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重找感觉(二) ---黄复元
2021-8-20 09:05 转载自太极大师兄
五、“身如气囊”的感觉
“身如气囊”意为行拳时身体如同一个充了气的大气球,随着拳势的蓄发,开合变化而胀缩鼓荡。蓄势时,体内能量流(“内气”)由四梢扩散,身体有膨胀感,此过程称为“开”,属阳。我们把身体随着拳势蓄发变化产生连续的、有节律的胀缩感称为“开合鼓荡”。行拳时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在风中摇曳的充气卡通人,所不同的是:充气人在随风“飘荡”,而我们则是随着拳势变化在胀缩“鼓荡”;充气人轻浮无根,而我们则是上虚下实,沉稳中显轻灵。
“身如气囊”的胀缩感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掤劲”,“开合鼓荡”就是体内掤劲充盈变化的结果。掤劲是刚柔相济的弹性劲,是具有球体感的膨胀劲,是太极拳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所有劲力的“母劲”,因此太极拳又有“掤劲拳”之称。太极拳掤劲的鼓荡、充盈程度标志着习拳者功夫的深浅,对技击和养生效果影响极大。
要找到“身如气囊”的感觉,笔者提出两点建议:1、“身如气囊”感觉在本质上是人体能量流遵循自然界“阴聚阳散”规律活动的体现。“阴阳开合”是太极拳的总纲,练拳时要抓住这个纲,纲举目张,使太极拳中存在的蓄发、刚柔、动静等等多对矛盾体相辅相成、和谐同步,共同促成身体的开合鼓荡。2、“蓄吸发呼”是形成“身如气囊”感觉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掌握拳势呼吸,并找到身体“吸缩呼胀”的感觉。
六、“吸缩呼胀”、“吸轻呼沉”的感觉
“吸缩呼胀”、“吸轻呼沉”是身体“开合鼓荡”与拳势呼吸相互配合的感觉。“吸缩呼胀”的感觉是:蓄势时,随着吸气内气由四梢向丹田汇聚,身体产生收缩感;发势,随着呼气内气从丹田向四梢扩散,身体产生膨胀感。“吸轻呼沉”的感觉是:吸气时有气流沿督脉上行(“气贴背”)之感,身体上提变轻,使蓄势时身体转换轻盈灵活;呼气时有气流顺任脉下行之感,身体下沉变重,使发势里打击对手沉稳有力。由此可见,拳势呼吸很好地顺应了拳势变化,是太极拳运动最合理、最自然的呼吸方式。
拳势呼吸的方法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蓄呼发呼”,即蓄势时吸气,发势时呼气。只要方法得当,掌握拳势呼吸并不难,这里向拳友推荐如下方法:
初练时脑子只需想拳动作,不要拳势呼吸。太极拳不是呼吸操,不要用“蓄吸发呼”来限制自己的呼吸,这样做会造成呼吸紧张和憋气,对身体反而有害。行拳时呼吸要遵循“细、匀、深、长”原则,任何时候呼吸都要以放松和舒适为本。在套路动作纯熟后就应该习练拳势呼吸,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想着在“定势”时把气呼完即可。因为定势是发势向蓄势的转换点,接下来你就自然会在蓄势时吸气。在定势呼气时,我们不妨去找一找清晨打哈欠、伸懒腰那种舒展的感觉,这样做可以在深长呼气的同时,体会身体伸长放远、节节贯通的舒适感。坚持以上练法,将其习惯化、自然化,你就会在不知不学中掌握住拳势呼吸。当你在行拳中有了“吸缩呼胀”、“吸轻呼沉”的感觉时,说明你的呼吸已经融入到身体的开合鼓荡之中,开合趁着呼吸、呼吸促使鼓荡,形息互引,形气合一。这时你就掌握了拳势呼吸的奥妙。
七、“手指胀缩”、“掌心吸放”的感觉
“手指胀缩”、“掌心吸放”是身体开合鼓荡“形于手指”的感觉。既然是“身如气囊”,手掌作为气囊的一部分,自然会随着身体一起胀缩感觉鼓荡。蓄势时,随着吸掌心微微内凹,劳宫穴内含,手指有气被抽向丹田向外充气而膨胀变细的感觉;发势时,随着呼气掌心微微外凸,劳宫穴外放,手指有丹田向外充气而膨胀变粗的感觉。手掌心随着拳势蓄发开合所形成的这种凸凹吸放变化,有类似吸盘吸放的感觉,其实这就是太极拳中常说的“粘黏”劲。传说杨露禅能让鸟儿在自己手掌上欲飞不能,靠的就是掌心这种粘黏劲,让鸟儿失去了蹬踏的反弹力。
