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模式”,打破“模式”,过有思考的人生

发布时间:2020-12-21 

这篇文章是对《被绑架的心灵》这本书的一些感想。

写内容以前先吐槽一下这本书。

作者把一个对个人成长非常重要的东西讲的有点晦涩了,而且用的案例过多,对于案例中的很多描述过于繁复,前两章简单的提出观点以后,后面的章节几乎都是案例,而且负面的案例分析要远多于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成长、改变模式的案例。

但作者提到的这种“刺激—模式—新刺激—自动反应”的循环,导致个人的不合理的信念,最终向内带来精神问题、向外带来社会问题的恶果,以及对于打破这种循环的建议,却是非常非常好的内容,值得每一个人去发现、成长和改进。

简单总结下来就是作者把一个特别好的概念,讲得特别枯燥,又过度得引用了负面循环的案例来凸显被这种循环掌控的不合理信念可能带来的毁灭程度有多么可怕,反而对最该帮助读者指出的觉察、打破循环、正念、臣服的东西简化得可怜。

被绑架的心灵  [加]戴维·凯斯勒(David A. Kessler) / 2020 / 浙江人民出版社

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想用自己的理解,对作者所谓的“绑架”做个简单的解释,便于我们理解“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模式”又是如何控制我们的,以及我们如何觉察识别模式,并打破脱离这个循环。

一.

“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一个孩子出生后其实大自然已经预设了一些条件反射,我们的身体面对特定的外部刺激,经过了我们无法直接观察或意识到得过程,产生了自动化的反应,这就是我们身体中保存着的最原始的“模式”。

出生后的孩子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件,会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形成一些新的“模式”,好比有的孩子一摔倒就哭着等抱,有的孩子一摔倒就会生气愤怒。这些模式都是在他长大的过程中与周围世界(尤其是密切看护者)互动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巴普洛夫的狗有条件反射,人也一样,只不过比我们熟知的那个试验过程要复杂得多。

模式的形成

就像我做的图里的例子,一个人每次见面商谈都是收入的事情,久而久之,他就会建立起这套“模式”,见面商谈和收入的钱被中间的“模式”链接起来了。

对应的,这些“模式”会在大脑中形成特定的神经元之间的链接通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畅。情绪、无意识反应、价值观、个人信念……都在我们的各个小”模式“中逐渐形成,成为了结构复杂的大”模式“。

二.

“模式”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A. 首先,“模式”的形成就和天生的条件反射一样,对我们有积极意义。形成“模式”以后,我们做特定的事会更熟练,有很多需要思考处理的工作可以放入无意识中处理。

就像我输入这些文字的时候不需要思考具体案件的位置,我的大脑已经把字母按键位置、各个汉字的拼音、文字的图像等信息之间形成了强大的链接(“模式”),我只需要思考自己想写什么,就能够完成这个过程。

又像有时候我们开车,经过熟悉的路线去熟悉的目的地,不堵车的时候没什么意识就已经到达目的地了,我们很少会思考当前应该如何操作这辆汽车,因为这些操作已经被我们的大脑自动化处理了。

成年人相比儿童的高效正体现在此,当我们运算了7*7=49三十几年以后,看刚学乘法表的孩子想不起来会着急也就毫不奇怪了。

如果没有“模式”,那我们大脑每天有意识处理如此巨大的信息是无法做到的。

B. 其次,由于没有任何两个人会有完全相同的人生经历,因此每个人的“模式”都存在着巨大的不同。

就好比夫妻在家庭生活中经历了相同的事件,但两个人的观点、看法、思考、行为可能会完全不同,甚至于对方难以理解为何这样的事件会让他/她如此思考和选择行为;又好比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在遇到同一个事件时会有相差巨大的想法和行为。

因为我们的人生经历千差万别,拥有各种各样的“模式”(算法),所以我们每个人遇到相同的外界刺激以后,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行为,就像下图示意的这样。

正因为此,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因为我们同为人类而觉得对方会明白你所想的东西;同时这也是人类社会分工、多样性的基础(的一部分,先天因素是另一部分,这里不讨论了)。

每个人受到相同的刺激,会通过不同的“模式”,产生不同的反应

C. “模式”会泛化,使得很多应该经过大脑处理的信息被直接无意识自动处理。从这个角度而言,“模式”让我们活在了过去、活在了想象,远离了真实的当下。

成年人的这些“模式”因为使用的次数非常多,这些“模式”也非常善于捕获我们周围的特定刺激,当出现的时候,它们就自动起作用,把这些相似的刺激也都按相同的处理过程处理,来得到思考结果和选择的行动。

