个小于25岁的。处于朝代交接的时期,数值更是要变大很多。而从1281年到1379年这98年时间里,元朝统治时间达88年,元朝统治者对汉族人民采取高压歧视政策,并且这中间还有一次饥荒以及一次严重到“人相食”的旱灾[1],想达到5代传承平均代差24.5岁的难度显然不小。相反,1221年到1379年,158年时间跨度,经历两次改朝换代,经历饥荒与“人相食”的旱灾,而且先举公很可能是未传丧偶再娶,观者公又可能是幼年丧父,传承平均代差达到39.5岁似乎能反应当时的历史、客观状况。
如果有更多资料,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截取某个支系或家庭,分析出来的结果对于研究一世先举公至五世宜斋公的传承情况具有很高参考价值,毕竟当时的梅溪吴氏先祖也只能算是一个家庭。
- 《泉州府志》、《晉江縣志》記載:元泰定元年(1324)饥赈糴有差;元至正十四年(1354)大旱,種不入土上,人相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