吴式太极拳家王培生先生提出了“阴阳掌”的概念,即阴掌对应于太极拳的蓄势,无名指与中指相吸合,阳掌对应着太极拳的发势,五指微微张开。在教授“搂膝拗步”的动作中,要求学员在推掌时掌心有外凸之意,收掌时手心有内凹之意,以此体会太极拳的“粘黏”劲。杨氏太极拳家魏树人先生有“掌心含珠”的练功方法,假想两手掌心各含着一只小球,行拳时掌心与小球始终不即不离,练的也是这种“粘黏”劲。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我们体会“掌心吸收”的感觉。手掌是身体感觉最为敏感的部位,故有“太极功夫手上看”的说法,有一天你在行拳时随着拳势蓄发变化手掌出现了胀缩、吸收的感觉,恭喜你已经踏进了太极拳之门。
八、“口内生津”的感觉
“口内生津”是行拳过程中口内唾液津津不断。杨式太极拳家李雅轩先生说:练后有甜液生于口中,便是练之得法处,身心已感泰然。假如练后口中没有甜液发现,这便是练之不得法,心神未静下来,在这种情形下,就不必按时练功了,当速请太极拳明师指正了,否则毛病暗出,则更不易改正。”
练太极拳应当是一个享受太极拳的过程,而不是拿太极拳来折腾自己,行拳时口内生津便是身心舒泰的一个标识。太极拳练的是否得法,验证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套拳练下来看看口内是否甜液津津,身心是否舒适畅快。太极拳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一身舒适为万法宗”。陈式太极拳家冯志强主张“打拳似休息”,练拳是越练越舒服才算对路,若是觉得辛苦,练法肯定是错了。
道教解释“活”这为舌边之水,认为“口内生津”是一个人生命活力旺盛的体现。中医理论有“唾为肾之液”之说,口内生津可以滋养肾经,肾水充盈后其他脏器会随之强健起来,因此历代练功家和养生家都将唾液视为健身之宝,尊其为“琼浆玉液”,所以当我们练拳至口内生津时,要将之慢慢咽下,“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愿每位拳友都能在享受太极拳带来的酣畅舒美中获得健康长寿。
九、“天人合一”的感觉
“天人合一”是习练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指行拳时将自己的身心融入天地之间,在与大自然进行沟通和互动中获得快乐和升华。太极拳理认为,天地为一大太极,人体为一小太极,行拳时将自己的小太极融入到天地的大太极之中,做到“天人一气”和“天人一理”,便可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现代物理学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能量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流的聚散变化决定着事物的变化与归宿。我们祖先将能量流的汇聚称为“阴”,将能量流的发散称为“阳”,所以天地大太极就是宇宙间能量“阴聚阳散”的表现。太极拳由蓄、发两种拳势互变而成,蓄势时人体能量由四梢向丹田汇聚,为合属阴;发势时人体能量由丹田向四梢发散,为开属阳,所以人体小太极是人体通过能量“阴聚阳散”的表现。因此行拳时人体通过能量流(内气)的“阴聚阳散”产生开合鼓荡,使个人的拳势与大自然的气势相合,从而实现“天人合一”(能量流)的“天人合一”(阴聚阳散)”。
人在本质上可视为一个能量团和信息流。“天人合一“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进行能量和信息的沟通和互动,因此欲登此境,习练太极拳需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
1、能量的沟通和互动:人作为一个能量团,要找到“阴聚阳散“的感觉,即上述”身如气囊“和”吸缩呼胀“的感觉。由于年龄、性别和体质等差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量聚散生理周期,行拳是如能将拳势的开合变化律与自身的生理周期合拍,就会产生共鸣而引起鼓荡,达到内外相随的和谐境界。
