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车套一层“鸡笼”亮相央视,专家:危机时刻能救命

央视节目画面截图

随着单兵反装甲火力的不断增强,轻型战斗车辆所面临的作战环境日趋恶劣,如何增强这类军用载具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也成为了各国军工业所热衷的研究课题。而近日,央视在最新一期节目中就公开曝光了一款防护增强型“猛士”战车,其特殊之处在于外侧加装的一圈如同锁链般的防护结构,外观颇为奇特。

节目中闪亮登场的“猛士”战车

根据央视节目的介绍,这款战车名为“CSK-131A”型“猛士”,属于一种防护型突击车辆,而外层的一圈防护结构则是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柔性格栅装甲”。

轻型车辆使用格栅装甲抵御破甲武器

虽然从奇特的外形上看和“装甲”二字并不怎么搭得上边,但格栅结构组件的加装的确能够提高战斗车辆对于破甲类武器的防御能力,并由此成为国际所流行的通用防护措施。而各国军队的战场经验也表明,格栅装甲在局部战争和冲突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在面对RPG-7这类单兵反装甲火力时更是屡见奇效,那么这种外观犹如“鸡笼”一般的特殊结构是如何做到抵御破甲攻击的呢?

早期的PG-7V弹头也相当具有破坏力

这得要从RPG-7这类武器的杀伤原理说起:由于弹头多采用压电引信,这类武器在击中目标后前端会承受巨大压力从而产生高强度电磁脉冲,其沿着弹头金属外壁流通后便形成了完整的回路,并由此引爆内部装药起到破坏效果。

而对于反装甲用途的破甲弹头而言,装药被引爆后产生的巨大冲击力足以使得最前端的金属锥形罩发生剧烈形变,从而将产生一股杀伤力极强的金属射流,对于坦克之类的重型目标都有着不俗的破坏力,摧毁轻型车辆也就更不在话下了。

被格栅装甲“卡住”的火箭弹

与之相应,格栅装甲就是针对这类弹药的压电起爆特性而研发的,其通过网格状的金属框架结构直接将来袭火箭弹卡住,使得后者弹头内外金属壁与格栅结构发生相互挤压,并由此导致短路现象,负责引爆装药的压电引信也就因此彻底失效,从而避免了火箭弹引爆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力。

测试中的格栅装甲

虽然从理论上说,传统格栅装甲可以大幅免疫RPG这类单兵破甲武器的攻击,但是其采用的硬质金属框架结构本身就存在着被火箭弹直接命中的可能性,因此当引信直接撞击框架后依然可以正常引爆弹头装药,也就意味着防御失效。而在实战中,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接近40%,就是说传统格栅装甲的防御成功概率大致仅仅为60%左右。

使用串联战斗部的PG-7VR火箭弹

更为糟糕的是,尽管格栅结构提前引爆来袭弹药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对于车体的破坏力,但是金属射流的剩余穿深往往也足够击穿轻型战车的金属外壳,最多也仅仅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破坏后效而已。而倘若换做是PG-7VR这种使用串联式战斗部的破甲武器,即使在第一级战斗部被提前引爆后,剩余的第二级战斗部也将继续起爆,随之带来的可怕穿透力换做是坦克恐怕也要畏惧三分,从而更不要说“皮薄馅大”的轻型战车了。

央视节目画面截图

因此不难看出,传统的硬质金属格栅装甲依旧存在着不小的防护缺陷,于是,使用柔性材质的新型格栅装甲由此诞生,也正是这种非硬质结构的运用进一步降低了火箭弹引信的触发概率,使得整个格栅装甲的防御成功率达到了80%以上,而这也正是如今新型“猛士”战车的革新之处。

央视节目画面截图

除了防御效果更为出色以外,柔性格栅装甲在重量上也比传统产品轻便许多,由此也降低了引擎的负担,从而使得战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有的敏捷机动能力,实战意义颇为重大。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增强型“猛士”的车体还采用了装甲钢结构设计,对于大口径枪弹甚至于小口径炮弹都有着不俗的防护能力,再加上柔性格栅装甲的运用,如此一台具备众多防御手段的先进战车也必将为中国士兵们带来更加安全的机动战斗环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