可能一开始只是每次两个人坐在一起谈钱,然后两个人、坐、会议桌等等刺激也被“模式”捕捉了,在大量的事件经历以后,其他相似的场景也会被这个“模式”捕获,经过相同的处理过程,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然而事实上,很多其他的场景和事件,就只是其他的场景和事件,并不适合我们用原有的无意识模式去处理。我们应该按照当下真实的情况,去思考,去决策。

“模式”会泛化,带有原刺激特点的刺激,可能被泛化到使用相同“模式”进行无意识处理

我曾经有一次在女儿和同学一起的玩闹中被惹恼,然后反馈过激使得两个人滑到。

用了很久的思考以后,我发现我小时候就曾经很多次在这种场景下被欺负而愤怒,那种场景链接出来的情绪感受、反馈行为成为了我的“模式”,当下的场景被泛化,把我带回了快三十年前的那个场景中。

作为成年人的我就感受到了不到十岁的我的感受,做出了那时的我的行为。做出这个行为的我,在那个时刻,活在了过去。现在的我完全可以配合她俩一起玩,而不必做出过激的反应。

有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按自己的“模式”来预测他人的行为,得到谬以千里的结论,然后从这个错误的结论出发进行决策。

就像多年的夫妻生活,会使得两个人互相活在了对方的“想象”中。

丈夫会依据自己经过多年婚姻生活调整得到的“模式”思考妻子,妻子也会同样思考丈夫,当我们用“我觉得你……”“你就不能…...”这类说法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活在了自己的“想象”中,我们在于“想象”中的那个丈夫或者妻子说话,而不是在真实的当下和我们面对的那个真实的人说话。

这些泛化的“模式”可能会有很多称呼,比如“剧情”、“情节”、“想象”,又或者本书中所用的“绑架”或者“捕获”。

作者在本书中不胜其烦地提到了大量“模式”影响个人人生的真实案例,这些“模式”使得不同的当事人或对内造成自己的抑郁、精神分裂甚至自杀,或对外形成不合理信念造成枪击或社会事件。

三.

如何发现“模式”,

打破不良“模式”的捕获与绑架

书中对于这部分内容写得并不多,也不够详细,主要提到了通过正念明显的方法提高自己的个人觉察。我在这里补充一点个人的想法。

1、努力觉察发现这些“模式”

想要脱离“模式”,活在当下,首先我们必须能够发现这些“模式”,这需要培养觉察的能力。

这种机会往往存在于我们感觉难受或者心理不舒服的时候,这就是我们觉察的契机。就像有时候心情非常低落,可以回想下自己学生时代或者更早时是否体验过这样的情绪,当时的场景如何,现在的场景中是什么唤起了这种体验?

也可以通过正念练习逐步提高自己对于情绪、感觉的觉察和内省能力。通过正念练习,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内部注意力控制,提高自己对于“模式”的识别能力。

还可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保持思考的习惯。面对一个让你觉得厌烦的人,可以思考他的什么特点引起了这种感觉,是声音语调,还是长相穿着…...这样的思考可以让我们将当下眼前的这个人,与过去我们曾经有厌恶情绪链接的人区别开。他不是那个人,所以同样的情绪也是不合理的。

2、回归“活在当下”的人生

发现“模式”以后,我们才有机会去打破这种模式,打破的方法就是在看到“模式”以后,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对我们需要思考的刺激,进行思考,然后再确定行动或者话语内容。

通过减慢速度,来让我们的大脑退出传统的固定模式,回到当下的世界,看到当下世界真正的刺激的原貌,做出经过思考的选择。

活在当下,活在现实,过有思考的人生,不做随波逐流的芦苇
(《婚内失恋》这本书也提到了婚姻中的发现“模式”和“活在当下”,可以阅读婚姻关系中的“活在当下”了解)

具备这种思考的态度,经常审视真实的当下的人,让我们可以称之为活在当下的人,而不是没有能力真正应对外界刺激被个人“模式”所捕获和绑架的随波逐流的人。

我觉得这是一种我们应该毕生为之努力追求的人生。

文:曹焱鑫
责任编辑:殷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