2、信息的沟通和互动:人作为一个信息流,要多去感受自然意境,从大自然中品味太极拳的拳韵。打拳时“无形无相,全身透空”,将自己融化于天地之间,与大自然进行沟通和互动: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吐纳在清新的空气中,鼓荡在和煦的微风里,沉醉在自然的美景间;心似秋水般澄净空明,身如白云样轻柔舒缓;感受高山大川的磅礴气势,融入春风杨柳的柔美和谐;心中有情,身外有景,物我两忘,飘飘欲仙……这时你便进入了天人合一的佳境,并从中得到自我陶醉和升华。
“身如气囊”的胀缩感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掤劲”,“开合鼓荡”就是体内掤劲充盈变化的结果。掤劲是刚柔相济的弹性劲,是具有球体感的膨胀劲,是太极拳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所有劲力的“母劲”,因此太极拳又有“掤劲拳”之称。太极拳掤劲的鼓荡、充盈程度标志着习拳者功夫的深浅,对技击和养生效果影响极大。
要找到“身如气囊”的感觉,笔者提出两点建议:1、“身如气囊”感觉在本质上是人体能量流遵循自然界“阴聚阳散”规律活动的体现。“阴阳开合”是太极拳的总纲,练拳时要抓住这个纲,纲举目张,使太极拳中存在的蓄发、刚柔、动静等等多对矛盾体相辅相成、和谐同步,共同促成身体的开合鼓荡。2、“蓄吸发呼”是形成“身如气囊”感觉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掌握拳势呼吸,并找到身体“吸缩呼胀”的感觉。
六、“吸缩呼胀”、“吸轻呼沉”的感觉
“吸缩呼胀”、“吸轻呼沉”是身体“开合鼓荡”与拳势呼吸相互配合的感觉。“吸缩呼胀”的感觉是:蓄势时,随着吸气内气由四梢向丹田汇聚,身体产生收缩感;发势,随着呼气内气从丹田向四梢扩散,身体产生膨胀感。“吸轻呼沉”的感觉是:吸气时有气流沿督脉上行(“气贴背”)之感,身体上提变轻,使蓄势时身体转换轻盈灵活;呼气时有气流顺任脉下行之感,身体下沉变重,使发势里打击对手沉稳有力。由此可见,拳势呼吸很好地顺应了拳势变化,是太极拳运动最合理、最自然的呼吸方式。
拳势呼吸的方法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蓄呼发呼”,即蓄势时吸气,发势时呼气。只要方法得当,掌握拳势呼吸并不难,这里向拳友推荐如下方法:
初练时脑子只需想拳动作,不要拳势呼吸。太极拳不是呼吸操,不要用“蓄吸发呼”来限制自己的呼吸,这样做会造成呼吸紧张和憋气,对身体反而有害。行拳时呼吸要遵循“细、匀、深、长”原则,任何时候呼吸都要以放松和舒适为本。在套路动作纯熟后就应该习练拳势呼吸,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想着在“定势”时把气呼完即可。因为定势是发势向蓄势的转换点,接下来你就自然会在蓄势时吸气。在定势呼气时,我们不妨去找一找清晨打哈欠、伸懒腰那种舒展的感觉,这样做可以在深长呼气的同时,体会身体伸长放远、节节贯通的舒适感。坚持以上练法,将其习惯化、自然化,你就会在不知不学中掌握住拳势呼吸。当你在行拳中有了“吸缩呼胀”、“吸轻呼沉”的感觉时,说明你的呼吸已经融入到身体的开合鼓荡之中,开合趁着呼吸、呼吸促使鼓荡,形息互引,形气合一。这时你就掌握了拳势呼吸的奥妙。
七、“手指胀缩”、“掌心吸放”的感觉
“手指胀缩”、“掌心吸放”是身体开合鼓荡“形于手指”的感觉。既然是“身如气囊”,手掌作为气囊的一部分,自然会随着身体一起胀缩感觉鼓荡。蓄势时,随着吸掌心微微内凹,劳宫穴内含,手指有气被抽向丹田向外充气而膨胀变细的感觉;发势时,随着呼气掌心微微外凸,劳宫穴外放,手指有丹田向外充气而膨胀变粗的感觉。手掌心随着拳势蓄发开合所形成的这种凸凹吸放变化,有类似吸盘吸放的感觉,其实这就是太极拳中常说的“粘黏”劲。传说杨露禅能让鸟儿在自己手掌上欲飞不能,靠的就是掌心这种粘黏劲,让鸟儿失去了蹬踏的反弹力。
吴式太极拳家王培生先生提出了“阴阳掌”的概念,即阴掌对应于太极拳的蓄势,无名指与中指相吸合,阳掌对应着太极拳的发势,五指微微张开。在教授“搂膝拗步”的动作中,要求学员在推掌时掌心有外凸之意,收掌时手心有内凹之意,以此体会太极拳的“粘黏”劲。杨氏太极拳家魏树人先生有“掌心含珠”的练功方法,假想两手掌心各含着一只小球,行拳时掌心与小球始终不即不离,练的也是这种“粘黏”劲。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我们体会“掌心吸收”的感觉。手掌是身体感觉最为敏感的部位,故有“太极功夫手上看”的说法,有一天你在行拳时随着拳势蓄发变化手掌出现了胀缩、吸收的感觉,恭喜你已经踏进了太极拳之门。
八、“口内生津”的感觉
“口内生津”是行拳过程中口内唾液津津不断。杨式太极拳家李雅轩先生说:练后有甜液生于口中,便是练之得法处,身心已感泰然。假如练后口中没有甜液发现,这便是练之不得法,心神未静下来,在这种情形下,就不必按时练功了,当速请太极拳明师指正了,否则毛病暗出,则更不易改正。”
练太极拳应当是一个享受太极拳的过程,而不是拿太极拳来折腾自己,行拳时口内生津便是身心舒泰的一个标识。太极拳练的是否得法,验证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套拳练下来看看口内是否甜液津津,身心是否舒适畅快。太极拳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一身舒适为万法宗”。陈式太极拳家冯志强主张“打拳似休息”,练拳是越练越舒服才算对路,若是觉得辛苦,练法肯定是错了。
道教解释“活”这为舌边之水,认为“口内生津”是一个人生命活力旺盛的体现。中医理论有“唾为肾之液”之说,口内生津可以滋养肾经,肾水充盈后其他脏器会随之强健起来,因此历代练功家和养生家都将唾液视为健身之宝,尊其为“琼浆玉液”,所以当我们练拳至口内生津时,要将之慢慢咽下,“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愿每位拳友都能在享受太极拳带来的酣畅舒美中获得健康长寿。
九、“天人合一”的感觉
“天人合一”是习练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指行拳时将自己的身心融入天地之间,在与大自然进行沟通和互动中获得快乐和升华。太极拳理认为,天地为一大太极,人体为一小太极,行拳时将自己的小太极融入到天地的大太极之中,做到“天人一气”和“天人一理”,便可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现代物理学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能量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流的聚散变化决定着事物的变化与归宿。我们祖先将能量流的汇聚称为“阴”,将能量流的发散称为“阳”,所以天地大太极就是宇宙间能量“阴聚阳散”的表现。太极拳由蓄、发两种拳势互变而成,蓄势时人体能量由四梢向丹田汇聚,为合属阴;发势时人体能量由丹田向四梢发散,为开属阳,所以人体小太极是人体通过能量“阴聚阳散”的表现。因此行拳时人体通过能量流(内气)的“阴聚阳散”产生开合鼓荡,使个人的拳势与大自然的气势相合,从而实现“天人合一”(能量流)的“天人合一”(阴聚阳散)”。
人在本质上可视为一个能量团和信息流。“天人合一“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进行能量和信息的沟通和互动,因此欲登此境,习练太极拳需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
1、能量的沟通和互动:人作为一个能量团,要找到“阴聚阳散“的感觉,即上述”身如气囊“和”吸缩呼胀“的感觉。由于年龄、性别和体质等差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量聚散生理周期,行拳是如能将拳势的开合变化律与自身的生理周期合拍,就会产生共鸣而引起鼓荡,达到内外相随的和谐境界。
2、信息的沟通和互动:人作为一个信息流,要多去感受自然意境,从大自然中品味太极拳的拳韵。打拳时“无形无相,全身透空”,将自己融化于天地之间,与大自然进行沟通和互动: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吐纳在清新的空气中,鼓荡在和煦的微风里,沉醉在自然的美景间;心似秋水般澄净空明,身如白云样轻柔舒缓;感受高山大川的磅礴气势,融入春风杨柳的柔美和谐;心中有情,身外有景,物我两忘,飘飘欲仙……这时你便进入了天人合一的佳境,并从中得到自我陶醉和升华。
赞 (0)